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俊俊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韧带
  • 2篇组织工程韧带
  • 2篇脱细胞
  • 2篇颈椎
  • 1篇冻干
  • 1篇旋转半脱位
  • 1篇有效性
  • 1篇韧带骨化
  • 1篇神经鞘瘤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手
  • 1篇神经外科手术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预防
  • 1篇枢椎
  • 1篇损伤分型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构建

机构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作者

  • 7篇黄俊俊
  • 5篇陈雄生
  • 4篇贾连顺
  • 2篇蔡弢艺
  • 2篇周盛源
  • 2篇王辉
  • 1篇宋滇文
  • 1篇周许辉
  • 1篇官正茂
  • 1篇房雷
  • 1篇邵将
  • 1篇孙延卿
  • 1篇马君
  • 1篇朱巍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下颈椎损伤分型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的评价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脊柱创伤研究小组(STSG)提出的下颈椎损伤分型(SLIC)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下颈椎外伤患者,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1.74岁,平均54.4岁。损伤节段:C3/4 2例,C4/5 6例,C5/6 7例,C6/7 4例,C3-5 3例,C4-6 例,C3-6 2例。30例患者中8例行非手术治疗,22例行手术治疗。根据SLIC系统进行评分,该系统主要以损伤形态、椎间盘韧带复合体(DLC)的完整性及神经功能状态3个成分为基础。使用组间相关系数(ICC)评价SLIC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使用Cohen’s Kappa评价SLIC指导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损伤形态观察者间信度优(ICC=0.68),DLC完整性观察者间信度良好(ICC=0.51),神经功能状态观察者间信度特优(ICC=10.83),SLIC总得分观察者间信度优(ICC=0.78)。SLIC推荐治疗方案和实际治疗方案达到86.7%的一致性(Kappa=0.706)。若排除得分3~5分的患者,SLIC推荐治疗方案和实际治疗方案达到92.9%的一致性(Kappa=0.837)。结论SLIC简单、标准、可靠性强,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马君贾连顺邵将周许辉宋滇文朱巍官正茂黄俊俊
关键词:颈椎外伤
儿童陈旧性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治疗选择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3月~2007年6月收治23例陈旧性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患儿。确诊时间平均4.1个月。入院后予颅骨牵引,完全复位者行头颈胸石膏固定2个月。部分复位及复位后再脱位的行后路寰枢椎复位融合术。脱位无明显改善的行前路下颌下入路松解粘连后后路复位内固定。结果Ⅰ型脱位5例中4例牵引复位其中1例再脱位;1例不能复位。Ⅱ型14例中9例牵引复位,其中6例再脱位;5例不能复位。Ⅲ型4例中1例牵引复位后再脱位;3例不能复位。随访显示23例斜颈畸形得到明显矫正,患儿没有明显的颈部疼痛。结论大部分陈旧性脱位闭合复位困难,复位后再脱位发生率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复位融合寰枢椎治疗效果满意。
黄俊俊贾连顺陈雄生
关键词:寰枢椎旋转半脱位儿童
组织工程韧带支架材料在体内的转归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组织工程韧带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改建能力,生物力学性能优良,从而克服了现有人造韧带的不足,有望成为理想的韧带替代物,且已成为目前韧带修复重建外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1998年以来采用复合培养支架移植修复损伤韧带的研究,以寻求适合组织工程韧带的新型支架材料及适用标准。方法:分别以"韧带、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细胞外基质","Ligament、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 material、ECM"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9-12有关文章。纳入有关组织工程韧带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1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韧带和肌腱损伤的治疗已研究较多,但对其修复重建以至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功能水平,迄今尚未实现。组织工程韧带的出现可能给韧带和肌腱损伤提供理想的治疗途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结果报道越来越多,然而均各有利弊,绝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仍在寻找一种完全合适的支架材料来治疗韧带损伤。
王辉陈雄生周盛源黄俊俊房雷孙延卿蔡弢艺
关键词:韧带细胞外基质
pAd-bFGF-GFP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韧带的实验研究
目的:<br>   非常严重的韧带损伤无法自行修复,往往需要韧带的重建。但无论自体或异体的韧带移植物及合成材料均不能取得满意结果。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为韧带重建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组织工程学韧带构建包括建立韧带...
黄俊俊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腺病毒载体脱细胞支架组织工程韧带
文献传递
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势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韧带脱细胞基质是通过各种脱细胞方法将韧带组织内的细胞成分清除,降低免疫原性,同时对纤维支架结构破坏轻微,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机械性能。目的:评价冻干兔髌韧带脱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势。方法:取兔髌韧带,利用1%脱氧胆酸钠行脱细胞处理,制备冻干和未冻干脱细胞韧带支架。结果与结论: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保持了冻干前的胶原结构与力学特征,无细胞残留,其浸提液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无全身急性毒性反应,无热原存在,且原发刺激指数为0分,皮内刺激实验阴性。体内埋植实验显示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表现为免疫原性小,炎症反应轻的特点。说明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制作简单,便于消毒、包装、保存。
王辉陈雄生周盛源黄俊俊蔡弢艺
关键词:韧带脱细胞冻干生物相容性
马尾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2011年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32例马尾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多数患者术前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30例),其中18例为双下肢疼痛麻木,体检时25例表现为双侧神经损害或单侧多根神经损害。12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单纯腰痛。10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行CT扫描,但均未能做出正确诊断。所有患者均经MRI确诊,神经鞘瘤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病灶,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于脊髓信号,T2加权像25例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5例呈均匀高信号。13例行钆增强扫描,10例呈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除1例巨大马尾神经鞘瘤术后症状加重外,其他患者术后功能均改善,短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马尾神经鞘瘤的特征性表现为双下肢疼痛麻木;查体显示双侧或单侧多根神经损伤,但首发症状可不典型;MRI有助于早期诊断;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良好。
黄俊俊贾连顺陈雄生
关键词: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神经外科手术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改良手术预防脑脊液漏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选取颈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315例,其中常规手术组80例,改良手术组235例。手术改良包括:使用头戴式照明工具,在双目放大镜下操作,后纵韧带钩辅助切除骨化韧带:硬脊膜骨化时,对双层骨化物利用未骨化韧带层分离后纵韧带骨化物并切除;对单层骨化物将骨化物连同硬脊膜一起切除但保留蛛网膜或将骨化物漂浮;术中脑脊液漏口用明胶海绵等封堵.纤维蛋白胶封闭,伤口常压置管引流24h;术后脑脊液漏者延长引流2~4d,伤口适当压迫。比较两组术后脑脊液漏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常规手术组术中脑脊液漏14例(17.5%),改良手术组术中脑脊液漏16例(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经术中、术后处理后所有脑脊液漏均得到治愈。改良手术组术后2例脑脊液漏经伤口压迫延长置管引流时间后治愈。常规手术组2例脊膜大块缺损出现持续性脑脊液漏,其中1例皮下脑脊液囊肿,抽吸1个月治愈,另1例经腰蛛网膜下腔引流7d治愈。结论改良手术可明显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术中明胶海绵等封堵漏1:3、术后延长伤口置管引流时间等保守治疗效果满意。术中大块脊膜缺损术后估计可能出现难治性脑脊液漏时,可以预防性采用腰蛛网膜下腔引流。
黄俊俊贾连顺陈雄生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脑脊液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