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波

作品数:13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血汤
  • 3篇腰椎
  • 3篇术后
  • 3篇老年
  • 3篇股骨
  • 3篇粗隆
  • 3篇粗隆间
  • 3篇粗隆间骨折
  • 2篇当归
  • 2篇当归补血汤
  • 2篇胸腰椎
  • 2篇眩晕
  • 2篇穴位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隐性失血
  • 2篇针刺
  • 2篇针刺穴位
  • 2篇失血

机构

  • 11篇河北省沧州中...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胡思斌
  • 11篇张永波
  • 8篇邓海峰
  • 6篇郑继会
  • 6篇刘道阔
  • 5篇刘德峰
  • 4篇王江静
  • 4篇林亮
  • 3篇马杰
  • 3篇王景双
  • 2篇张红霞
  • 2篇侯献兵
  • 2篇王艳
  • 2篇李娜
  • 2篇范焕焕
  • 1篇赵均福
  • 1篇马明静
  • 1篇孙宏辉
  • 1篇田立杰

传媒

  • 3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青年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青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左、右椎动脉血流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青年颈性眩晕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100例。A组患者予芪参还五胶囊口服,B组患者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C组患者联用上述两药,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C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A组的72.00%和B组的70.00%(P<0.05);治疗后,C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的左、右椎动脉血流速率均显著快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00%比9.00%比13.00%,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青年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能改的眩晕症状和左、右椎动脉血流速率。
邓海峰张红霞侯献兵张永波范焕焕王艳胡思斌
关键词:颈性眩晕青年患者芪参还五胶囊银杏叶提取物椎动脉血流
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90例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行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和D-二聚体浓度检测,并采取常规血栓防治流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合并内科基础疾病情况,分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13.85%),明显低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5例,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24 h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19例(46.34%)股骨颈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52.00%)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骨折后24 h内D-二聚体浓度>300 ng/m L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00 ng/m 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术前合并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应从急症诊断开始给予预防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以降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刘道阔马明静胡思斌王景双张永波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当归补血汤防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采用螺内钉固定(PFNA)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接受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1周,观察术后1、3、5、7 d血红蛋白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记录1、3、6个月Harris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值术后第1 d及第3 d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7 d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血肿形成、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全身并发症发生例数无差异,观察组没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对照组有4例,二者有差异。观察组术后第1、3个月Harris评分为(74.5±3.8)、(78.4±3.7),而对照组为(71.4±3.7)、(75.2±3.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半年后2组Harris评分无差异。结论:当归补血汤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善贫血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邓海峰胡思斌郑继会马杰王景双刘道阔林亮刘德峰张永波王江静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老年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治疗青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治疗青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的294例青年颈性眩晕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芪参还五胶囊组、针灸组和联合组。芪参还五胶囊组给予芪参还五胶囊治疗,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联合组给予芪参还五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液流速、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联合组、针灸组和芪参还五胶囊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8%、90.82%和87.76%,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针灸组和芪参还五胶囊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BA平均血液流速和眩晕、日常生活及工作、颈肩痛、心理及社会适应、头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联合组优于针灸组、芪参还五胶囊组(P<0.05)。联合组、针灸组和芪参还五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8%、2.04%和3.06%,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及针灸联合治疗青年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可降低病人LVA、RVA、BA平均血液流速,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
邓海峰张红霞侯献兵张永波范焕焕王艳胡思斌
关键词:颈性眩晕青年人芪参还五胶囊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流速
复元活血汤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5例患者为观察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PV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元活血汤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β-内啡肽(β-EP)、P物质(S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s-PⅠNP)水平,测量两组患者椎体后凸角度角、伤椎前缘高度、骨密度,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1、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P、6-keto-PGE1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MID、BMP-7和s-PⅠ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椎体后凸角度角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JOA、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ODI、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PV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抑制患者炎症,减少疼痛介质,缓解疼痛,降低RANKL水平,提高N-MID、BMP-7和s-PⅠNP水平,改善骨代谢,增加骨密度,促进恢复伤椎解剖结构,改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张永波邓海峰王江静赵娜刘德峰刘道阔胡思斌
关键词:复元活血汤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代谢
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胸腰椎术后腹胀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胸腰椎术后腹胀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行胸腰椎内固定术后伴腹胀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针刺足三里穴、合谷穴、内关穴,观察组患者加服厚朴排气合剂。结果观察组中1例自愿退出研究、2例未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对照组中2例因病情变化而调整治疗方案、2例研究数据缺失不完整,均予以剔除。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腹胀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胃动素、胃泌素、胃肠P物质水平均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6.98%比9.62%,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胸腰椎术后腹胀有一定疗效,能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腹胀症状,升高胃肠道功能指标水平,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
张鹏李娜郑继会周宝柱张永波胡思斌
关键词:胸腰椎手术术后腹胀针刺穴位厚朴排气合剂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4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分析年龄、性别、BMI、术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对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x1)、术前血压(X2)、糖化血红蛋白(X3)与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有关;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312.728+4.529Xl+51.795X2,+4.558X3。结论年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影响因素,术后3~5d为隐性失血高峰期。
邓海峰胡思斌郑继会马杰王江静刘道阔林亮刘德峰张永波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PFNA隐性失血影响因素
复元活血汤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各91例。两组患者均予PVP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复元活血汤治疗,共治疗7 d。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90%,显著高于手术组的85.71%(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7 d及术后1,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行动能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和手术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2.20%比3.30%,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行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张永波刘德峰王江静邓海峰胡思斌
关键词:复元活血汤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功能
当归补血汤联合系统康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当归补血汤联合系统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采用当归补血汤联合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系统康复治疗,于术后第1、6、12个月对患者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2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2组在切口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以及全身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6个月Harris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时2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系统康复治疗显著提高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海峰田立杰郑继会刘德峰林亮张永波刘道阔马杰胡思斌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系统康复
Ilizarov骨搬移技术轴向偏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Iliaz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出现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原因及对策。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0例骨不连患者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49岁,平均(30.3±10.6)岁。骨缺损部位:胫骨上段2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5例,股骨上段1例。根据Paley骨缺损分型:B1型6例,B3型4例。观察术后患者发生轴向偏移角度、发生率,并采用Paley评价标准对其骨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9-32个月,平均(22.0±5.6)个月。3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7例经植骨相应处理后愈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6-28个月,末次随访时发生冠状位成角3例,成角度数5°-11°,平均(8.7±3.2)°;矢状位成角4例,成角6°-9°,平均(8.5±2.1)°。发生轴向偏移共4例。末次随访时Paley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7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6例,良4例。结论:轴向偏移在Ilizarov骨搬移术后较常见,造成骨愈合延迟及患肢力线不良,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发生以提高骨愈合率。
王景双胡思斌孙宏辉郑继会赵均福刘道阔林亮邓海峰张永波
关键词:ILIZAROV技术骨搬移外固定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