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秀芬

作品数:88 被引量:43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细胞
  • 26篇蛋白
  • 26篇脂肪
  • 24篇脂肪细胞
  • 15篇川崎
  • 15篇川崎病
  • 14篇儿童
  • 12篇胰岛
  • 12篇胰岛素
  • 11篇3T3-L1...
  • 11篇促酰化蛋白
  • 10篇胰岛素抵抗
  • 10篇综合征
  • 9篇动脉
  • 9篇血管
  • 8篇特发性
  • 8篇球蛋白
  • 7篇幼年
  • 7篇幼年特发性
  • 6篇心肌

机构

  • 8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武汉市儿童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武汉亚洲心脏...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88篇胡秀芬
  • 46篇王宏伟
  • 25篇温宇
  • 25篇卢慧玲
  • 19篇程佩萱
  • 14篇吴静
  • 11篇林汉华
  • 11篇杨杨
  • 10篇施虹
  • 7篇李艳萍
  • 7篇梁晓燕
  • 7篇康闽
  • 7篇黄萍
  • 6篇魏俊
  • 6篇王丹丹
  • 6篇夏治
  • 5篇杨姗姗
  • 5篇高峰
  • 4篇朱少华
  • 4篇刘能保

传媒

  • 16篇实用儿科临床...
  • 6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国临床医生...
  • 4篇医药导报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15篇2008
  • 9篇2007
  • 15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进程中adipophilin和perilipin表达的影响
2009年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mulating protein,ASP)对脂滴相关蛋白adipophilin和perilipin表达的影响,探讨adipophilin和perilipin在介导ASP促成脂过程中的作用。体外培养小鼠来源的3T3-L1前脂肪细胞,经典激素鸡尾酒法诱导分化,根据实验室前期工作验证的adipophilin和perilipin基因和蛋白水平的时序性变化规律选取几个代表性的时间点(0d,3d,6d,9d),设立ASP(1μmol/L)刺激组、胰岛素(100nmol/L)刺激组及空白对照组,[3H]油酸掺入法测定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3H]-2-脱氧葡萄糖([3H]-2-DG)掺入法测定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adipophilin和perilipi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脂肪细胞分化第3天和第6天,ASP组甘油三酯合成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胰岛素组各检测时间点甘油三酯合成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脂肪细胞分化第6天和第9天,ASP组和胰岛素组葡萄糖转运率均较同期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胰岛素组增加效应较ASP组更为显著(P<0.05,P<0.001);(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SP组adipophil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从0天起显著升高(P<0.05,P<0.001),第4天以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ASP组perilip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从第3天起显著升高(P<0.05,P<0.001),直至完全分化成熟(第9天)仍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4)胰岛素组adipophilin和perilip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提示,ASP组perilipin及adipophilin的表达与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ASP促进甘油三酯合成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ASP可能通过调节adipophilin、perilip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脂肪细胞内脂质聚积和脂滴形成。
吴静卢慧玲胡秀芬梁晓燕林汉华王宏伟范晓蔚
关键词:促酰化蛋白脂肪细胞
孕酮对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受体和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孕酮对3T3-L1(前)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ASP)受体C5L2 mRNA和细胞表面C5L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孕酮对ASP下游信号蛋白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诱导细胞分化,不同浓度孕酮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孵育过夜后收获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SP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基础状态和ASP激发后Gαq/11,GB,p-PKCα和p-PKCζ蛋白表达。结果孕酮最大抑制成熟脂肪细胞14%C5L2 mRNA(P〉0.05)和蛋白表达22%(36%±15%vs46%±12%,P〈0.01),高浓度孕酮(1×10^-6mol/L)能显著性抑制前脂肪细胞66%C5L2 mRNA(0.17±0.11vs0.50±0.18,P〈0.01)和29%C5L2蛋白表达(36%±16%vs51%±20%,P〈0.05)。高浓度孕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SP激发后成熟脂肪细胞Gαq/11,Gβ,p-PKCα和p-PKCζ的表达,各蛋白表达分别减少了41%(0.71±0.21vs1.20±0.24,P〈0.05),63%(0.55±0.32vs1.48±0.40,P〈0.05),49%(0.53±0.20vs1.04±0.19,P〈0.01)和32%(0.36±0.10vs0.53±0.20,P〉0.05)。在前脂肪细胞,高浓度孕酮显著性抑制ASP刺激的59%Gαq/11(0.42±0.18vs1.04±0.28,P〈0.01),43%Gβ(0.77±0.09vs1.35±0.27.P〈0.05),51%p—PKCα(0.44±0.15vs0.90±0.25,P〈0.05)和30%P-PKC((0.27±0.08vs0.39±0.12,P〈0.05)蛋白表达。结论孕酮诱导ASP抵抗的发生,ASP抵抗参与了高浓度孕酮引起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的病理生理过程。
温宇王宏伟胡秀芬Katherine Cianflone魏俊夏治李瑞珍
关键词:脂细胞孕酮胰岛素抵抗
成熟DC固有胆碱能系统nAChRα7、ChAT和AChE及其调节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否存在非神经元性胆碱能系统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分离正常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用细胞因子(IL-4,GM-CSF)诱导、分化为DC,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其成熟。光镜和流式细胞术进行DC鉴定。免疫荧光抗体方法、流式细胞术和RT-PCR方法进行DC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α7(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ubunitα7,nAChRα7)、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节阻断剂美加明(mecamylamine,MEC)作用于成熟DC12小时nAChRα7的变化。结果成熟状态DC表达nAChRα7、ChAT、AChE蛋白和mRNA。nAChRα7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ChAT和AChE分布于细胞浆。AChE表达最强,与ChAT比较(P<0.05),nAChRα7表达量次之;MEC作用后nAChRα7蛋白明显下调(P<0.05)。结论成熟状态DC存在固有胆碱能系统通路物质,外源性因素(美加明等)可调节该通路。DC可能在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免疫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杨杨王宏伟胡秀芬王金荣施虹王丹丹康闽李秀云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美加明
小鼠树突细胞LTB4-BLT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DC)白三烯B4(LTB4)-白三烯B4受体(BLT)信号通路LTB4-BLT(包括LTB4-BLT1和LTB4-BLT2)存在状态。方法分离正常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用细胞因子(IL-4,GS-CSF)诱导、分化为DC,脂多糖(LPS)刺激其成熟。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流式细胞术进行DC表型分子鉴定。ELISA方法检测幼稚、成熟DC培养液中LTB4含量;RT-PCR方法检测幼稚和成熟DC BLT1和BLT2 mRNA表达。结果DC培养的2、4和6 d(DC幼稚状态)及8 d(LPS刺激后DC成熟状态),培养液中LTB4含量分别为(10.667±2.394)ng/L、(7.089±1.810)ng/L、(3.222±0.995)ng/L及(14.217±3.396)ng/L。随DC分化进程,培养液中LTB4含量呈递减趋势,而成熟DC分泌LTB4含量比幼稚DC明显增高(P<0.05);RT-PCR示成熟状态和幼稚状态DC均表达BLT1和BLT2 mRNA,且成熟比幼稚状态DC mRNA表达水平增强(P<0.05)。结论DC可通过分泌LTB4和表达BLT而建立自身LTB4-BLT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DC LTB4-BLT1和LTB4-BLT2这2条信号通路在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杨杨王宏伟严清华胡秀芬施红张龙江温宇
关键词:白三烯B4树突细胞
Visfatin对SW872脂肪细胞炎性因子分泌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visfatin对SW872成熟脂肪细胞炎性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脂联素蛋白分泌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W872细胞,诱导细胞分化,不同浓度visfatin作用于SW872成熟脂肪细胞,孵育24h后收获细胞培养上清和RNA,分别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上清中TNF-α、MCP-1和脂联素的蛋白分泌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μg/Lvisfatin即显著促进SW872脂肪细胞TNF-α、MCP-1分泌和mRNA表达及抑制脂联素分泌和mRNA表达;TNF-α、MCP-1和脂联素的蛋白分泌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69.77±13.69)vs(149.30±17.40)ng/g,(1.36±0.14)vs(1.21±1.09)μg/g,(258.53±58.59)vs(330.59±65.00)μg/gPa<0.05],TNF-α和MCP-1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0.50±0.02)vs(0.45±0.02),(0.55±0.03)vs(0.48±0.01)Pa<0.05],而脂联素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0.90±0.02)vs(0.94±0.04)P<0.05]。当visfatin水平增加至250μg/L时,脂肪细胞TNF-α[(303.20±17.50)ng/g]和MCP-1[(2.00±1.27)μg/g]的蛋白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上升(Pa<0.01),而脂联素的蛋白分泌水平[(151.59±36.38)μg/g]则显著减少(P<0.01);同时,TNF-α和MCP-1的mRNA表达水平[(0.82±0.06)ng/g,(0.87±0.06)μg/g]较对照组亦显著增加(Pa<0.01),而脂联素的mRNA表达水平(0.58±0.04)μg/g则显著减少(Pa<0.01)。结论visfatin通过调节促炎性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表达参与了SW872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
李瑞珍温宇夏治马新瑜卢慧玲胡秀芬吴静王笑犁林汉华王宏伟
关键词:VISFATIN炎性因子分泌基因表达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3T3-L1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下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mulating protein,ASP)对炎性因子(IL-6、MCP-1、MIP-1α和TNF-α)分泌水平以及炎性信号因子(JNK1、IKK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T3-L1成熟脂肪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0.125、0.5、1.0mmol/L)油酸(C18∶1)或棕榈酸(C16∶0)温育过夜,诱导胰岛素抵抗,在此基础上给予ASP刺激,用ELISA测定IL-6、MCP-1、MIP-1α和TNF-α4种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NK1和KKβ蛋白表达。结果油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下,ASP刺激的脂肪细胞IL-6和MCP-1的分泌水平轻度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SP刺激的脂肪细胞MIP-1α和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下降,MIP-1α和TNF-α的分泌分别下调57%(P<0.05)和48%(P<0.05)(1.0mmol/L油酸组)。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下,ASP刺激的脂肪细胞IL-6分泌水平呈下降趋势,最大下调50%IL-6(P<0.05);22%MCP-1(P>0.05),35%MIP-1α(P>0.05)和38%TNF-α(P>0.05)的分泌。高浓度(1.0mmol/L)油酸和棕榈酸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SP刺激的炎性信号蛋白JNK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分别为34%(P<0.05)和54%(P<0.01)。但IKKβ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脂肪酸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SP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炎性因子分泌,参与调节JNK、IKK/NF-κB信号通路中重要信号分子的功能,ASP参与了脂肪细胞脂毒性-炎性反应的调控。
杨姗姗胡秀芬温宇
关键词: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促酰化蛋白脂毒性炎性反应
丙基硫氧嘧啶致粒细胞减少症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丙基硫氧嘧啶(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方法对近两年门诊有完整记录的64例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粒细胞减少症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且与PTU的剂量有关.多数病例有头昏、乏力的临床症状.全部病例继续使用PTU,加用口服升白药或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结论PTU起始剂量不宜超过300mg/d,使用头1~2个月内应密切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口服升白药或注射G-CSF对白细胞恢复是有效的,并可避免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
高峰胡秀芬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丙基硫氧嘧啶粒细胞减少症发病情况
风湿性疾病的神经系统损害被引量:1
2009年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病例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胡秀芬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损害发病机制
2018年《国际儿童风湿病试验组织(PRINTO)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新分类标准专家共识(启动步骤)》中国专家解读被引量:7
2018年
《国际儿童风湿病试验组织(PRINTO)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新分类标准专家共识(启动步骤)》于2018年10月发表于Journal of Rheumatology,随后在201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上,相关专家在大会上进行了介绍。在西方国家,这一新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分类标准还在完善中,PRINTO设计了2步前瞻性研究,完成后将形成成熟的JIA新的分类标准。这一学科的新动向及进展对JIA的诊治及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组织了部分中国专家对这一国际共识进行解读,旨在对JIA新分类提出中国专家的建议观点,并为我国以后JIA相关真实世界研究提供依据,为与国际新标准接轨提出中国专家的意见。该文仅进行忠实于英文原文的解读,JIA新的分类标准在我国的形成及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吴凤岐杨锡强胡坚李永柏吴小川唐雪梅周纬俞海国孙利李晓忠赖建铭苏改秀杨军尹薇李小青赵冬梅胡秀芬卢美萍杨思睿王亚军曾华松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风湿性心脏病患儿主动脉瓣病变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风湿性心脏病(RH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动脉瓣组织中水平,探讨MMPs在风湿性心瓣膜病儿童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即RHD组为RHD患儿的主动脉瓣18例,对照组为同期意外死亡的同年龄儿童,无心血管系统疾病正常主动脉瓣8例。经HE染色观察两组组织学变化,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两组主动脉瓣组织MMP2、MMP9表达情况。表达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HE染色显示RHD组瓣膜结构不清,纤维组织增生,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钙化等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HD组主动脉瓣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MP2平均灰度值RHD组68.85±13.08;对照组为107.31±23.39;两组比较t=3.92 P<0.05;MMP9平均灰度值RHD组为64.35±9.59;对照组为116.28±6.99,两组比较t=10.18 P<0.05。结论MMP2、MMP9表达增强,可能参与RHD的主动脉瓣膜的重建,在风湿性心瓣膜病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李艳萍胡秀芬王宏伟黄萍程佩萱刘能保朱少华李晓恒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