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雄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膀胱
  • 3篇前列腺
  • 3篇扩张法
  • 2篇增生
  • 2篇上皮
  • 2篇肾结石
  • 2篇肾镜
  • 2篇肾镜取石术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取石
  • 2篇取石术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结石
  • 2篇经皮肾镜
  • 2篇经皮肾镜取石
  • 2篇经皮肾镜取石...
  • 2篇梗阻
  • 2篇超声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杨雄
  • 7篇侯腾
  • 7篇李兵
  • 5篇韩晓敏
  • 5篇潘峰
  • 4篇曾甫清
  • 3篇杨栋
  • 3篇李璐璐
  • 3篇石瑛
  • 3篇章小平
  • 3篇海波
  • 3篇李文成
  • 2篇李凡
  • 2篇杨丽丽
  • 2篇汪良
  • 2篇邢毅飞
  • 2篇朱朝晖
  • 2篇庞自力
  • 2篇汪隆旺
  • 2篇鞠文

传媒

  • 15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膀胱整标本的制备方法探讨
2011年
目的:探讨制备小鼠膀胱整标本的方法.以及整标本技术在尿路上皮形态学中的应用。方法:取C57BL/6小鼠膀胱组织制作整标本.对制作完成的标本进行切片核染色和整标本核染色。用解剖显微镜.表面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整标本膀胱的大体和超微形态.并建立小鼠膀胱上皮的3D成像。结果:小鼠膀胱整标本组织形态良好.膀胱上皮完整.表面平坦.黏膜皱襞全部消失。共聚焦荧光显微镜逐层扫描可观察到膀胱上皮全层及上皮下间质层。结论:小鼠膀胱整标本的制备简便易行.可弥补连续切片无法达到的组织整体观。可以用于组织形态学的分析研究.对于膀胱上皮发生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侯腾杨雄李璐璐朱朝晖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
坦索罗辛促进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排石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配合ESWL术后的辅助排石作用。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9月收治193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每日清晨口服坦索罗辛0.4mg。观察排石率、结石平均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及止痛药使用率等,所有患者每周复查B超及KUB。结果:治疗组的排石率为95.8%,而对照组为78.4%,结石平均排出时间分别为4.2及9.6天,两组肾绞痛发生率及止痛药使用率等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输尿管结石残留、石街形成、需再次ESWL或者输尿管镜检查术等均显著减少。结论: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配合ESWL术可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减少排石时间,缓解治疗期间肾绞痛的发生,效果好于单纯ESWL。
汪隆旺马彦刘梅杨栋杨雄文红壮韩晓敏
关键词:肾结石坦索罗辛体外冲击波碎石
膀胱出口梗阻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膀胱出口梗阻大鼠模型,诱发逼尿肌不稳定(DI),研究膀胱出口梗阻伴发膀胱过度活动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方法:选择38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结扎膀胱颈部建立膀胱出口梗阻模型。建模后3、6、9、12周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膀胱压,以充盈期出现DI作为膀胱过度活动存在的标准,记录并计算DI阳性率和频率、最大排尿压(MVP)、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和剩余尿量(PVR)。用光镜观察建模不同时期膀胱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3、6、9、12周DI阳性率分别为37.50%、75.00%、75.00%、62.50%。MVP、MCC、BC、PVR和DI频率较对照组增高(P<0.01),第9周大鼠PVR、MVP、MCC高于第3、6和12周。不同时期病理学改变呈现出膀胱容量增加、肌层逐渐增厚和纤维化的过程。结论:膀胱出口梗阻与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具有潜在的相关性,其病理学改变和尿流动力学参数反映了膀胱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潘峰韩晓敏海波杨雄李兵庞自力曾甫清
关键词:逼尿肌不稳定膀胱过度活动膀胱出口梗阻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单药治疗30例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8周,分别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剩余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则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能有效改善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杨栋吴晓飞朱朝晖杨雄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
T_3期前列腺癌的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李兵杨雄
关键词:前列腺癌T3期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超声检查恶性肿瘤
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显微结扎术后生精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研究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后生精功能的变化,以探讨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Ⅲ度精索静脉曲张并男性不育患者118例,观察其显微结扎术前后睾丸体积、精子密度、活率、形态、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及抑制素B浓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手术6个月后的左侧睾丸体积(P<0.05)、精子密度(P<0.01)及活率(P<0.05)均明显提高,血清FSH水平明显降低(P<0.05),T(P<0.01)及抑制素B(P<0.05)水平明显提高,而睾丸体积及精子形态无显著变化。结论:显微结扎术能改善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精功能。
李璐璐李智海波侯腾杨雄朱朝辉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精液
一种新的经皮肾镜通道建立方法:刺激性利尿一步扩张法通道建立技术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肾造瘘通道的建立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关键步骤,近年来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刺激性利尿一步扩张法通道建立技术,摈弃了传统的输尿管逆行插管操作和多步扩张操作,极大的简化了操作步骤。本文拟研究该通道建立技术在PCNL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顺序入院的50例复杂性肾脏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刺激性利尿一步扩张法通道建立技术行PCNL手术。患者麻醉完善后,先留置导尿管,予以夹闭,同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00~1 000 ml。改为俯卧位后,静脉输注40mg速尿,6min后开始进行肾脏集合系统穿刺和通道扩张操作。观察和记录通道建立时间、整体手术时间、肾脏出血量、总肾功能变化、结石碎片下移进入输尿管例数、通道建立失败例数、集合系统穿孔、输血例数和输血量等研究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诱导出肾盏颈管扩张,均成功一次建立取石通道,无通道建立失败和集合系统穿孔病例,无需要输血治疗病例。通道建立时间为(1.9±0.5)min,整体手术时间为(34.6±23.8)min,一次手术结石取净率为88%。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PCNL手术中采取刺激性利尿一步扩张法通道建立技术是可行的、有效的和安全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文成梁华庚石瑛杨雄汪良潘峰邢毅飞鞠文章小平曾甫清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
膀胱血凝块填塞引流管的临床处理(附11例报告)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应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膀胱血凝块填塞引流管的问题。方法:11例患者采用尿激酶20000u加生理盐水20ml,经引流管或尿管向膀胱内灌注,保留15~20min,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血凝块;对于出血较重者.应用垂体后叶素12u加生理盐水50ml再次膀胱灌注,保留10~15min,将碎血块冲洗干净。结果:所有患者膀胱内血凝块均可顺利冲出,引流管通畅。结论: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垂体后叶素进行膀胱保留灌注冲洗处理较大的血凝块填塞引流管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潘峰管永俊杨雄孙超群庞自力肖传国
关键词:膀胱血凝块引流管
阴茎背根神经阻滞在男性儿童导尿困难中的应用探讨(附20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男性儿童在尿道外括约肌无法松弛而致导尿困难时应用阴茎背根神经阻滞(DPNB)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例导尿困难的男性儿童应用1%利多卡因进行DPNB的经验。导尿过程中患儿的疼痛程度用Oucher量表评估。结果:20例患儿均为尿道外括约肌的无法松弛而致导尿管插入困难者,应用DPNB后,均导尿成功。背根神经阻滞后,患儿在导尿过程中较麻醉前疼痛减少(P<0.05)。平均操作时间8(6~12)min。导尿过程以及导尿后无并发症。结论:虽然DPNB并非男性儿童导尿时的常规操作,但尿道外括约肌紧张所致导尿困难时应用DPNB安全有效。
侯腾杨雄李璐璐韩晓敏
关键词:导尿男性儿童
PCNL术中超声引导穿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肾盂造影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PCNL术中对比超声引导穿刺影像和逆行肾盂造影影像,明确PCNL术中超声引导肾盏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6月,顺序进入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准备接受PCNL手术的4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穿刺前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结合术前KUB和CT影像,依据术中超声影像确定穿刺目标肾盏。首先在超声影像下确定穿刺路径:目标肾盏的穹窿核心点、盏颈中点及皮肤穿刺点(前两点连线在皮肤的投影点);取穿刺针分两段沿已确定的穿刺路径分别穿刺肾外段(固定段)和肾内段(活动段)进入集合系统,即"三点一线和两段穿刺法"。超声引导穿刺成功后,置入超硬导丝,行术中逆行肾盂造影,对比超声影像和逆行肾盂造影影像所显示的穿刺针走行路径。采用一步扩张法建立取石通道,行碎石取石手术。手术结束前,将工作鞘逐步旋转后撤至肾脏实质取石通道边缘,肾镜直视下观察取石通道是否经肾盏乳头建立。分析取石通道建立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集合系统穿孔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和血清肌酐浓度值、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成功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目标肾盏穿刺,采用术中逆行肾盂造影进行对比,证实所有患者超声引导穿刺均成功经目标肾盏穹窿核心点进入集合系统。术中肾镜直视通道观察进一步证实工作鞘是经肾盏乳头中心区域扩张进入集合系统。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0.46±0.72)g/d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3±1.7)d,术中无肾脏周围组织器官损伤。结论:术中逆行肾盂造影和肾镜直视通道观察证实,"三点一线和两段穿刺法"超声引导下目标肾盏穿刺安全有效。
李文成石瑛侯腾海波杨雄章小平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