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支睾吸虫尾蚴扫描电镜观察
- 1991年
- 用自然感染纹沼螺逸出的华支睾吸虫尾蚴作扫描电镜观察。尾蚴的体部呈圆筒形,口吸盘明显大于腹吸盘。体表布满小棘,均朝向体后方。
- 李秉正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觉器寄生虫学小窝
- 华支睾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华支睾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中,随着体长的增大,体表上的细微结构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包括体嵴增高,继而形成许多结节,并由结节上发出点状,指状或枝状突起;体棘逐渐减少和消失;腹吸盘唇上和口、腹吸盘周围的感觉乳突数量明显增多。
- 李秉正邓立军于秀华庞昕黎李家滨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发育扫描电镜
- 吡喹酮对卫氏并殖吸虫作用的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3
- 1989年
- 给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一次灌胃吡喹酮150mg/kg,于给药后1~48小时取虫,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吡喹酮对虫体的作用。结果表明:药后12~48小时,虫体内糖原、RNA、MAO及AchE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蛋白质明显增加,SDH和MDH活性在实质组织中略增强,脂肪在卵黄腺和虫卵内有融合现象。而Acp、Akp、G-6-P、Est、ATP、脂酶、酚酶及DNA则无明显变化。
- 罗恩杰李秉正
- 关键词:吡喹酮卫氏并殖吸虫组织化学
- 全文增补中
- 沈阳市华支睾吸虫病的调查与防制被引量:1
- 1993年
- 1984年以来,我们对沈阳市华支睾吸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方法和结果 1 人群调查 1984年全市采用醛醚法调查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4个区和新民县5—60岁朝鲜族居民31968人,感染者2852人,感染率8.92%。调查辽中县汉族居民5150人。
- 刘柯马劲夫刘福坤王廷义张致文曹雅明张守平李秉正庞昕黎罗恩杰阎岩于秀华安春丽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
-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华枝睾吸虫病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被引量:3
- 1989年
- 用华枝睾吸虫成虫冰冻切片做抗原,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46份华枝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当血清1:10和1:20稀释时,阳性率分别为89.1%(41/46)和60.9%(28/46)。提示本法可能成为华枝睾吸虫病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新方法。
- 阎岩李秉正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荧光法抗体
- 复方甲苯咪唑对旋毛虫作用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观察被引量:3
- 1990年
- 本文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复方甲苯咪唑对旋毛虫囊包期幼虫的杀虫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发现该药对虫体的糖代谢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对虫体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用药后,虫体囊包周围开始出现显著的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终至填充了整个囊包。在电镜下也发现相应的组织学改变。
- 安春丽李秉正刘英杰于秀华
- 关键词:抗蠕虫药旋毛虫
- 华支睾吸虫尾蚴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 1991年
- 华支睾吸虫尾蚴体部呈圆筒形,口吸盘明显大于腹吸盘。体表布满小棘,口吸盘上有4行较大的棘,其中第1行的最大,其余3行的依次变小,其数目分别约为12、18、19和18个。尾部细长,表面有由皮层形成的横行褶襞,腹面尚有数条纵行褶襞。尾部有膜状的背鳍和腹鳍。感觉器有3型:具长纤毛或短纤毛的感觉乳突、感觉小窝和中心具结节的环形乳突。
- 李秉正邓立军庞昕黎于秀华刘瑞德苏若萍李家滨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尾蚴扫描电镜
- 华支睾吸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90年
-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华支睾吸虫体表微细结构、感觉器的类型和分布等进行了观察。其中发现腹吸盘腔的底部有互相连接比较粗大的枝状物以及具纤毛的环状乳突和无纤毛的扁平乳突,这些都是过去文献未见报道过的。
- 邓立军李秉正于秀华李家滨苏若萍
-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扫描电镜
-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就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需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讨论如下。一、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的调查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在我国已发现3科9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赤豆螺。 (一)螺的尾蚴感染率与采螺地点采螺地点应选择居民区附近的灌溉沟渠及池塘,因为居民区是华支睾吸虫的终宿主,人和保虫宿主猫、狗、猪的集居地和主要活动场所。作者曾在同一天,同一条水田沟渠的不同地段采纹沼螺,发现在居民区附近的螺,尾蚴感染率为15.8%,而距居民区较远的地区。
- 李秉正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华支睾吸虫病保虫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感染度
- 吡喹酮治疗后华支睾吸虫的组织化学变化被引量:3
- 1990年
- 华支睾吸虫实验感染的大鼠经吡喹酮治疗后,虫体的组织化学变化为:糖原在治疗后1h开始减少,24h明显减少,48h大部消失。治疗后1h虫体实质组织内蛋白质开始增加,24h实质组织、生殖器官内的蛋白质均明显增加。RNA在治疗后1h开始减少,24h逐渐减少,48h部分消失。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氨酶和钙-三磷酸腺苷酶在治疗后1h开始弥散增加,24h明显增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在治疗后48h出现弥散性增加。但DNA、脂肪、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单胺氧化酶和酚酶均未见明显变化。
- 庞昕黎李秉正于秀华
- 关键词:吡喹酮华支睾吸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