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学平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白云岩
  • 3篇寒武统
  • 2篇灯影组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油气
  • 2篇上寒武统
  • 2篇剖面
  • 2篇中上寒武统
  • 2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定年
  • 1篇东南
  • 1篇新证据
  • 1篇岩体
  • 1篇油藏
  • 1篇油气地球化学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方向

机构

  • 7篇成都地质矿产...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省核工业...

作者

  • 9篇黄学平
  • 7篇林家善
  • 6篇冯伟明
  • 6篇刘建清
  • 4篇赵瞻
  • 3篇谢渊
  • 2篇汪正江
  • 2篇魏洪刚
  • 2篇张娣
  • 1篇李嵘
  • 1篇印峰
  • 1篇杨平
  • 1篇刘家洪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矿物岩石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湖南雪峰山地区白马山花岗岩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9
2013年
采用SHRIMP锆石高精度测年方法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开展雪峰山地区白马山岩体年代学研究,认为岩体所在雪峰山中段地区加里东期无岩浆活动,白马山岩体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早燕山期(测点数据区间主要集中在(176±4.4)^(219.3±5.2)Ma),中晚燕山期有微弱活动(测点数据在(172.9±3.6)^(109.3±2.5)Ma间偶有分布),系陆内碰撞地壳加厚局部熔融结果。晚燕山期以来岩体有明显的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53.8±5.4)^(91.5±4.6)Ma),隆升幅度较小;进而,在综合雪峰山地区基本地质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基本地质特征及白马山岩体年代学数据与区域构造背景有着明显的吻合,受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变的构造环境控制。印支期以来雪峰山地区共经历晚印支期、早燕山期、中燕山期、晚燕山期、早喜山期5期构造事件。其中,晚印支期与古特提斯洋关闭印支板块与华南碰撞陆内造山有关;早燕山期以来,受控于古太平洋俯冲影响,雪峰山地区表现出时空的差异性,或挤压逆冲,或呈构造伸展。
刘建清谢渊赵瞻林家善冯伟明黄学平
关键词:年代学
四川盆地东南缘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被引量:7
2014年
以系统的岩石学及中上寒武统3条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为基础,认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主要形成于埋藏早期高盐度卤水的渗透回流交代作用,次为混合水交代成因,其主要依据体现在:1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及灰岩Sr/Ba总体较高,仅少量数据点Sr/Ba小于1;2灰岩Na、K含量较高,灰岩Na含量高于淡水成因的美国Wisconsin中奥陶统Mifflm Member灰岩以及美国Tennessee东部Tongling地区上奥陶统灰岩,白云岩Na含量与开宁盆地巴洼阶地潮上萨布哈白云岩中Na含量相近;3m值反映出灰岩为海水沉积环境,白云岩为与潟湖相关的沉积环境;4B校值反映出该区白云岩及灰岩主要形成于咸水—半咸水沉积环境,局部受淡水作用影响。该区白云岩化过程中Sr有明显带出现象,Na、K可能也有带出现象。
刘建清赵瞻林家善冯伟明黄学平魏洪刚
关键词:白云岩地球化学
南华系底界年龄:SHRIMP Ⅱ定年新证据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重庆东南秀山中溪板溪群顶部凝灰岩及湖南新化木瓜坪江口组底部火山角砾岩进行的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板溪群顶部(即青白口系顶界)年龄为(786±11)Ma,江口组底部(即南华系底界)年龄为(785±11)Ma,这一测试结果与中国地层委提出的青白口系顶界、南华系底界780 Ma的数据相吻合。针对南华系划分的混乱局面,认为南华系地层的划分应回到"南华大冰期"的沉积相应,与国际地层表中的成冰系(纪)相对应的起点上来;而板溪群则是新元古代裂谷系起点的楔状充填体,二者不能混为一体。
刘建清赵瞻林家善冯伟明黄学平魏洪刚
关键词:南华系SHRIMP锆石
川东南古蔺曼岭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沉积环境演变被引量:2
2016年
川东南古蔺曼岭剖面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和下奥陶统桐梓组,岩性都以白云岩为主,地层界线的识别和沉积环境的分析都比较困难。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对寒武系-奥陶系界线附近的岩石矿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分析,认为界面上下白云岩沉积的氧化-还原条件差异较大;古盐度、古气候也有较大变化;与康滇古陆和黔中隆起的距离也明显缩短。在奥陶系桐梓组中部发现的指相化石腕足类舌形贝,暗示早奥陶世早期川东南古蔺曼岭海域为浅水近岸低盐度环境。
冯伟明刘建清林家善李嵘张娣黄学平
关键词:白云岩沉积环境寒武纪-奥陶纪川东南
四川盆地东南缘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意义——以贵州毕节长树田剖面为例被引量:11
2014年
以野外剖面测量及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分析了贵州毕节长树田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认为该区白云岩普遍具有交代残余结构和ΣREE较高的特点,且以下部含灰泥质白云岩ΣREE含量最高。该区白云岩下部REE高含量主要来自陆源碎屑注入和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而白云岩整体ΣREE含量较高,与沉积时高咸度卤水在早期埋藏作用中渗透回流交代有着密切的关系。δEu和δCe相比,δCe值较大,反映出弱氧化和高碱度沉积环境,Ce具弱富集特征,与其沉积时处于局限台地环境,水体较浅,易于氧化,且水体较咸,处于碱性沉积环境,沉积了石膏、岩盐等盐类矿物等地质事实相吻合。
刘建清林家善冯伟明赵瞻黄学平
关键词:白云岩成因稀土元素
麻江古油藏油源识别与油气运聚分析:来自油气地球化学的证据被引量:8
2014年
充分考虑热演化过程中烃源岩干酪根、族组分、固体沥青及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前人碳同位素及芳烃标志物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古油藏各区域储层早期均存在下寒武统黑色泥岩来源,后期来源有较大差别,麻江古背斜以南各地沥青均不同程度与中寒武统都柳江组有关,北凯里液态原油及油苗为五峰组及龙马溪组印支期成藏产物,其保存环境为储层早期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独立封闭系统。在油源识别的基础上,结合构造地质背景、油气成藏条件及流体活动规律分析,认为黔南坳陷及邻区下寒武统、都柳江组、五峰组及龙马溪组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该区油气富集规律,黔南海西期断裂系统与加里东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构成不同期次油气运聚的输导系统,海西期形成的一系列正断裂是麻江古油藏成藏的关键。
杨平汪正江印峰刘家洪林家善张娣黄学平
关键词: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油气运聚输导体系
贵州金沙岩孔灯影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岩环境分析
本文以贵州金沙岩孔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为研究对象,选取金沙岩孔典型露头剖面,开展剖面的实地测量、描述、取样,并通过镜下薄片、铸体薄片和阴极发光片观察,运用常量元素、同位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沥青有机质等地球化学分...
黄学平
关键词:灯影组成岩环境
文献传递
黔北灯影组白云岩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金沙岩孔剖面为例
<正>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灯影组是目前南方油气"下组合"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黔北地区的灯影组,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和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发育多种类型白云岩,在白云石和次生石英中发育多类型多期...
黄学平谢渊杨平
文献传递
上扬子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模式与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16
2014年
在黔东湘西一带,龙王庙组中上部发育大规模、连续分布的浅滩和藻礁以及多种浅水成因的重力流沉积,表明龙王庙组沉积中、晚期上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初具镶边台地沉积模式特征。受古地理和古气候控制,潮坪—泻湖—局限台地相带宽广;龙王庙组沉积中、晚期上扬子海域发生区域性海退,泻湖以及咸化泻湖规模扩大,台地边缘礁滩快速向上增长并向东迁移,斜坡带上发育多种重力流沉积。叠合于加里东期古隆起之上的龙王庙组台内滩,以及巨厚膏盐岩成因的盐构造上下的圈闭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冯伟明谢渊刘建清汪正江林家善黄学平
关键词:清虚洞组油气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