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平 作品数:19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云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和细菌联合修复退化草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和细菌联合修复退化草地的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草地退化土壤过筛后,在土壤中接种由根内球囊霉、地表球囊霉、幼套球囊霉、沃克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等比例混合的丛枝菌根真菌混合... 吴建平 徐云剑 陈哲 杨仕明 刘军华虚拟现实技术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情景需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逼真、直观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沉浸在具体情境中识记词汇,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情境认知理论有机结合,创设一种虚拟情境英语词汇教学环境,结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例进行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设计、评价设计和具体应用,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思路。 吴建平 刘嘉珮 刘洁 薛旸婧以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英语词汇教学 情境认知理论 基于实验数据分析的课程改革探索 2021年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特点,对自然科学领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该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对策,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读者提供教学改革参考。 段洪浪 蒋亚南 沈芳芳 刘文飞 吴建平关键词:教学改革 增强现实技术对孤独症儿童干预习得技能迁移的影响 2020年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增强现实技术可利用孤独症儿童独特的视觉优势,通过真实场景和虚拟元素的结合,对患儿习得技能的迁移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该文通过对孤独症儿童干预方法及存在问题等的梳理,根据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特征,从技能迁移的角度分析研究该技术对孤独症儿童习得技能迁移的影响,提出对孤独症儿童干预的策略。 王一景 吴建平 宁静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 孤独症儿童 一种MBR与FAT32系统参数同时被损坏的恢复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恢复外储器MBR分区表、FAT32的DBR和FAT1的方法。通过查找FAT32子目录和FAT2的关键代码,计算并修改DBR中相关BPB参数(如:每个簇的扇区数、保留扇区数、每个FAT所占扇区数和FAT32... 陈培德 吴建平 王丽清文献传递 植物与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及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9年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碳利用效率(carbon use efficiency,CUE)是描述生物用于形成生物量的碳占其所吸收总碳比例的一个定量指标,反映了生物的碳同化能力和固碳潜力,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碳通量和碳分配模式的重要参数,能有效预测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碳流通和碳反馈。目前,关于CUE的研究还不充分,尤其是对CUE及其影响因子的系统性综合论述还较少。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碳利用效率(植物碳利用效率(CUEa)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h))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分析了CUEa和CUEh的异同、内在联系及作用机理。基于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展望:(1)优化测量手段和计算方法,适当地调整参数,将模型方法与实测数据结合,使CUE的定量描述结果更准确;(2)结合不同尺度的研究结果,探究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CUE的联系及变化规律,为碳循环和碳流通的时空变化规律提供新证据;(3)研究CUE对全球变化(如高温、干旱、CO2浓度增加等)的响应,探讨CUE对未来气候情景的响应和适应机制;(4)开展有关物种丰富度或生物多样性的梯度变化对CUE的影响研究,阐释物种多样性减少或物种灭绝等现象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将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相联系;(5)加强对CUEh的研究,定量探究其与CUEa的异同,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更全面地解释地上-地下生态系统碳的分配特征。同时适当开展动物CUE的研究,目前该类研究还缺乏系统性。 吴建平 王思敏 蔡慕天 吴彬关键词:碳循环 净初级生产力 土壤微生物 全球变化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作用下的根际简化细菌菌群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作用下的根际简化细菌菌群的筛选方法。属于菌群筛选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作用下的根际细菌分离、根际微生物群的筛选、简化细菌菌群的构建和简化细菌菌群功能鉴定。本发明... 吴建平 徐云剑 陈哲 钱钦栋 陈虹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防教育 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为求得生存、争取独立的伟大的全民族抗战,作为抗日战争的领导者和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组织者,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国防教育运动,以动员和组织全体国民参与抗战救亡,为军队提供充足... 吴建平关键词: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国防教育 抗日战争 军事训练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改善的筛选方法、生物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边坡生态改善的筛选方法、生物组合,步骤1)生物材料A的选择和生物材料A悬浮液的制备;步骤2)生物材料B的选择和生物材料B悬浮液的制备;步骤3)喷洒悬浮液;步骤4)遮阴;步骤5)培养;步骤6)土壤持水量... 陈德赟 潘林涛 吴建平 石兴燕 刘佳鑫杉木林土壤碳氮磷储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对氮添加的响应 2023年 以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N0,0 kg·hm^(−2)·a^(−1))、低氮(N1,60 kg·hm^(−2)·a^(−1))、中氮(N2,120 kg·hm^(−2)·a^(−1))和高氮(N3,240 kg·hm^(−2)·a^(−1))4种模拟氮沉降处理,探究长期(10 a)氮添加处理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质量比、储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氮添加(N1、N2和N3)显著提高了TN质量比和储量,与N0相比TN质量比分别增加17.31%、21.59%和25.01%;TN储量分别增加22.16%、31.64%和39.47%.氮添加处理对TP质量比和储量影响无明显规律.氮添加处理下土壤w(C):w(N)(C:N)介于8.29~14.23,w(C):w(P)(C:P)介于54.12~95.17,w(N):w(P)(N:P)介于5.16~8.91,土壤碳、氮、磷储量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有显著相关性,SOC储量与C:N和C:P显著正相关,与N:P显著负相关;TN储量与C:P显著负相关;TP储量与C:P和N:P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氮添加后土壤表层碳氮磷储量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调控.该研究可为氮沉降背景下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李思程 蔡乾坤 刘文飞 吴建平关键词:氮沉降 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氮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