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侃

作品数:71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腰椎
  • 17篇手术
  • 13篇脊柱
  • 11篇融合术
  • 10篇颈椎
  • 8篇椎体
  • 8篇椎体间
  • 8篇椎体间融合
  • 8篇椎体间融合术
  • 7篇脊髓
  • 7篇骨折
  • 6篇椎间盘
  • 6篇疗效
  • 5篇腰椎椎体
  • 5篇腰椎椎体间融...
  • 5篇腰椎椎体间融...
  • 5篇椎间孔
  • 5篇外科
  • 5篇内固定
  • 5篇经椎间孔腰椎...

机构

  • 70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嵊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0篇徐侃
  • 54篇陈其昕
  • 51篇陈维善
  • 49篇吴琼华
  • 30篇李方财
  • 16篇李方才
  • 10篇潘志军
  • 10篇黄宗坚
  • 9篇吴立东
  • 8篇陈正形
  • 8篇戴雪松
  • 8篇陈刚
  • 4篇刘耀升
  • 3篇赵腾飞
  • 3篇解先宽
  • 3篇邱斌松
  • 2篇何荣新
  • 2篇张宁
  • 2篇朱丹杰
  • 2篇吴永平

传媒

  • 10篇中华骨科杂志
  • 7篇浙江医学
  • 6篇2007年浙...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2006年浙...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2篇第42届国际...
  • 2篇2005年浙...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2004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结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路融合结合选择性节段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有效性。方法2002年11月至2005年11月,共46例患者,男14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66-4岁。节段行TLIF的标准:运动节段存在僵硬的后凸畸形,椎体在任一个方向存在明显移位、节段不稳定,冠状位L3或L4椎体明显倾斜;3个节段行TLIF3例,2个节段21例,1个节段22例。随访2-5年,平均3.6年。影像学评价包括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和节段前凸角;临床疗效评价包括腰部和下肢症状的JOA评分。结果Cobb角术前平均31.7°±14.4°,末次随访平均10.2°±6.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6,P〈0.05),术后改善率67.8%。腰椎前凸角术前平均27.5°-±12.6°,末次随访平均39.3°±9.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7,P〈0.05),术后改善率44.4%。TLIF节段前凸角术前平均6.5°±5.1°,末次随访平均11.6°±5.9°;TLIF节段的脊柱其他畸形和椎体移位均得到明显矫正。术前JOA评分平均(14.1±4.2)分,末次随访平均(22.2±4.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P〈0.05),根据JOA评分恢复率,优良率84.8%;术后JOA评分增加与术后腰椎前凸角增加呈正相关(r=0.61,P=0.02)。结论选择性TLIF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恢复腰椎前凸、矫正节段畸形和移位,从而提高脊柱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
李方财陈其昕陈维善徐侃吴琼华韩斌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脊柱侧凸腰椎
脊髓有效组织保留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脊髓压迫损伤减压后脊髓横截面面积恢复情况 ,并探讨脊髓有效组织的保留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5 4只SD大鼠按不同压迫时间分为 1,6 ,2 4h三个压迫组 ,每组 18只 ;应用不锈钢螺钉造成脊髓压迫损伤 ,观察减压前、减压后 1周、减压后 4周三个时间段。于观察期结束行神经功能评价 ;计算脊髓横截面面积恢复率及脊髓有效组织保留率 ,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结果  ( 1)三组动物神经功能恢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2 )三组脊髓横截面面积恢复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 3)三组脊髓有效组织保留率分别为 ( 87.4± 6 .1) %、( 5 5 .7± 5 .9) %、( 2 9.5± 9.7)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并与神经功能恢复呈显著正相关 (r=0 .90 2 ,P <0 .0 1)。 结论  ( 1)脊髓组织有良好的黏弹性 ,不同程度压迫损伤减压后均有较好的外形恢复 ;( 2 )脊髓有效组织保留率可客观地判断脊髓损伤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预后。
李方财陈其昕徐侃陈维善徐少文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2002年
徐侃陈正形陈其昕陈维善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疗效术式
前路手术治疗Ⅱ型创伤性枢椎滑脱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Ⅱ型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的疗效。方法本组27例Ⅱ型创伤性枢椎滑脱,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2~67岁,平均38岁。4例有脊髓损害患者按Frankel评级为D级。采用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和钢板固定。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6min(75~95min),失血量平均135ml(100~160ml),住院时间平均10.8d(9~12d)。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9~24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无椎体移位和成角畸形。颈椎活动度满意,无一例出现慢性颈痛。结论前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Ⅱ型创伤性枢椎滑脱是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吴琼华陈维善陈其昕徐侃李方财
关键词:脊柱损伤脊柱融合外科手术
终板生长软骨分离建立兔颈椎间盘退变模型
目的通过终板生长软骨分离诱导建立兔颈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2组。取甲状软骨下缘正中切口,钝性分离椎前软组织,眼科组织剪向与椎体呈60°的角度刺入颈4-5、5-6椎体上位生长软骨下的骨性终板...
张宁陆骞陈维善陈其昕徐侃李方才吴琼华
文献传递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组织学观察
目的观察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的病理改变,并探讨影响其自然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经手术治疗的37例39个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HE染色用于观察突出组织的病理来源;免疫组化研究包括CD68、CD34...
陈其昕刘耀升李方财徐侃陈维善吴琼华
文献传递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62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cage(21例)或植骨(3例)椎体间融合者共24例:峡部裂型16例,退变性8例;腰4椎体...
陈正形徐侃吴琼华邱斌松陈维善陈其昕
关键词:腰椎滑脱手术方法椎体间融合术内固定
文献传递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掌腱膜挛缩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1999年
为了解国人掌腱膜挛缩症的病理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辅以计算机定量分析技术,对17例病变和9例正常掌腱膜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简称α—SM actin)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变组掌腱膜组织中广泛分布有α—SM actin,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提示α—SM actin在掌腱膜挛缩症中起重要作用。
潘志军黄宗坚吴立东徐侃戴雪松
关键词:掌腱膜肌动蛋白掌腱膜挛缩症
硅橡胶月骨假体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11例
2000年
徐侃黄宗坚潘志军
关键词:月骨坏死无菌性
邻椎病的治疗策略—附9例邻椎病的治疗体会
背景:目前对邻椎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的定义是脊柱融合节段的上或者下一节段的退变。50年前,是腰椎和腰骶椎融合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特别是内固定的增多,ASD 逐年增多,可...
徐侃李方才陈其昕陈维善吴琼华
关键词:脊柱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