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亚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1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儿童早期空间测量学习中的核心概念与能力被引量:5
- 2011年
- 测量是数学的主题之一,测量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儿童获得空间测量能力必须掌握单位、空间概念和数概念等核心概念;儿童熟练进行空间测量活动必须具备传递性推理、选择适当测量策略等核心能力。具体而言,儿童最早掌握的是一维空间的概念。在一维空间测量中,儿童较早掌握的核心概念是端点,同时必须能够准确找到表征测量对象量的特征的具体知觉特征。儿童二维和三维空间概念的形成要经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复杂发展过程,因此相当一部分3-6岁儿童认识的二维和三维空间实质都是一维的。关于单位概念,儿童必须明白作为测量单位的量须与待测定的量是同类量、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数量之间存在反函数关系、测量单位须大小相等等内容。在测量活动中,儿童掌握关于数的概念实质是学会对连续量进行离散化的心理加工,这能有效巩固和扩展儿童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其对数的实际意义有更广泛和深入的认识。传递性推理能力是儿童准确测量的基础,它的形成标志着儿童能够借助中介物进行两个物体的空间比较。选择适当的测量策略是保证儿童有效测量的前提。儿童在空间测量活动中使用的策略主要有目测、并列或重叠比较、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使用标准工具测量等。在当前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因为不清楚上述核心概念与核心能力,往往只是把测量看作一种操作性的活动,只重视教给儿童一组关于测量的程序性知识,是不利于儿童数学思维能力与素质的发展、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的。
- 史亚娟
- 关键词:传递性推理
- 3~6岁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认知加工线索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3所幼儿园108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对儿童进行非标准空间测量时所依据的认知加工线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6岁儿童在一维空间测量中从两个端点和端点之间的连续空间提取信息进行量的判断.当从端点和端点之间的连续空间提取的线索不一致时,多数儿童不能对其进行整合;2、3—6岁儿童=维空间测量主要遵循一维规则.并且一维规则适用于各种图形;3、儿童根据空间量中显著特征进行量的判断,儿童对作为判断依据的显著特征的选择受各维度对比度影响。
- 史亚娟庞丽娟张华韩小雨
-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教育中的差异被引量:2
- 2008年
-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中的差异客观存在,适度的差异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但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要了解差异、利用差异。
- 史亚娟华国栋
-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
- 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被引量:116
- 2007年
- 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差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达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差异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拓展学生成功的领域促进教育公平。差异教学通过科学测查,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开放性、可选择的学习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弹性的组织形式,多元化的评价等策略,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 史亚娟华国栋
-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差异教学
-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被引量:17
- 2008年
- 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其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必须明确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第一个层次,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第二个层次,模式能力在这两个层次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 史亚娟华国栋
- 儿童早期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发展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7年
- 测量是数学的主题之一。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儿童思维抽象性、逻辑性、创造性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近四十年来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发展研究的成果进行概括分析,发现研究者主要对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的认知加工线索,长度测量策略与工具的使用,空间非标准测量知识的获得顺序以及相关的测量教学顺序,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与守恒和推理能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空间非标准测量能力发展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史亚娟庞丽娟韩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