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芬
-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奖惩对特质焦虑个体抑制控制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奖励和惩罚动机对特质焦虑和非特质焦虑大学生抑制控制的影响。方法通过经典Stroop任务诱发受试者的认知抑制,比较特质焦虑和非特质焦虑大学生在奖励、惩罚和无奖惩条件下完成Stroop任务的差异。结果特质焦虑组完成Stroop任务的反应时短于非特质焦虑组;特质焦虑和非特质焦虑受试者在字色不一致条件下完成Stroop任务的反应时明显长于无关条件和一致条件,在字色一致条件下完成Stroop任务的反应时明显短于无关条件;所有受试者在奖励和惩罚条件下完成Stroop任务的反应时都明显短于无奖惩条件;奖励和惩罚条件下的Stroop量明显小于无奖惩条件;特质焦虑组受试者在惩罚条件下完成Stroop任务的反应时明显短于无奖惩条件和奖励条件;非特质焦虑组受试者在奖励条件下完成Stroop任务的反应时明显短于惩罚条件和无奖惩条件。结论特质焦虑个体对惩罚敏感,而非特质焦虑个体对奖励敏感,奖励和惩罚都能够加强个体的抑制控制。
- 马恒芬吴云涛蒋琴耿峰邵建岗贾丽萍
- 关键词:焦虑惩罚
- 双语脑功能机制的脑磁图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双语者经常使用两种语言已被证明对语言和认知功能有广泛的影响,但是双语使用影响大脑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脑磁图通过非侵入性方式测量微弱的脑磁场信号,可更准确反映脑部神经活动,对于脑疾病早期诊断和脑科学前沿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阐述脑磁图技术的发展进程、分析方法和软件的基础上,从脑发育过程的双语优势、双语切换的脑机制研究、双语与数学计算等方面,综述脑磁图在双语脑功能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介绍新型可穿戴脑磁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双语脑功能机制研究中的潜在应用。
- 马恒芬吴云涛赵文贾丽萍周丹丹
- 关键词:脑磁图双语脑功能
- 汉-英双语语码切换代价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发现双语切换过程中普遍存在语码切换代价。该研究在图片命名范式下探讨了不同熟练程度的汉-英双语者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语码切换代价及其差异。结果发现:不同熟练程度的汉-英双语者在双语切换过程中均存在语码切换代价;不熟练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表现出不对称性,而熟练双语者的语码切换代价没有出现不对称性。研究显示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是影响语码切换代价不对称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支持了特定语言提取阈限假说。
- 马恒芬王春梅耿峰
- 关键词:双语者图片命名
- 动词过去式“双系统”认知模型ERP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和不规则形态变化为心理词汇研究提供独特视角。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为心理词汇的认知加工过程研究提供高精度测量手段。本文从母语和二语加工两个维度系统梳理动词过去式认知机制ERP研究的不同实验范式,重点讨论并解释相关特征波形成分。系列ERP实验结果都证明动词过去式心理表征分为心理词汇与心理语法两个系统,"双系统"认知模型具有广泛的认知生理机制。文章据此提出本领域研究目前存在的挑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马恒芬胡杰辉
- 关键词:动词过去式
- 基于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双语语码切换研究新进展
- 2019年
- 探究双语者对两种语言系统的加工过程,尤其是双语者有效地从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即双语语码切换,是双语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双语加工尤其是语码切换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对于双语语码切换的内部产生机制,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从神经心理和影像学角度开展的双语切换研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阐明双语者进行语码切换的过程和大脑机制,为双语者语码切换的产生机制提供直接的证据。本文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脑磁图技术三个方面分析双语语码切换的研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其技术手段进行展望。
- 马恒芬白婧婷申彤卢国华贾丽萍
- 关键词:语码切换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学
- 焦虑对注意控制过程中抑制加工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焦虑是在威胁情境下出现的一种负面的情绪状态和动机状态,与注意控制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EYSENCK等提出了焦虑的注意控制理论,认为焦虑不仅影响刺激驱动与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而且影响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和转移功能。本文系统介绍了注意控制理论的渊源和发展、核心观点以及主要研究范式,以期对注意的控制理论有更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 马恒芬张阔常敏谢芳赵赛男徐倩倩
- 关键词:焦虑
- 不同熟练程度汉-英双语者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的研究
- 马恒芬
- 关键词:双语者
-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双语者能够习得、储存和使用两种语言,显示出人脑有对双语控制的认知能力,但其语言表征和处理过程尚未完全明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眼动追踪技术能识别和阐释语言认知过程,能客观表达与双语处理过程相关的大脑反应,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其中,眼动追踪技术联合脑成像技术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手段。本文系统回顾了基于眼动追踪技术以及可与其相结合的成像技术所开展的双语任务和相关脑机制的研究,及其在阅读障碍或失读症领域的应用,明确了眼动追踪数据分析对于双语脑功能研究的积极作用,旨在为双语加工脑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马恒芬张长颉
- 关键词:双语脑机制认知语言学
- 不同熟练程度汉-英双语跨语言重复启动的不对称性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前、后掩蔽的启动范式,在短SOA(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的条件下对不同熟练程度的双语者的跨语言启动现象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汉语(第一语言L1)作为目标语言时,语言内的启动效应显著于跨语言的启动效应;英语(第二语言L2)作为目标语言时,语言间的启动效应则显著于语言内的启动效应;该实验结果显示出了跨语言启动的不对称性,高、低熟练程度的受试者均是如此,可以用双语加工的修正层级模型加以解释。
- 马恒芬贾丽萍耿峰白学军
- 关键词:双语者
- 多模态隐喻维度下的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与解析
- 2013年
- 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隐喻化的活动,伴随隐喻研究发展的多模态性,翻译本身也呈现出多模态发展趋势,尤其是本地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催生下的翻译硕士(MTI)学科的设立与发展,对于译者在翻译产业链条中多模态能力的要求可见一斑。文章通过引入多模态隐喻研究的概念,提出多模态性对于译者多元能力培养的重要指示意义,通过进一步解析国内外部分院校构建翻译硕士(MTI)专业的特点和成绩,逐步呈现并发掘多模态化理念对于各类高校进行MTI学科建设在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航标性与创新性,力争培养具有高校品牌专业特色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 白婧婷张长颉马恒芬
-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翻译翻译硕士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