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琳

作品数:59 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4篇反流
  • 23篇食管
  • 23篇流病
  • 21篇食管反流
  • 21篇胃食管
  • 21篇胃食管反流
  • 20篇食管反流病
  • 20篇胃食管反流病
  • 15篇中医
  • 8篇食管动力
  • 8篇反流病患者
  • 8篇病患
  • 7篇调肝
  • 7篇调肝理脾
  • 7篇理脾
  • 7篇功能性消化不...
  • 6篇证候
  • 6篇中药
  • 6篇中医证
  • 5篇中医证候

机构

  • 5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作者

  • 59篇陶琳
  • 28篇张声生
  • 17篇沈晨
  • 12篇赵鲁卿
  • 12篇吴兵
  • 8篇汪红兵
  • 6篇汪正芳
  • 5篇李哲
  • 5篇侯亚男
  • 4篇丁洋
  • 3篇周强
  • 3篇邓晋妹
  • 3篇李乾构
  • 2篇何俊仁
  • 2篇王帅
  • 2篇高翔
  • 2篇孙晓红
  • 2篇姜良铎
  • 1篇吕爱平
  • 1篇李振华

传媒

  • 10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北京中医药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世界中医药学...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医教育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2010中国...
  • 1篇中国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咽喉反流病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型及食管动力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伴咽喉反流病(LPRD)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医证型及食管动力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8月就诊的159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LPRD者(观察组)79例,不伴有LPRD者(对照组)80例。均完成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记录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食管动力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证型比较:按5个中医证型(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脾虚湿热证)统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实证、虚实夹杂证统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动力指标比较:观察组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远端潜伏期高于对照组,实证观察组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远端潜伏期高于实证对照组,虚实夹杂证观察组弱蠕动百分率高于虚实夹杂证对照组(P<0.05)。食管动力障碍类型比较:观察组无效食管动力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LPRD的GERD患者证型分布与对照组不同,以气郁痰阻证更为多见,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更高,无效食管动力更多,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清除食管内容物,实证、虚实夹杂证存在着不同的食管动力特点。
王帅陶琳张声生沈晨郑瑛瑛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食管动力
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候胃黏膜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候与胃黏膜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关系。[方法]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痰湿证及脾胃湿热证3组,采用放免法检测3组胃黏膜促胃液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采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胃黏膜辅助T淋巴细胞(CD4)和抑制T淋巴细胞(CD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脾胃虚弱证比较,脾胃湿热证Gas明显升高(P<0.05),脾虚痰湿证也显示了升高的趋势;脾虚痰湿证CGRP明显升高(P<0.05);脾虚痰湿证和脾胃湿热证CD4明显升高,该两组之间及其他各组之间CD8无明显差异。[结论]胃黏膜神经内分泌、T淋巴细胞免疫在慢性胃病及其不同证候的发展形成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张声生汪红兵陶琳何俊仁吴浩鞠大宏吕爱平姜良铎李乾构
关键词:胃黏膜证候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克罗恩病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1例
原发病-克罗恩病患者病史较长,结合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的病史先后取得3次病理,均提示克罗恩病,目前克罗恩病诊断明确。回顾患者病史,发病年龄24岁,病变部位为回结肠,且因肠穿孔、肠屡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提示该患者克罗恩病分...
王秋明吴兵陶琳
关键词:克罗恩病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
文献传递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中药复方调治胃食管反流病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配伍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建库至2020年8月1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证候统计、四气五味归经统计、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分析。结果:最常见的主治证候为肝胃郁热证(45.16%),其次为肝胃不和证(37.63%);高频药物四气为温、寒;高频药物五味为苦、辛、甘;高频药物归经为胃、脾、肝、肺;高频单味药物有甘草(45.16%)、黄连(31.18%)、吴茱萸(26.88%)等;高频对药有"黄连-吴茱萸"(18.28%);高频角药有"黄连-柴胡-吴茱萸"(9.68%);通过关联规则发现的常用药物组合"黄连-柴胡→吴茱萸"(置信度0.90);通过复杂网络发现核心药物有吴茱萸、黄连、柴胡、甘草等;新处方有"白术、代赭石、茯苓、山药""枳壳、吴茱萸、柴胡、茯苓、炙甘草"等。结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与新药开发过程中,可选择苦、辛、甘味药物,着眼于五行生克制化,通过调整脾、胃、肝、肺之气机,达到治疗效果,代表组方有左金丸。
任梓林陶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配伍规律中药复方
调肝理脾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GERD)发病率日益增高。有学者研究显示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是GERD的主要病因。侯晓华等研究发现48.6%的GERD患者有食管失蠕动和...
陶琳沈晨张声生吴兵赵鲁卿邓晋妹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调肝理脾
慕课在消化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慕课在消化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进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11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人。对照组采用临床带教结合科内定期讲课的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慕课教学,培训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2组学员在理论知识考核、腹腔穿刺、腹部查体、病历书写及对带教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各单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查体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教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中“准备充分、病例选择合理”等7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慕课应用于消化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可有效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及专科查体技能,且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王帅沈晨张声生陶琳吴兵赵鲁卿谢静
关键词:消化科教学改革
基于虚实辨证的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与肛门直肠测压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虚实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肛门直肠动力、感觉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5例结肠传输功能正常的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FOOC)患者运用中医辨证原则分为虚实两型。用肛门直肠测压的方法测定不同类型FOOC...
陶琳张声生沈晨汪红兵
关键词:虚实功能性便秘出口梗阻肛门直肠测压
文献传递
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因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伴有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癌前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独到的见解及临证经验,疗...
陶琳
文献传递
调肝理脾理论运用胃食管反流病的现状与思考
调肝理脾理论基于中医传统的肝脾相关理论,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实践起到广泛的指导作用,结合中医药诊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现代研究成果,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
陶琳张声生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属于中医"痞满"、"积滞"、"胃脘痛"范畴。近年来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较多,本文对各医家关于证候分型的研究做了相关总结;同时从胃动力、胃敏感性、Hp感染、心理等不同发病机...
陶琳李哲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