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君
- 作品数:53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商学院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量刑中的被害人因素论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犯罪人因素一直在刑罚裁量中受到极大重视,而被害人因素处于被忽视状态。作为一个关键性的司法环节,刑罚裁量应当考虑被害人因素,这既有理论根据,又有法律依据。量刑过程应当考虑的被害人因素主要有:被害人的过错、被害人的承诺和被害人的谅解,它们在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影响刑罚裁量。
- 谭志君
- 关键词:量刑被害人过错被害人承诺被害人谅解刑事和解
- 保释制度的诉讼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诉讼价值是诉讼制度的灵魂所在;从程序正义、实体正义以及诉讼效率价值三个角度来看,保释制度既有科学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但保释制度作为一项确认、保障被迫诉人人身自由的制度仍然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在现行取保候审制度的基础上确立科学规范的保释制度。
- 胡之芳谭志君
- 关键词:保释制度程序正义实体正义诉讼效益取保候审
- 论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学籍处分的法律问题被引量:2
- 2009年
-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独立公务法人地位的准行政主体,它有权对学生进行惩处。但高校在对作弊学生行使学籍处分权时,作为一种具有自由裁量性的公权力,应该加以限制和约束,否则容易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目前高校对考试作弊学生的学籍处分存在实体与程序方面的法律问题。高校在进行学籍处分时应遵循一定的法治理念,以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 谭志君刘皓
- 关键词:考试作弊法律分析
- 犯罪场语境下的被害预防被引量:15
- 2008年
- 在犯罪场中研究犯罪人和被害人的互动,通过预防被害来控制犯罪,无疑是预防犯罪的一条有益的路径。在对传统犯罪场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对犯罪场进行重构,主张建立以犯罪人和被害人双向互动为中心的犯罪场,并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犯罪场中的基本要素,探讨犯罪场中各子系统内部的运动规律和各子系统相互间的运动规律,针对这些规律,提出了在犯罪场中预防被害的建议。
- 谭志君余阳
- 关键词:犯罪场被害预防
- 法的理念:自由、道德、秩序--黑格尔的法哲学研究
- 谭志君
-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
- 证据犯罪研究
- 社会冲突的存在,使诉讼为现代法制社会所必需。诉讼的意义在于解决社会纠纷、兑现法律规定、实现司法公正、创制实体法律、弥补实体法律、传播法的精神。诉讼意义的实现离不开证据。证据是进行诉讼活动的依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惟一手段;...
- 谭志君
- 关键词:伪造证据妨害作证非法取证
- 文献传递
- 无限欲望与有限满足——关于犯罪原因的哲学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人的欲望是犯罪原因的逻辑起点 ,从欲望到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的形成 ,再到犯罪行为的实施 ,有一个逻辑发展过程。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欲望的条件是有限的。欲望的无限性与满足欲望的条件的有限性存在着永恒的矛盾 ,这一矛盾是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基于此 ,笔者提倡以欲望为视角的刑事政策理念。
- 谭志君
- 关键词:欲望犯罪原因刑事政策哲学
- 无限欲望与有限满足——关于犯罪原因的哲学分析
- 人的欲望是犯罪原因的逻辑起点,从欲望到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的形成,再到犯罪行为的实施,有一个逻辑发展过程。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欲望的条件是有限的。欲望的无限性与满足欲望的条件的有限性存在着永恒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犯罪产生的...
- 谭志君
- 关键词:欲望犯罪原因刑事政策
- 文献传递
- 论犯罪性自杀被引量:1
- 2001年
- 犯罪性自杀既是一种自杀行为 ,又是一种犯罪行为。犯罪性自杀有报复型犯罪性自杀、怜悯型犯罪性自杀和邪教型犯罪性自杀。在实践中应注意区分犯罪性自杀与犯罪后自杀、犯罪性自杀与自杀性违法犯罪的界限。防治犯罪性自杀 ,刑罚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的 。
- 谭志君刘慧明
- 关键词:自杀犯罪
- 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理念
- 2006年
- 我国关于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存在诸多瑕疵,应重构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树立正确的理念。主要思路是:以人的欲望为视角,建立理性的刑事政策;在深入研究犯罪原因与犯罪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刑事政策;摆正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的关系,建立崇尚法治的刑事政策;正确看待“从重从严”和“大案要案”。树立辩证的刑事政策;改变重惩罚轻预防的做法,建立预防为主的刑事政策;确立亲属共同受贿的推定制度, 建立实效的刑事政策。
- 谭志君罗利
- 关键词:贿赂犯罪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