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道濯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新生儿
  • 5篇血性
  • 5篇缺血
  • 5篇缺氧
  • 5篇缺氧缺血性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血清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髓质
  • 3篇肾上腺髓质素
  • 3篇髓质
  • 3篇胎儿
  • 3篇缺血性脑病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脑病
  • 3篇宫内
  • 2篇蛋白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机构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学院

作者

  • 13篇毕道濯
  • 4篇李士学
  • 4篇初桂兰
  • 2篇王静
  • 2篇辛玥
  • 2篇赵红
  • 2篇赵建刚
  • 2篇万志荣
  • 1篇李艳芸
  • 1篇耿鑫
  • 1篇马堪悦
  • 1篇李悦国
  • 1篇李燕妮
  • 1篇邢军
  • 1篇孙小冬
  • 1篇卢作政
  • 1篇郑荣秀
  • 1篇刘金玲
  • 1篇郑军
  • 1篇刘戈力

传媒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2
  • 2篇1997
  • 1篇199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防性应用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的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剂(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2周,生后0.5 h内高危早产儿。预防应用PS前无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及胸片表现。行胃液稳定微泡试验,微泡数<7个/mm2。随机分为预防组及非预防组,各50例。预防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固尔苏。非预防组在发生RDS后再给予PS治疗。结果与给药前相比,RDS患儿在给药后1 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pH、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气浓度(PaO2/F iO2)明显上升,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86.2mm Hg±8.1 mm Hg、0.30±0.04、7.38±0.06、178±37、37.3 mm Hg±9.8 mm Hg比45.8 mm Hg±10.4 mm Hg、0.12±0.02、7.18±0.09、63±16、53.6 mm Hg±11.1 mm Hg,P均<0.01),给药后6 h胸部X线片表现也明显改善(1.89分±0.34分比3.02分±0.23分,P<0.01)。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在给药后F iO2及平均气道压(MAP)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6.0 cm H2O±0.3 cmH2O比9.0 cm H2O±1.0 cm H2O,P均<0.05)。预防组RDS的发生率较非预防组为低(30%与64%,χ2=6.032,P<0.01)、重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分别为20%与53%、0%与25%)(χ2=6.741,P=0.01;χ2=4.519,<0.05)。预防组RDS病人的总机械通气时间、需氧时间及住院时间也均明显短于非预防组(3.6 d±1.7 d比5.9 d±3.6 d,t=4.692,P<0.05;8.6 d±5.5 d比14.1 d±6.2 d,t=4.35,P<0.01;20.5 d±10.0 d比32.8 d±17.8 d,t=2.952,P<0.05)。结论PS替代治疗能改善NRDS患儿的肺换气功能。对具有发生NRDS高危儿预防性补充PS可降低RDS发生率、减轻RDS的严重程度及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初桂兰王静辛玥郑军郑荣秀毕道濯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剂预防性给药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早期肾上腺髓质素mRNA的表达变化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早期不同时间点肾上腺髓质素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天津医科大学毒理实验室和天津市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分组:取80只新生7d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缺氧缺血0,2,4,6,8,10,12,24,48h组,每组8只。②造模:对照组不结扎也不缺氧,其他各组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2h后置于2500mL密闭玻璃容器中,以2.0L/min的速度输入体积分数为0.08的氧气2h制备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③观察指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皮质肾上腺髓质素mRNA的表达,以肾上腺髓质素mRNA/β-actin比值来表示。结果:经补充后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mRNA少量表达,缺氧缺血4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氧缺血后8h表达达到最高峰(0.406±0.092,0.680±0.165,1.180±0.218,P<0.01),其后下降,缺氧缺血48h组与对照组无差异(0.518±0.153)。结论:新生大鼠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肾上腺髓质素系统可能参与其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肾上腺髓质素能作为早期判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诊断标志物。
毕道濯万志荣
关键词:疾病模型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早期不同时间点肾上腺髓质素(ADM)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取80只新生7d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HIBD0、2、4、6、8、10、12、24、48h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结扎也不缺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脑皮质ADMmRNA的表达。结果HIBD后2~4hADMmRNA有明显上升,HIBD8~10h后表达达最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后下降,于HIBD48h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大鼠发生HIBD后ADM系统可能参与新生儿HIBD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能早期判断HIBD。
毕道濯万志荣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受体
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状态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窒息足月、早产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儿、44例窒息足月儿、32例窒息早产儿凝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窒息足月儿PT、APTT、FIB、PLT无显著差异,D-D明显升高,且与窒息程度正相关。窒息早产儿与窒息足月儿比较PT、APTT延长,FIB、PLT降低,D-D无明显差异。结论窒息足月儿大都存有高凝为特征的前DIC或DIC早期;窒息早产儿更易发生DIC,且有向低凝期发展的趋势。
毕道濯赵建刚
关键词:窒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
新生儿糖尿病一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7年
赵红毕道濯刘戈力
关键词:新生儿糖尿病文献复习APGAR评分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出生体重无糖尿病史
窒息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窒息足月、早产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变化特点,研究其与新生儿DIC的关系。方法:检测10例正常新生儿,44例窒息足月儿,32例窒息早产儿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窒息足月儿D-二聚体明显升高,且与窒息程度正相关。窒息早产儿与窒息足月儿比较,D-二聚体无明显差异。结论:窒息足月儿大都存有前DIC或DIC早期,而窒息早产儿更易发生DIC。
毕道濯赵建刚
关键词:窒息D-二聚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
肾脏内分泌素及心房肽在小儿肺炎心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997年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肺炎和31例肺炎心衰婴幼儿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心房肽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包括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肺炎组4项指标血浆浓度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肺炎心衰组均高于肺炎组,差别都有显著性。肺炎与肺炎心衰患儿治疗产后4项指标血浆浓度均呈明显下降。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血浆浓度随病情加重而上升,随病情好转而下降。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及心房肽在小儿肺炎急性期,尤其是在肺炎合并心衰期时,其血浆水下随病情而变化;并参与肺炎时和肺炎心衰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初桂兰毕道濯李士学赵红
关键词:肺炎心力衰竭肾素心房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60例HIE患儿和2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血浆ADM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HIE患儿急性期血浆ADM水平较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HIE恢复期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重度HIE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及中度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轻、中度HI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ADM参与了新生儿HIE的发病过程;ADM可作为重度HIE的早期标志物;ADM在HIE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初桂兰王静辛玥毕道濯李士学
关键词:婴儿
母婴间微量散射比浊法血清前白蛋白的测定研究
2002年
李士学毕道濯李义民
关键词:血清前白蛋白胎儿宫内发育
CVB所致病毒性心肌炎特异性抗体IgM快速检测研究
1997年
近年柯萨奇病毒B组(CVB)引起的心肌炎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病病原学诊断,最多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出结果快,但易受类风湿因子(RF)及病毒特异性IgG干扰。Sharief等成功地用酶标抗人IgM(μ链特异性)F(ab’)_2段做间接ELISA,检测麻疹、腮腺炎等疾病病毒特异性IgM,排除了RF及特异性IgG干扰。本文参照上述方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CVB特异性抗体IgM,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现报告如下。
孙小冬张卫华毕道濯纪志绢卢作政刘政赵燕玲
关键词:CVB特异性抗体IGM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