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华
- 作品数:67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腰椎间盘退变被引量:9
- 2002年
- 椎间盘退变是一复杂的生理过程,其确切发生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有关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与基质代谢失衡有密切关系,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重要作用,并认为椎间盘退变是生物化学行为。本文就椎间盘的结构和特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对椎间盘退变的作用作一综述。
- 吴琼华
- 关键词:病理基质金属蛋白酶腰椎间盘退变
- 伴椎体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吴琼华陈正形陈其昕陈维善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椎体滑脱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椎体间
- 选择性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结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后路融合结合选择性节段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有效性。方法2002年11月至2005年11月,共46例患者,男14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66-4岁。节段行TLIF的标准:运动节段存在僵硬的后凸畸形,椎体在任一个方向存在明显移位、节段不稳定,冠状位L3或L4椎体明显倾斜;3个节段行TLIF3例,2个节段21例,1个节段22例。随访2-5年,平均3.6年。影像学评价包括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和节段前凸角;临床疗效评价包括腰部和下肢症状的JOA评分。结果Cobb角术前平均31.7°±14.4°,末次随访平均10.2°±6.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6,P〈0.05),术后改善率67.8%。腰椎前凸角术前平均27.5°-±12.6°,末次随访平均39.3°±9.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7,P〈0.05),术后改善率44.4%。TLIF节段前凸角术前平均6.5°±5.1°,末次随访平均11.6°±5.9°;TLIF节段的脊柱其他畸形和椎体移位均得到明显矫正。术前JOA评分平均(14.1±4.2)分,末次随访平均(22.2±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P〈0.05),根据JOA评分恢复率,优良率84.8%;术后JOA评分增加与术后腰椎前凸角增加呈正相关(r=0.61,P=0.02)。结论选择性TLIF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恢复腰椎前凸、矫正节段畸形和移位,从而提高脊柱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
- 李方财陈其昕陈维善徐侃吴琼华韩斌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脊柱侧凸腰椎
- 邻椎病的治疗策略—附9例邻椎病的治疗体会
- 背景:目前对邻椎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的定义是脊柱融合节段的上或者下一节段的退变。50年前,是腰椎和腰骶椎融合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特别是内固定的增多,ASD 逐年增多,可...
- 徐侃李方才陈其昕陈维善吴琼华
- 关键词:脊柱
- 文献传递
- 单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安全性,手术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8~73岁,平均54.6岁.病例组成:腰椎滑脱16例,其中退行性14例,峡部裂型2例,按...
- 陈正形邱斌松吴琼华徐侃陈其昕陈维善
- 关键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文献传递
- 微创化腰骶椎经皮质骨椎弓根螺钉(CBT)技术:基于三维重建CT测量
- 目的:经皮质骨椎弓根螺钉技术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椎弓根螺钉技术,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或者肥胖患者。到目前为止,相关的解剖学研究甚少,需要剥离肌肉暴露横突作为参考标志。本研究是以腰椎下关节突为骨性参考标记,测量腰骶椎(L1-S...
- 张桦吴琼华李方财陈维善陈其昕
- 关键词:微创骶椎
-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中期疗效
-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运动节段疼痛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 156例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73例,女83例:平均年龄52.8 岁;融合节段共175个,其中L122个,L2...
- 李方财陈其昕徐侃陈维善吴琼华
- 文献传递
- 齿状突骨折并存下颈椎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齿状突骨折并存下颈椎损伤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57例经手术治疗的Ⅱ型或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并存下颈椎损伤6例,平均年龄54岁,4例同时合并颈椎退行性变或强直性脊柱炎。在下颈椎损伤中,骨折脱位2例,椎间盘、韧带结构损伤4例。6例患者均行上、下颈椎Ⅰ期手术治疗:2例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来自于下颈椎损伤,先行下颈椎融合固定;无脊髓损伤4例,其中2例齿状突骨折术前不能复位,先固定齿状突骨折,另2例齿状突骨折术前解剖复位,先固定下颈椎损伤。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6例齿突骨折及下颈椎损伤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与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及长期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 分级提高1级。结论齿状突骨折并存下颈椎损伤的发生率占齿状突骨折的10.5%,多见于合并颈椎退行性变的老年患者,常需 MRI 检查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此类损伤安全有效,可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对于合并神经功能损伤者,先固定导致神经功能损伤节段;无神经功能损伤者,先处理相对不稳定节段。
- 李方财陈其昕刘耀升徐侃陈维善吴琼华
- 关键词:骨折齿突尖颈椎
- 下颈椎创伤性椎间盘分离
- 目的探讨下颈椎过伸性损伤中椎间盘分离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2例下颈椎过伸性损伤中出现的10椎间盘自终板分离的病人,经术中探察进行了证实,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其年龄分布、临床表现、X线和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测量了损伤...
- 谭延斌吴琼华陈维善
- 文献传递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选择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1994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5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男40例,女16例;年龄43~76岁,平均58.1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13.4个月.通过CT及MR检查观察骨化累及节段、分布特点、骨化巢形态、椎管狭窄程度以及脊髓压迫程度等.患者均采用全椎板整块或分解切除加后外侧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手术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70个月,平均25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25±2.47)分(0~1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7.53±3.20)分(0~11分).术后恢复率为-116.7%~100%;56例中优25例,良20例,可6例,差5例,优良率80.4%.CT扫描显示根据骨化巢形态胸椎黄韧带骨化分为外侧型6例,弥漫型17例,厚结节型33例.6例外侧型患者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法,手术优良率为83.3%(5/6);弥漫型患者中,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法11例、椎板分解切除法6例,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1.8%(9/11)、83.3%(5/6);厚结节型患者中,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法4例、椎板分解切除法29例,手术优良率分别为50%(2/4)、82.8%(24/29),并各有2例术后疗效差.结论 全椎板整块切除加后外侧融合适用于治疗外侧型、弥漫型胸椎黄韧带骨化,而全椎板分解切除法加后外侧融合适用于厚结节型胸椎黄韧带骨化.
- 李方财陈其昕徐侃陈维善吴琼华陈刚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