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
- 作品数:163 被引量:42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 兔角膜板层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为评价由上海塑料研究所生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在角膜板层中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与角膜的附着方式,将孔径45μm、空隙率84%、厚0.16mm的EPTFE制成8mm直径的圆盘植入兔角膜板层中,裂隙灯观察并照相,术后2周、3周、1月、2月以及4月分别处死动物进行光镜检查。结果:32%的眼在早期出现较严重的角膜水肿以及新生血管,3周后自然消退;角膜纤维细胞能长入该材料的网孔内,并合成胶原纤维;缩主角膜未见营养代谢障碍性病理改变。观察4个月,角膜无溃疡坏死,无植入物脱出。结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达到与宿主角膜生物愈合的目的。
- 梁丹陈家祺李永平林健贤陈紫卿
- 关键词:膨体聚四氟乙烯生物相容性人工角膜
- SiRNA技术下调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SO—RB50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研究
- 目的:应用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 SO-RB50中凋亡抑制因子 sur- vivin 的表达,观察其干扰效果及对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化学法合成针对人 s...
- 聂莉李永平彭展张卉颖张波
- 文献传递
- 反复-70℃冻融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反复-70℃冻融对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OCM-1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复苏OCM-1细胞,使用标准DMEM/F12培养基培养后,改用无血清化学限定培养基(serum-freemedium,SFM)培养,并分离纯化肿瘤干细胞(choroidalmelanomastemcells,CMSCs)。分别对OCM-1和纯化的CMSCs反复-70℃冻融后,MTT比较杀伤比率的差异。光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在标准DMEM/F12培养基中贴壁生长的OCM-1细胞,使用SFM培养基培养后,贴壁细胞明显减少,第6代的CMSCs细胞,均为悬浮团状集落生长,呈现典型的干细胞生长方式,CD133阳性比率达到79.8%,Musashi-1强阳性表达。MTT比色法显示,反复-70℃冻融对OCM-1和CMSCs的杀伤比率存在显著差异。光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冻融后OCM-1细胞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而CMSCs则以坏死为主,凋亡细胞少见。结论:反复-70℃冻融对分化良好的OCM-1细胞主要是诱导其凋亡。而OCM-1中存在的肿瘤干细胞CMSCs对冷冻更加敏感,冻融后大量死亡,这是肿瘤在冷冻治疗后发生退变消失的根本原因。
- 刘斌李永平张文忻彭展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 体外诱导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向平滑肌细胞的分化
- 2012年
-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翼状胬肉组织中存在平滑肌成分,但此平滑肌的来源并不清楚。目的: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平滑肌成分的起源。方法:组织块法对26例翼状胬肉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及鉴定。生长状态较好的原代细胞传代后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分别置于含或不含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对比观察两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波形纤维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细胞均表达波形纤维蛋白,鉴定为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呈长梭形,编织状排列;诱导组细胞饱满,胞体增大,呈"峰-谷样"生长。共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细胞均表达波形纤维蛋白,不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诱导组细胞除表达波形纤维蛋白外,还不同程度地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胞浆内可见伸向细胞两极的肌动蛋白丝,证实为平滑肌细胞。结果表明翼状胬肉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可以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 石颖颖李永平张文忻郑建樑林建贤
- 关键词: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平滑肌
- 鼻咽癌眼眶转移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分析、总结11例鼻咽癌(NPC)眼眶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至2003年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诊治的11例NPC眼眶转移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5.5岁;发生左眼眶转移10例,右眼眶转移1例。有明确NPC病史7例,无NPC病史4例;自NPC确诊至出现眼部症状平均12.7个月(2.0~60.0个月);就诊时眼部症状平均持续10.3个月(0.7~36.0个月)。眼眶有1处转移灶9例,2处转移灶2例;肿物主体位于眶鼻侧8例,颞侧2例,眶尖处1例,位于眶前部8例。手术将肿物全部取出或部分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鳞癌4例,淋巴上皮癌2例,未分化型5例。5例患者死于NPC远处转移,自确诊NPC眼眶转移至死亡间隔时间平均21个月;1例死因及存活时间不明;3例仍存活,未发现活动性病灶并继续接受治疗;2例失访。结论NPC眼眶转移临床很少见,但于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眼眶转移癌患者中原发于NPC者所占比例最高。转移病灶多数位于眼眶前部及鼻侧。患者预后较差。
- 张浩颜建华吴中耀李永平
- 关键词:鼻咽肿瘤眶肿瘤预后
- GMS、PAS组化染色在真菌性眼内炎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姚娟李永平丁运刚张文忻
- 源自视神经的畸胎性恶性髓上皮瘤一例被引量:2
- 2008年
- 髓上皮瘤是源自神经系统的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睫状体,而源自视神经的恶性髓上皮瘤则很少见,国内尚未有病例报道。此病早期类似胶质瘤,易造成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3岁10个月的男性患儿,经部分肿物切除活检发现肿瘤具有典型恶性髓上皮瘤的病理特点,部分瘤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逐渐形成透明软骨岛,NSE及S-100表达阳性,病理诊断为源自视神经的畸胎性恶性髓上皮瘤。
- 周立军孟永杨华胜李永平颜建华张文忻郑健樑林健贤张平
- 关键词:髓上皮瘤视神经病理诊断
- 国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5
- 2004年
- 李永平冯官光易玉珍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恶性肿瘤免疫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剂
- 常见角膜病变基因治疗的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角膜是基因治疗的理想靶器官。角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因其病理机制复杂,所牵涉的致病因素众多而治疗困难,疗效不佳。该文就基因治疗在上述疾病中的应用加以综述,以了解基因治疗应用于角膜病变的新进展。
- 姚娟李永平林建贤
- 关键词:角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移植物排斥反应基因治疗
- 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初步探索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探索相对稳定可靠的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动物模型。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成4组,每组12只,采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3mm滤纸片,分别制作烧灼时间为15、30、40、60s的碱烧伤鼠眼模型,每天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溃疡及前房积血情况,并在3、7、14、21、28d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伤后3d,新生血管开始侵入角膜;7d,新生血管生长活跃,向中央烧灼区侵入;14d,新生血管达到生长高峰;14d后新生血管逐渐回退。烧伤后7d,15、30、40和60s组CNV诱导率分别为16.7%、75%、100%、100%,各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随着烧伤时间延长而增加。。15sCNV散在稀疏分布,长度较短。30s组CNV接近烧灼区边缘,分布局限。40s组CNV致密,连接成网状,生长均匀一致。30s组和40s组间CNV长度和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0s组前房积血率16.7%,表现为虹膜血管点片状渗血;60s组前房积血率83.3%,积血量多严重影响到角膜新生血管观察,两组前房积血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0s组角膜溃疡率50%,穿孔率33.3%。结论:采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3mm滤纸片烧灼中央角膜40s的大鼠模型是研究化学性角膜新生血管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 颜世龙梁丹林妙丽李永平汪振芳
-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碱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