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铁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卒中
  • 3篇动脉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预后
  • 3篇造影
  • 3篇数字减影
  • 3篇数字减影血管...
  • 3篇急性
  • 3篇减影血管造影
  • 3篇关节
  • 2篇大血管
  • 2篇血管内治疗
  • 2篇血清
  • 2篇远端
  • 2篇髓过氧化物酶
  • 2篇缺血
  • 2篇膝关节
  • 2篇内固定
  • 2篇骨折

机构

  • 17篇北京市大兴区...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17篇王铁军
  • 4篇段春苗
  • 4篇刘书茂
  • 3篇石富铭
  • 3篇张丽文
  • 2篇陈书阁
  • 2篇陈左然
  • 2篇张彪
  • 2篇董立平
  • 1篇周君琳
  • 1篇贾金生
  • 1篇赵留庄
  • 1篇李辉
  • 1篇李永舵
  • 1篇高飞
  • 1篇张明
  • 1篇范明鑫
  • 1篇袁景林
  • 1篇杨涛
  • 1篇刘红巧

传媒

  • 5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单中心病例系列报道
2023年
目的评估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入组2020年9月—2023年3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接受急诊EVT的发病72 h内的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史、基线血压、TOAST分型、入院及术前NIHS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及院内治疗信息等资料。疗效结局包括术后mTICI分级(将2b/3级定义为血管再通)、术后24 h和出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0~3分定义为预后良好)。安全性结局采用发病36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共纳入26例接受急诊EVT的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桥接EVT组7例,直接EVT组19例),其中男性16例(62%),女性10例(38%),年龄(64.2±11.1)岁。25例(96%)患者术后血管成功再通,术后24 h NIHSS评分为8.0(3.0~14.0)分[静脉溶栓桥接EVT组3.0(2.0~12.5)分;直接EVT组8.0(4.3~16.3)分]。共16例(62%)患者出院时获得良好预后,3例(12%)患者发生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EVT能够有效实现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血管再灌注,安全性良好。
尹梦鑫张舒婷任伟超王铁军段春苗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与常规桡动脉入路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对比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transradial artery access,dTRA)与常规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pproach,TRA)行DS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优化神经介入治疗的穿刺入路策略。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拟行DSA的患者,按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dTRA组和TRA组。将按照预定入路成功完成穿刺的患者纳入分析,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穿刺血管内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等手术过程指标,以及手臂疼痛、麻木、肿胀、桡动脉闭塞、动静脉瘘等术后并发症情况。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TRA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20例拟行DSA的患者,其中306例患者纳入分析,dTRA组和TRA组各153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TRA组的穿刺血管内径较TRA组更小[(1.97±0.42)mm vs.(2.23±0.44)mm,P<0.001]。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TRA组相比,dTRA组的穿刺时间更长(P=0.008)、穿刺次数更多(P=0.022)、总手术时间更长(P=0.003)、射线剂量更大(P=0.027)。与TRA组相比,dTRA组术后手臂疼痛评分更低(P<0.001),麻木、肿胀发生率更低(P<0.001),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更低(P=0.002);TRA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动静脉瘘,dTRA组有2例患者发生动静脉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远端桡动脉内径(OR 3.860,95%CI 1.364~10.924,P=0.011)及心房颤动病史(OR 0.121,95%CI 0.018~0.831,P=0.032)是影响dTRA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危险因素。结论与TRA相比,dTRA可降低患者桡动脉闭塞、麻木、肿胀以及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任伟超杨海华袁景林段春苗马宁王铁军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CRP、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myeloperoxidase antibody, Anti-MPO)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2021年6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部的96例TIA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作为TIA组,另纳入5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分别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CRP和Anti-MPO的表达水平;依据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表现将TIA患者划分为斑块稳定组和斑块不稳定组,并比较2组血清CRP和Anti-MPO的表达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可能影响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因素。结果 TIA组血清CRP和Anti-MPO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不稳定组血清CRP和Anti-MPO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P<0.05);高血压病(OR=3.042,95%CI=1.141~8.103,P<0.05)、血清CRP(OR=1.403,95%CI=1.087~1.810,P<0.05)及Anti-MPO(OR=3.013,95%CI=1.153~7.872,P<0.05)表达水平可作为TIA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患者血清CRP和Anti-MPO的表达水平升高,且与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关,可作为评估TIA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丽文王铁军赵留庄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随访1年,根据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分析比较术后再狭窄与患者性别、年龄、支架直径及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确定其是否为危险因素。结果:在142例患者中共置入支架163枚,其中颈动脉支架72枚(占44.2%),椎动脉开口48枚(占29.4%),椎动脉颅内段11枚(占6.7%),锁骨下动脉近段27枚(占16.6%),基底动脉1枚(占0.6%),大脑中动脉M1段4枚(占2.4%);随访中,17例患者出现再狭窄(占12.0%),狭窄支架19枚(占11.7%)。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既往脑梗死、支架直径与再狭窄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吸烟、既往脑梗死、支架直径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OR=3.754,OR=3.411,OR=1.228;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吸烟、既往脑梗死和支架直径相关,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段春苗王铁军陈书阁石富铭
关键词: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骨小梁指数及手术方式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骨小梁指数(singh指数)及手术方式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的关系,为改进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材料将患者进行分组:动力髋部螺钉41例,股骨近端髓内钉23例,角钢板16例,空心螺纹钉17例。分析所有患者的骨折Evans分型、singh指数、手术方式、手术失败率及其相关性。结果角钢板内固定失败率最高(37.50%),其次为空心螺纹钉(23.53%),股骨近端髓内钉失败率较低(8.70%),动力髋部螺钉失败率最低(7.32%);角钢板内固定失败率明显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部螺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折类型越严重,内固定失败率越高,其中,Ⅰ型骨折内固定失败率最低(2.6%),Ⅴ型骨折内固定失败率最高为(66.7%),相互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质疏松singh指数越低,内固定失败率越高,其中,Ⅰ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内固定失败率最高(55.6%),Ⅵ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内固定失败率最低(0),相互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法、singh指数、骨折类型与内固定失败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P<0.05)。结论根据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和骨质疏松singh指数进行常规评定,骨折类型低于Ⅲ级、骨质疏松singh指数高于Ⅲ级患者宜行内固定术,手术方式以动力髋部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为宜,其余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也可采用常规内固定术联合局部植骨或骨水泥内固定。
王铁军张彪杨涛刘书茂
关键词:手术方式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
术中局部灌注氨甲环酸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出血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共收治的行初次单侧 TKA 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57~76岁,平均(66.37±1....
王铁军
关键词:氨甲环酸全膝关节置换止血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照顾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早期识别缺血性卒中照顾者的心理状态,为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连续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照顾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根据SAS分值分为焦虑组(SAS≥50分)和非焦虑组(SAS<50分);根据SDS分值分为抑郁组(SDS≥53分)和非抑郁组(SDS<53分)。收集照顾者的人口学信息、慢性疾病史、婚姻、工作情况以及其照顾患者的卒中严重程度(入院时NIHSS)、慢性疾病史、是否医保、是否存在焦虑(SAS≥50分)和抑郁(SDS≥53分)情绪等资料。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其是否独立影响照顾者的焦虑或抑郁状态。结果研究共纳入完成量表评估的照顾者164例(对应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64例),照顾者中男性63例(38.4%),女性101例(61.6%),平均年龄54.2±6.2岁。照顾者焦虑组75例(45.7%),非焦虑组89例(54.3%),焦虑组中女性比例(73.3%vs.51.7%,P<0.01),有慢性病史比例(77.3%vs.59.6%,P=0.02)高于非焦虑组,焦虑组中被照顾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NIHSS≥5分比例:66.7%vs.48.3%,P=0.02),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更高(57.3%vs.31.4%,P<0.01)。抑郁组59例(36.0%),非抑郁组105例(64.0%)。抑郁组中被照顾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重(NIHSS≥5分比例:88.1%vs.39.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照顾者(OR 1.041,95%CI 1.020~1.062,P=0.01)及患者的焦虑情绪(OR 1.062,95%CI 1.041~1.083,P=0.03)是照顾者出现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照顾者的性别、慢性病史以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能影响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周娟谭云宾王铁军石富铭余苹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照顾者焦虑抑郁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探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结合发达国家高等药学教育模式,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现状,以及中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从我国药学教育的经历阶段、模式、布局及特点等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国内外形势简述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不足与建议。结果发达国家形成了完整的临床药师培养制度及继续教育体制,促进了临床药学工作,保障了临床合理用药的开展;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经历了"内涵发展"模式,属"扩展开发"模式,仍处于以满足医药部门对人员需求层面的发展阶段,分为药物制造、药物护理及药物研究3个方向;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目标将分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延长学制,开展继续教育模式。结论加大专业型药学人才培养,同时注重药学人才的人文培养,提高医疗与临床指导合理用药的有效结合,以保障我国人民医疗条件。
王铁军张彪王波刘书茂
关键词:高等药学教育合理用药
人工关节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人工置换组和内固定组两组,每组各60例,内固定组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人工置换组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人工置换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4.8±16.7)min、(369.2±99.7)ml,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的(73.5±15.1)min、(78.4±25.6)ml;但人工置换组术后下地时间为(15.3±4.8)d,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的(40.2±7.5)d;人工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66.7%,人工置换组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其中,泌尿系褥疮的组间差异最为显著;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相比于内固定组的61.67%,人工置换组为78.33%,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方面各有优劣,对于能够耐受人工关节置手术且经济条件好的的老年患者而言,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更佳。
李永舵周君琳贾金生刘书茂王铁军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病例采集在2017.01开始,医院以及科室: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结束时间2021.06,整理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并实现血管再通患者病历资料(注:发病在24小时内),调查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对患者进行持续3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所应用到工具为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无效再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8例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且行血管内治疗患者,经过调查显示在血管内治疗后成功实现再通的患者有134例,共71例发生无效再通,占比为53.0%,患者平均年龄65.9±13.9岁,男性86例(64.2%),基线NIHSS评分14.0(9.0-18.0)分,血管内治疗前接受静脉溶栓48例(35.8%)。单因素分析显示无效再通组心房颤动比例高于有效再通组,但静脉溶栓比例低,基线NIHSS评分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是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95%CI1.02-1.13,P=0.01)。结论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有约50%的患者发生无效再通,出现这一情况主要和基线NIHSS评分有关。
段春苗尹梦鑫任伟超王铁军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