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万超
- 作品数:49 被引量:3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局联合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天津滨海新区急性脑梗死病灶侧别的研究
- 目的 研究天津滨海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侧别在人数,性别,年龄,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mRS(改良Rankin评分)等方面的差别,以期为本地区不同病灶侧别急性脑梗死的合理理化治疗提供个体化依据。方法...
- 贾莹莹史万超刘晓智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 经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评价经面静脉 眼上静脉入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的有效性。方法 :经股静脉 面静脉 眼上静脉入路到达患侧海绵窦 ,用GDC或EDC ,游离弹簧圈 ,真丝线段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 ,同时闭塞瘘口。面静脉插管困难者 ,在下颌角附近切开皮肤显露面静脉 ,直视下穿刺面静脉放置相应导管 ,再经眼上静脉到达患侧海绵窦并将其填塞。结果 :经面静脉 眼上静脉入路对 14例、16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 ,其中 5例为外伤性、直接CCF(A型 ) ,经动脉途径球囊栓塞后复发 ,或微弹簧圈栓塞未能成功 ,或经岩下窦入路未能成功 ,9例为自发性、间接CCF(D型 8例 ,C型 1例 )。 13例经股静脉 面静脉 眼上静脉途径 ,1例通过直视下面静脉穿刺。 11例栓塞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瘘消失 ,2例残留低流量的岩下窦引流 ,另有 1例在微导管进入面静脉后 ,面静脉痉挛闭塞 ,未能继续进行栓塞治疗 ,造影仍见瘘存在 ,但眼静脉出现明显的造影剂滞留。 1例A型CCF在球囊栓塞后出现外展神经麻痹 ,经面静脉 眼上静脉栓塞后亦无改善。因面静脉痉挛闭塞未能栓塞成功者 ,于术后即感眼部症状加重 ,但第 2天感症状缓解 ,术后第 2 1天症状明显改善 ,造影检查发现瘘口已经消失 ,术后 1个月患者眼部症状完全消失。其他病例在栓塞术后眼部症状明显改善 ,?
- 姜除寒吴中学刘爱华贺红卫李佑祥杨新建张静波姜鹏张友平史万超尹可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
- 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显示血管再通情况;于溶栓前以及溶栓后7 d和1、3个月时,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于溶栓前和溶栓后即刻及1、3 d时,采用GCS评分对患者意识状况进行评估;于溶栓后1、3个月时,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溶栓后行头颅CT检查了解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经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26例患者血管再通,血管再通率达86.7%。与溶栓前比较,溶栓后7 d和1、3个月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前比较,溶栓后即刻及1、3 d的GC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3个月的BI优良率分别为76.7%和80.0%。溶栓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6.7%。结论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宋军史万超苏志国马晨刘振林卢俏丽
- 关键词:溶栓治疗机械碎栓脑梗死
- 新型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彩色多普勒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建立形态、病理、行为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特点都更加逼真的动脉瘤动物模型,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对动脉瘤模型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16只,应用显微缝合法制作侧方动脉瘤模型8只,顶端动脉瘤模型8只。分别于动脉瘤建立后即刻和2周测量动脉瘤的直径,并于2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测定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血流速度。结果共制作侧方动脉瘤模型8个,顶端动脉瘤模型8个,其中顶端动脉瘤模型有1枚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24小时破裂,1枚动脉瘤术后2周破裂。2周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载瘤动脉血流速度较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快,动脉瘤内为双向等速涡流血流。结论经弹力酶和胶原酶处理新型兔动脉瘤模型,为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彩色多普勒成功应用于动脉瘤模型的评价,成为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新的辅助工具。
- 李淼杨新健史万超王捷吕明穆士卿张莹高宇飞赵丛海
- 关键词:动脉瘤动物模型神经外科彩色多普勒
-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型术后临近椎体新发骨折
- 近年来,欧美提倡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是众多骨质疏松相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尽管并发症较少。但仍要重视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我科一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型术后20天出现临近椎体新发骨折。临...
- 刘爱华杨新建杨德森吴中学史万超
- 关键词: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型术术后并发症
- 胸部坐位X线摄影椅的研制与应用
- 2011年
- 目的:研制胸部坐位X线摄影椅,解决腿部有病痛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胸部摄影中的实际问题。方法:胸部坐位摄影椅基于方便实用设计思路需要,用钢制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扶手能下放、后背能放平、能旋转升降等功能。结果:用此摄影椅的摄片图像与以前各种方法相比,运动模糊影减少,重摄率低,摄影速度快,患者舒适稳定。结论:该摄影椅是针对在平常大量行动不便、不能很好站立的患者胸部摄影实践中暴露的缺陷而专门设计的辅助摄影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适合所有放射科使用,方便了患者和摄影工作人员。
- 汪光尧李功杰史万超王祥超王富利
- 关键词:胸部坐位
- 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分离与恶性行为特征被引量:4
- 2012年
- 背景与目的:在恶性胶质瘤中存在一类恶性度极高的前体细胞,它们控制着肿瘤的生长与恶性演进,也是肿瘤复发的根源。本研究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肿瘤干细胞的分离与恶性行为特征分析,旨在验证胶质瘤干细胞的存在,并为未来该领域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充分消化术中切除的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块至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肿瘤细胞百分率,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CD133+和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类细胞中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检测两类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血清依赖实验检测两类瘤细胞在低营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去胸腺小鼠腹股沟皮下接种瘤细胞,观察成瘤率。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肿瘤细胞百分率为(2.31±0.57)%。CD133+细胞高表达nestin,低表达GFAP和NSE;CD133-细胞则相反。与CD133-细胞比较,CD133+细胞具有更高的细胞侵袭能力、低营养耐受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CD133+细胞在小鼠体内成瘤率为87%(26/30),CD133-细胞为7%(2/30)。结论:CD133+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具有更高的恶性细胞表型,提示其具有高度研究价值。
- 刘振林刘晓智陈镭姜忠敏刘洪赵玉军史万超李罡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侵袭力
- 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探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给予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对照组55例,仅给予自膨式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王志伟王红娟刘振林苏治国史万超怀鹏李罡胡金明马晨王秀菊宋迎宋军
-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丁苯酞自膨式支架
- TCD对烟雾病患者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前后颞浅动脉血流变化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烟雾病患者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前后颞浅动脉血流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5例烟雾病患者行EDAS前后进行TCD检查,检测手术前后患者颞浅动脉的频谱形态及各项血流参数的变化,并与其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D检测示术前患者的颞浅动脉呈典型颅外动脉频谱,频窗清晰;术后频谱明显颅内动脉化,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血供增加。手术前后患者颞浅动脉的平均流速分别为(24.96±8.96)cm/s和(40.33±16.57)cm/s,手术前后搏动指数分别为(2.06±0.69)和(1.44±0.69),手术前后均差异显著(P<0.05)。术后复查DSA显示,血管重建良好25例,中等16例,差4例;TCD复查示良好21例,中等18例,差6例,与DSA比较总符合率为82.22%(37/45)。结论 TCD能够准确检测烟雾病患者行EDAS前后颞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为其手术疗效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因其具有简便、快速、无创、经济、可重复、可动态检测的特点,对定期随访观察病程发展更具有优越性。
- 孙彬彬段炼史万超杨伟中李德生杨日淼宗睿冯捷赵峰韩聪
- 关键词:烟雾病
- 不同大小、形态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差异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颅内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的血液流动,对不同大小的宽、窄颈动脉瘤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方法根据动脉瘤大小分类,模拟典型侧方动脉瘤图像,联合应用Photoshop、Matlab、Ansys及Fluent软件,对动脉瘤进行血流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成功模拟出在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内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内血流的动态变化。宽颈动脉瘤内可见涡流现象,涡流流速随着瘤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流速从小型动脉瘤的7.45E-05 m/s-2.32E-04 m/s增至巨大型动脉瘤的1.46E+00 m/s-4.21E+00 m/s。窄颈动脉瘤仅瘤颈处有低速血流而瘤体内无涡流。瘤颈处血流流速随着瘤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流速从小型动脉瘤的4.84E-05 m/s-2.26E-04 m/s降至大型动脉瘤的2.34E-10 m/s-5.38E-08 m/s,瘤体顶端部分的血流速度甚至接近于零。结论宽颈动脉瘤内涡流的形成造成了与窄颈动脉瘤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巨大差异。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为动脉瘤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淼张莹王捷丁光宏姚伟王盛章李海云史万超赵丛海吴中学杨新健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计算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