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媛媛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代谢
  • 2篇髓细胞
  • 2篇能量代谢
  • 2篇微生物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脊髓细胞
  • 1篇代谢变化
  • 1篇地下工事
  • 1篇毒素
  • 1篇血常规
  • 1篇压迫性
  • 1篇亚群
  • 1篇预防措施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毒素
  • 1篇真菌污染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过氧化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2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许坤
  • 8篇曹媛媛
  • 7篇邢利和
  • 5篇王友臣
  • 4篇郑世英
  • 4篇彭建宇
  • 3篇张永良
  • 2篇郑铁钢
  • 2篇韩素珍
  • 2篇毕既蕾
  • 1篇宋淑君
  • 1篇苏丽娜
  • 1篇马文平
  • 1篇赵雁
  • 1篇阮仕荣
  • 1篇丁秀丽
  • 1篇智强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06
  • 6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磷烧伤对大鼠肝脏及线粒体的损伤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磷烧伤与肝细胞及其线粒体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磷烧伤组、烫伤组、正常对照组。每致伤组每时相点6只,分别于伤后5、10和24 h放血活杀,取血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同时取肝组织,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活性以及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pi/O)、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结果磷伤后血ALT、GOT、LDH不仅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显著高于烫烧伤组(P<0.05);磷烧伤组RCR、Pi/O及S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烫伤组(P<0.05);磷烧伤组肝组织SOD,GSH低于烫伤组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烫伤组(P<0.05)。结论肝细胞及线粒体的损伤不仅有过氧化损伤因素起作用,还有磷转化为磷酸后对肝细胞及其亚结构的毒性作用。
王友臣宋淑君邢利和阮仕荣彭建宇许坤曹媛媛
关键词:烧伤肝脏线粒体呼吸控制率脂质过氧化
急性颈髓损伤后脊髓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颈髓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变。方法 咬除兔 C6,7 椎板,显露硬膜囊,致伤组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造成 C6,7 段脊髓挫伤,对照组不致伤。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已糖激酶(hexokinase,HK)、磷酸果糖激酶( phosphofructokinase, PFK)、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变化。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DH、HK、PFK及 PK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但1 h的时候和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在32 h的时候LDH的活性略有下降。结论 颈髓组织受伤后,颈髓细胞的能量代谢发生了改变,由有氧氧化为主改为以糖酵解为主。及时治疗颈髓损伤可改善组织的能量代谢状态,减轻脊髓组织的损伤。
王友臣彭建宇许坤赵雁曹媛媛
关键词:脊髓损伤能量代谢
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对脐血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进行比较,探索更好的DC来源。【方法】取正常人脐血及外周血,以Ficoll分离提取白细胞,去除悬浮细胞后,分别加入含有GM-CSF、TNF-α及GM-CSF、IL-4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于4、8、10 d进行表型(CD1α、CD83、CD80、HLA-DR)分析及形态观察,1周左右分别检测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培养,比较诱导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脐血诱导的DC细胞数明显大于外周血来源的DC细胞数(脐血2.05±0.05,外周血0.45±0.0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种来源的DC在形态及细胞表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脐血和外周血均可成功诱导成熟DC,脐血诱导DC增殖比外周血效率高。
许坤曹媛媛王友臣邢利和
关键词:树突细胞基因扩增
51条坑道空气微生物调查及分析
本文通过51条坑道空气微生物调查,分析对健康的危害.方法:用撞击法和沉降法监测空气中细菌总数、真菌数、链球菌及厌氧菌.空气中分离出的黄曲霉菌用ELISA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结果:坑道空气细菌总数符合军用卫生标准,空气...
郑世英张永良毕既蕾郑铁钢邢利和韩素珍许坤曹媛媛
关键词:坑道空气微生物
文献传递
部队地下医院微生物监测与评价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 :调查部队地下医院微生物状况 ,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撞击法监测空气细菌总数及真菌浓度 ,用棉拭子法监测物体表面真菌浓度 ,根据真菌菌落形态特征及镜下结构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空气细菌总数平均3 195cfu/m3 ,真菌浓度平均 180 46cfu/m3 ,木床架及床垫表面真菌浓度分别为 2 7840cfu/cm2 及 10 4960cfu/cm2 。结论 :空气细菌总数高于人防工程地下医院卫生标准 ,空气真菌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源为陈旧木床架及床垫表面生长繁殖大量真菌所致。
郑世英张永良智强邢利和彭建宇许坤曹媛媛苏丽娜
关键词:微生物真菌污染预防措施
军事坑道对人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半密闭军事坑道环境对人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在半密闭军事坑道中随机选取2个房间作为实验用房间,每个房间进驻6名战士,观察进驻坑道前后与坑道实验时人体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CD16+)、B细胞(CD19+)水平以及血常规18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进驻坑道第5天,进驻人员血红蛋白含量为(157.30±8.43)g.L-1,与进驻前的(157.17±8.46)g.L-1和出坑道后的(153.40±9.36)g.L-1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驻前和出坑道后相比较,进驻第5天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8+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CD4+百分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NK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P<0.05),B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血常规中的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短期半密闭坑道环境对人体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等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影响,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变化,但总体处于代偿状态,离开坑道后均能恢复正常。
邢利和马文平郑世英许坤彭建宇王友臣丁秀丽曹媛媛
关键词: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细胞能量代谢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状态下脊髓细胞糖酵解的改变。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已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值比较,LDH、HK、PFK及PK活性在脊髓损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组织受伤后,脊髓细胞能量代谢发生改变,由有氧氧化为主改为以糖酵解为主。及时治疗无氧代谢可改善组织的能量代谢状态,减轻脊髓组织的损伤。
王友臣许坤邢利和曹媛媛
关键词:脊髓损伤压迫性能量代谢
地下工事真菌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危害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调查地下工事真菌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用撞击法和沉降法对多条地下工事空气采样,进行菌株鉴定。结果:3种类型地下工事空气真菌数,沉降法检测平均2936~7253cfu/m^3,高于对照组(P〈0.01)。半密闭和通风式地下工事空气真菌数,撞击法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1)。半密闭式地下工事真菌数最高,撞击法检测通道及房间分别为6818cfu/m^3和11290cfu/m^3,沉降法检测通道及房间分别为4129cfu/m^3和7253cfu/m^3,且两种方法房间真菌数均明显高于通道(P〈0.01)。鉴定2845株菌株,其中青霉属和曲霉属为优势菌,占60.6%。73株黄曲霉菌中有9株产生黄曲霉毒素B1,占12.3%。结论:真菌气溶胶来源主要为外界进入及内部大量腐殖质存在,形成真菌污染源,对人体健康及储存物资有一定危害。
郑世英张永良毕既蕾郑铁钢邢利和韩素珍许坤曹媛媛
关键词:地下工事真菌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