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骏

作品数:20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动脉瘤
  • 4篇动脉
  • 4篇术后
  • 4篇疗效
  • 3篇永久植入
  • 3篇植入
  • 3篇栓塞
  • 3篇脑胶质瘤
  • 3篇脑胶质瘤术后
  • 3篇介入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3篇胶质瘤术后
  • 3篇出血
  • 2篇血管内介入
  • 2篇血管内栓塞
  • 2篇手术
  • 2篇缺血
  • 2篇肿瘤

机构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天长市中医院
  • 1篇句容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马骏
  • 5篇刘振
  • 3篇耿晓增
  • 2篇赵鹏来
  • 2篇常义
  • 2篇刘宏毅
  • 2篇杨纶先
  • 1篇严玉金
  • 1篇傅震
  • 1篇许少睿
  • 1篇周柏建
  • 1篇赵金兵
  • 1篇武新英
  • 1篇张岩松
  • 1篇李英斌
  • 1篇程刚
  • 1篇刘文
  • 1篇李海林
  • 1篇苏浩波
  • 1篇陈永严

传媒

  • 5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酮II-A通过调控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细胞炎症被引量:31
2021年
目的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探究丹参酮II-A(Tan IIA)的抗炎活性及其机制。方法CCK-8法测定Tan II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迁移小室测定Tan IIA对LPS诱导细胞迁移能力作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MMP-9、Toll样受体-4(TLR4)、IκB-α、p-IκB-α、NFκB和p-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Tan IIA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MCP-1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下调MMP-2、MMP-9、TLR4、p-IκB-α和p-NFκB的蛋白的表达,抑制IκB-α磷酸化和NFκB的入核和活化。结论Tan IIA可通过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以及TLR4/κB-α/NF-κB信号通路,调控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活性。
侯道荣刘振崔斯童马骏
关键词:丹参酮II-ARAW264.7细胞IΚBΑ
编织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编织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采用LVIS编织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治疗的51例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DSA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致密栓塞38例(74.51%),Ⅱ级瘤颈残余10例(19.61%),Ⅲ级瘤体残余3例(5.88%)。6例并发症,均为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其中1例为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脑肿胀,1例术中出血。3例为术中缺血性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为血栓事件。术后mRS评分50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5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行DSA复查,无复发。结论 编织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是安全且有效的,但破裂动脉瘤的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不可忽视。
刘振马骏崔斯童
关键词: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栓塞疗效
脑膜瘤瘤周水肿的相关因素研究
1996年
分析35例脑膜瘤患者的CT、脑血管造影、手术及肿瘤病理。发现脑静脉回流障碍。
刘宏毅周柏建张岩松邹元杰陈永严彭永森胡波杨纶先马骏张平刘文
关键词:脑肿瘤脑膜瘤脑水肿CT
脑胶质瘤术后<'125>Ⅰ粒子永久植入近距离内放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人脑胶质瘤为中枢神经肿瘤,以星型细胞瘤为主,约占颅内肿瘤的50%<'[1]>。对于恶性胶质瘤患者如不予以治疗,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仅约半年时间。目前临床上有效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结合放疗、化疗、分子生物学治疗和基因治疗。但...
马骏
关键词:脑胶质瘤基因治疗
文献传递
双腔球囊导管在颅内大型、巨大型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临床应用(摘要)
马骏刘宏毅常义黄庆玖赵鹏来
小脑后下动脉破裂动脉瘤18例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小脑后下动脉(PICA)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1年8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8例PICA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致密栓塞14例(77.78%),Ⅱ级瘤颈残余2例(11.11%),Ⅲ级瘤体残余2例(11.11%)。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11.11%),1例脑干、小脑梗死致死,死亡率5.56%;1例(5.56%)破裂动脉瘤患者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除1例死亡患者外,17例患者术后mRS评分均≤3分,预后良好率94.44%(17/18)。17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2例经单纯弹簧圈栓塞患者PICA瘤颈复发,复发率11.11%(2/18),其中1例接受LVIS双支架治疗后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PICA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策略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位置、形态特征而定。
崔斯童马骏刘振
关键词: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血管内栓塞
立体定向CT结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例被引量:1
2002年
赵鹏来常义杨纶先马骏黄庆玫
关键词:疗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究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ICVD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评估治疗后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卒中量表评分(NIHSS)、生活质量(ADL评分)、内皮血管功能[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两侧踝肱指数(ABI)及臂踝脉搏传播速度(ba-PWV)]、病变血管血流情况[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MD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BI及ba-PWV水平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Vs及Vd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Vs及Vd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ICVD患者疗效好,能促进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部血流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林道云陈高俊华如鹏马骏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
lncRNA SNHG14对肺腺癌增殖、侵袭转移的调控作用研究
马骏
分泌型脑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探讨分泌型脑膜瘤( secretory meningioma,SM)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一例额叶分泌型脑膜瘤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分泌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案、病理表现、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手术采用额部冠状切口,术中肿瘤及受侵袭硬脑膜全切。术后病理证实为分泌型脑膜瘤,术后6月复查肿瘤无复发。结论 分泌型脑膜瘤是是一种临床罕见的低复发和低风险的脑膜瘤亚型,手术切除是SM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在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后。
崔斯童刘振马骏
关键词:手术切除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