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 作品数:119 被引量:514 H指数:12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单中心婴幼儿主动脉弓手术选择性脑灌注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 汇报单中心婴幼儿选择性脑灌注(SACP)策略下主动脉弓成形术结果,并对比单纯SACP与SACP联合降主动脉插管(DAC)持续下肢灌注对保护肾功能的有效性,以及不同灌注策略对婴儿主动脉弓重建术后病程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连续56例行主动脉弓成形术患儿纳入本研究。所有手术均在SACP策略下进行,依据是否采用额外下肢灌注(降主动脉插管,DAC)策略,将患儿分为单纯SACP组(n=41)与额外DAC组(n=15)。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拟比较的终点事件包括两组患儿的生存率、体外循环时间、ICU时间、术后肾功能等情况。平均随访时间(4.4±2.7)年(6个月至10年)。结果 额外DAC组和单纯SACP组中分别有2例(13.3%)和5例(12.2%)患儿死亡(P=0.91)。单纯SACP组中有更多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P=0.03),以及更高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P=0.05)。相较于单纯SACP组,额外DAC组体外循环时间(P=0.02)及ICU时间均明显降低(P=0.04)。两组间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49)。结论 婴幼儿SACP策略下行主动脉弓成形结果满意。顺行脑灌注合并通过DAC持续下肢灌注可以有效改善主动脉弓重建手术婴儿的术后早期结果。 于洋 崔博群 林多茂 马骏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肾损伤 选择性脑灌注 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期间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室间隔缺损婴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期间,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对室间隔缺损(VSD)婴儿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CBFV)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岁以内VSD患儿52例,其中七氟烷高浓度(SH)组和七氟烷低浓度(SL)组各26例。分别采用1.5MAC和1.0MAC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插管,通过MostCare分析动脉压力波形,同时监测rScO_(2)和CBFV。调整通气参数使PETCO_(2)依次维持在30(T1)、35(T2)、40(T3)、45(T4)mmHg(1mmHg=0.133kPa)。记录各时点rScO_(2)、CB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SH组rScO_(2)、CBFV舒张期、CBFV平均值显著高于SL组,PI、RI显著低于SL组(P<0.05)。两组患儿rScO_(2)、CBFV收缩期、CBFV舒张期、CBFV平均值均随PETCO_(2)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I、RI显著减小(P<0.001)。PETCO_(2)与rScO_(2)、CBFV收缩期、CBFV舒张期、CBFV平均值均呈明显正相关(P<0.001),与PI、RI呈明显负相关(P<0.001)。结论:VSD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期间,随着PETCO_(2)升高脑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1.0MAC和1.5MAC七氟烷吸入都可满足VSD患儿麻醉诱导,1.5MAC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更明显。 杨平平 欧阳川 谢思远 马骏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七氟烷 脑血流动力学 婴儿 危机管理模拟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0年 危机管理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故,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而预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是一门专业的管理科学。临床麻醉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高的风险性学科,危机管理理念的引入有助于麻醉医生紧急处理围术期危险事件,从而保证患者围手术术期的安全。本文阐述了如何基于现有的麻醉科住院医师模拟教学系统,将危机管理理念引入到麻醉科模拟教学中,从而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教学质量。 林多茂 齐择优 马骏关键词:危机管理 模拟教学法 麻醉学 住院医师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髂动脉狭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呼吸循环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髂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行外周血管介入术时呼吸、循环功能和疼痛的影响,为艾司氯胺酮更加合理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40例髂动脉狭窄老年患者,择期行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型术(PT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男33例、女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静脉给予2 ml生理盐水,艾司氯胺酮组静脉给予艾司氯胺酮0.25 mg/kg,静脉缓慢给药(1 min内给药完毕)。患者入手术室后,动脉血压、心率趋于稳定时,收集两者的数值作为试验基础值(T0)。外科大夫扩张髂动脉狭窄前5 min,两组按试验要求给予静脉麻醉药。扩张髂动脉狭窄前5 min作为T1、前4 min为T2、前3 min为T3、第25 min为T30,以此类推一共记录25 min的血压、心率数值并分析,分别于患者入手术室后(M1)、给药后5 min(M2)、给药后10 min(M3)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扩张髂动脉时采用口述评分法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从扩张髂动脉开始到手术结束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结果对照组中,与M1时间点比较,M2时PaO2升高(P=0.003);艾司氯胺酮组中,与M1时间点比较,M2时PaCO_(2)升高(P=0.011)。在T4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组收缩压、舒张压升高(t=2.403、2.119,均P<0.05);在T3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组心率升高(t=0.789,P=0.007);与对照组比较,T6~T15时间点艾司氯胺酮组收缩压降低(t=3.143、2.403、2.272、3.460、2.610、2.568、2.453、2.367、2.282、2.187,均P<0.05),T8~T16时间点艾司氯胺酮组舒张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0、6.602、2.967、3.243、2.641、3.253、3.114、4.521、2.659,均P<0.05),T7~T13时间点艾司氯胺酮组心率降低(t=2.246、3.285、3.207、2.752、2.725、2.713、2.473,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氯� 刘文君 林多茂 赵丽云 马骏关键词:氯胺酮 不同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输注速度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不同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输注(PIEB)速度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PIEB方式镇痛的单胎产妇163例,年龄20~35岁,BMI 21~29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低速度组(L组,n=50)、中速度组(M组,n=55)和高速度组(H组,n=58)。产妇侧卧位于L_(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均使用首次剂量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镇痛液8~10 ml,30 min后连接电子脉冲泵。电子脉冲泵配方: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镇痛液100 ml。参数设置:脉冲剂量8 ml/次,间隔时间1 h,PCA 6 ml,间隔时间20 min。L组、M组和H组的脉冲速度分别为200、400、600 ml/h。记录分娩镇痛前、镇痛后30 min、1、2、3、4 h、宫口开全时宫缩VAS疼痛评分和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ERMF)的发生情况。记录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局麻药物总用药量和镇痛时间。结果三组不同时点宫缩VAS疼痛评分、ERM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级,均未出现运动阻滞。三组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局麻药物用药总量和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输注速度的分娩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 熊立娜 马骏 徐铭军关键词:分娩镇痛 硬膜外阻滞 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谵妄与围术期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谵妄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安贞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300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284名患者最终纳入分析,其中88例患者发生了术后谵妄(31.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5,P=0.048)、术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OR=0.615,P=0.004)、术前EF值(OR=0.865,P=0.02)、麻醉时间(OR=1.687,P=0.04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2.17,P=0.01)、住院天数(OR=1.378,P=0.043)、ICU天数(OR=1.699,P=0.018)和手术后前3d平均血管活性药物指数(OR=2.206,P=0.006)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心脏瓣膜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复杂,患者年龄、术前认知功能、麻醉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时间、住院时间和围术期心功能是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重视和规避这些因素对改善患者术后转归有重要意义。 张心恬 葛彦虎 林多茂 刘亚光 王成彬 马骏关键词:术后谵妄 瓣膜手术 心功能 术前容量治疗对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微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容量治疗对微创冠状动脉搭桥(MIDCAB)患者微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MIDCAB患者82例,男57例,女25例,年龄≥18岁,BMI 15~31 kg/m^(2),ASAⅢ级,NYH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序列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容量治疗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1例。T组麻醉诱导前根据被动抬腿试验,以ΔSV≥16%为目标进行术前容量治疗;C组术前不进行容量治疗。记录麻醉诱导前30 min、麻醉诱导后30 min的组织氧饱和度(StO_(2))、组织氧恢复时间(tM)、组织氧恢复斜率(RecStO_(2))、组织氧下降斜率(DesStO_(2))、SBP、DBP、MAP、Hb、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含量(CaO_(2))、静脉血氧含量(CvO_(2))、氧摄取率(OER)、pH和Lac。结果与麻醉诱导前30 min比较,麻醉诱导后30 min T组MaxStO_(2)和MinStO_(2)明显升高,tM明显缩短,DesStO_(2)明显降低(P<0.05);C组MaxStO_(2)和MinStO_(2)明显升高,tM明显延长,RecStO_(2)和DesStO_(2)明显降低(P<0.05)。麻醉诱导前后30 min两组BaseSt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麻醉诱导后30 min T组tM明显缩短,RecStO_(2)明显升高,SBP、DBP、MAP明显升高,Lac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于被动抬腿试验的术前容量治疗可改善麻醉诱导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微血管反应性。 崔博群 王成彬 张春雷 林多茂 赵丽云 马骏关键词: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压力记录分析法在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研究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与肺动脉压力在正常产妇择期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安贞医院诊断合并有心脏疾患并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4例,根据患者肺动脉压力分为重度肺高压组(S组,12例)与正常组(N组,1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情况;麻醉前(T1)、麻醉后3min(T2)、胎儿剖出前(T3)、胎儿剖出后5min(T4)和出室时(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记录临床转归。结果:术前S组患者的NYHA分级差于N组患者(P<0.01)。S组SysP在T1及T2时刻显著低于N组;S组Dic P在T1及T2时刻显著低于N组;S组HR在T4时刻显著高于N组;S组CCE在T2及T4时刻显著低于N组;S组Dp/dtmax在T1及T2时刻显著低于N组;S组PPV在T5时刻显著高于N组。S组总住院时间显著长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记录分析法可以较为准确及客观的反应,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产妇,分娩前其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对于血流动力学的调节能力更差,围手术期需要更精细的管理。 林培容 李响 马骏 赵丽云关键词: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颈前区肌肉不自主跳动一例 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女性,56岁,行政干部,主因右侧颈前区肌肉不自主跳动4年、加重1年,于2017年5月17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侧颈前区肌肉轻微不自主跳动,不伴疼痛,未予特殊处理;近1年跳动加重,伴局部疼痛,受凉、搬运重物和活动后加重,平卧时好转,不影响睡眠,上肢运动正常,无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无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 高雅芬 马骏关键词:颈椎病 神经痛 病例报告 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 Sc O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合并冠心病行CEA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低通气组(L组)和正常高通气组(H组),各20例。L组气管插管后至颈动脉开放前调控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以维持PETCO2在45~50 mm Hg(1 mm Hg=0.133 k Pa),同时期H组调控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以维持PETCO2在35~40 mm Hg。记录入室建立监测后(T0)、手术开始后10 min(T1)、颈动脉阻断10 min后(T2)、颈动脉开放10 min后(T3)、术毕即刻(T4)各时点双侧r Sc O2。结果2组各1例患者术中放置转流管,从试验中剔除。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脑缺血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以及心血管相关并发症。2组患者年龄、性别、颈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组T1~T3时点双侧r Sc O2明显高于H组[术侧:(77±5)%比(73±5)%、(69±3)%比(64±2)%、(75±5)%比(69±6)%;非术侧:(78±6)%比(74±4)%、(72±5)%比(69±4)%、(75±5)%比(71±5)%],且2组双侧r Sc O2在T2时点均低于T0、T1、T3、T4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冠心病行CEA患者颈动脉开放前维持PETCO2在45~50 mm Hg者术中r Sc O2优于PETCO2在35~40 mm Hg者。 崔博群 张春雷 林多茂 赵丽云 马骏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