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常红

作品数:21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5篇超声
  • 4篇缺血
  • 4篇重度狭窄
  • 4篇颈内
  • 4篇颈内动脉
  • 4篇颈内动脉重度...
  • 4篇颈内动脉重度...
  • 4篇急性
  • 4篇侧支
  • 4篇侧支循环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颅多普勒
  • 3篇颅多普勒超声
  • 3篇颅内
  • 3篇经颅多普勒

机构

  • 17篇北京市海淀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开封市中心医...

作者

  • 21篇李常红
  • 15篇于逢春
  • 10篇朱惠萍
  • 3篇杜志华
  • 3篇房艳玲
  • 3篇唐晓梅
  • 2篇陈新平
  • 2篇原相丽
  • 2篇张燕辉
  • 2篇孟晓梅
  • 2篇周正宏
  • 2篇尹静
  • 2篇冯浩
  • 2篇贾珂
  • 1篇江涛
  • 1篇刘永珍
  • 1篇李子孝
  • 1篇李少武
  • 1篇尹铁伦
  • 1篇戴建平

传媒

  • 4篇第一届华北地...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6
  • 1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循环缺血患者血管评估价值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ultrasound,CDU)、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对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血管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16例PCI患者分为脑梗死组(86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30例),均行颈动脉CDU、TCD及头颈联合CTA检查,比较两组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结果 CTA显示157例(72.7%)298条脑血管异常;后循环血管病变以椎动脉V1段(21.5%)和V4段(17.4%)狭窄最为多见,狭窄程度以重度(47.0%)为主;脑梗死组血管病变发生率为80.2%,高于TIA组的67.7%,脑梗死组血管重度狭窄的比例亦高于TIA组(47.4%vs.25.4%),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61.1%)颈动脉CDU异常;脑梗死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67.4%,高于TIA组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8例(68.5%)TCD检查异常;脑梗死组侧支循环开放率较TIA组明显减少(19.8%vs.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患者的主要血管病变部位在椎动脉V1段和V4段;颈动脉CDU、TCD和CTA联合应用可为PCI的血管评估提供依据。
朱惠萍李常红张燕辉冯浩于逢春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sis cerebral infarction,ATCI)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与ATCI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ATCI患者共162例,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初发组52例,复发组110例。复发组院外常规服用氯吡格雷75mg/d,初发组入院即服同等剂量氯吡格雷,7天后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CR情况,使用单因素分析明确CR与ATCI的相关性,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程度。结果复发组CR的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之间CR(OR=1.912,P=0.016)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CR是ATCI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奉辉陈新平李常红于逢春
关键词: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氯吡格雷抵抗
日间嗜睡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日间嗜睡及急性期神经功能转归情况,探索日间嗜睡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2015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48 h内的住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入院时及发病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入院时日间嗜睡量表[爱波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等,回顾性评估患者发病前一个月的ESS评分,分析其与患者基线特点、入院NIHSS评分、入院ESS评分、发病14 d NIHSS评分、发病14 d与发病时NIHSS评分差值(△NIHSS)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发病前ESS评分将患者分为嗜睡组和无嗜睡组,比较两组入院时NIHSS、发病14 d NIHSS、△NIHSS及入院时ESS评分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结果显示:(1)发病前ESS评分与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14 d NIHSS评分及入院时ESS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99、0.276及0.407,P值分别为0.041、0.004及<0.001;发病前ESS评分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189,P=0.042;(2)嗜睡组28例,非嗜睡组78例,嗜睡组入院时NIHSS、发病14 d NIHSS及入院时ESS评分明显高于非嗜睡组,P值分别为0.033、0.043和<0.001。嗜睡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非嗜睡组,P=0.046。结论发病前存在日间嗜睡的患者在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入院时及发病14 d病情更加严重,短期预后更差,并且卒中后日间嗜睡程度会加重。
谢子珍李常红孟晓梅于逢春
关键词:日间嗜睡缺血性卒中急性期
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和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C-NH的14例患者,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7.0±9.6)岁,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平均8.83 d。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就诊时即刻血糖平均值为(22.89±10.37)mmol/L,入院后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7±2.0)%;尿常规未见酮体;头颅CT平扫表现为纹状体高密度或MRI-T1WI高信号病变,T2WI信号可变化,病灶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经积极控制血糖、改善循环及多巴胺抑制剂治疗后,患者症状迅速好转。结论HC-NH主要为老年发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但需警惕不典型病例并与其他引起舞蹈症的疾病鉴别。
李常红蔡姝萍余梓薇唐晓梅李群彦刘伟
关键词:高血糖偏侧舞蹈预后
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因素及预测评分系统被引量:9
2019年
在中国,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的18.8%~47.6%,其中部分患者出现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导致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因此准确预测血肿扩大可以为个体化治疗和试验设计提供依据,对血肿扩大高危患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治疗效益。近年来,预测血肿扩大的影像学征象越来越多,如血肿内低密度灶、“岛征”“黑洞征”及CT血管成像(CTA)“点征”等。较多的临床预测评分也被提出,但仍需进行更多的外部队列验证。作者对血肿扩大的影像学预测因素、非影像学预测因素及预测评分系统进行综述。
闫紫李常红唐晓梅于逢春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预测评分
双功能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分水岭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双功能彩超(CDI)和经颅多普勒(TCD)表现,探讨其对分水岭脑梗死(CW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142例CWI患者(研究组)和150例其他类型脑梗死(对照组)患者的CDI和TCD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狭窄情况、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斑块积分、发病前低血容量诱因情况、交通支的开放情况,分析CWI的发病机制。结果研究组142例,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72例,中度狭窄21例,轻度狭窄31例,无狭窄18例;对照组150例,其中重度狭窄或闭塞19例,中度狭窄41例,轻度狭窄23例,无狭窄6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583,P=0.000)。研究组检出斑块115例(80.99%),对照组74例(49.33%),两组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10,P=0.000)。研究组斑块积分为(11.47±3.78)分,对照组为(6.57±3.5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9,P=0.001)。研究组78例(54.93%)发病前有明确低血容量病因,与对照组[11.33%(17/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64,P=0.000)。研究组有交通支开放共50例(35.31%),与对照组[25.33%(38/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81,P=0.066)。结论血管狭窄、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微栓子、低血容量造成的脑局部低灌注均是CWI的发病机制。CDI和TCD联合应用可为临床血管评价及治疗提供很大帮助。
李常红朱惠萍于逢春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经颅多普勒
正常人和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定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BOLD)技术,采用图片命名任务对正常人和左侧额、颞叶胶质瘤患者的语言功能区进行定位。观察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激活区,并与正常人的进行对比。分析胶质瘤患者的语言功能区变化。 资料与...
李常红
关键词:语言功能功能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性胶质瘤
文献传递
双功能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分水岭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分析
:通过分析患者的颈动脉彩超和TCD表现,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142例CWI患者和150例其他类型脑梗死患者的CDI和TCD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狭窄情况、斑块检出率、斑块性...
李常红朱惠萍尹静房艳玲于逢春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发病机制超声检测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8例ACI患者及5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将ACI患者分别根据头颅CT和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进一步分组,分析ACI与外周血白细胞、CR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CRP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分别是[(10.52±2.17)×109/L vs(6.71±1.82)×109/L,P<0.05]和[(6.31±2.78)mg/L vs(1.78±0.29)mg/L,P<0.05]。且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升高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原相丽李常红周正宏贾珂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超声检测
旨在探讨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ICA)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类型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的ICA狭窄或闭塞患者58例行TC...
朱惠萍李常红杜志华房艳玲于逢春
关键词: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超声检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