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管生

管生

作品数:244 被引量:1,169H指数:1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7篇颅内
  • 56篇动脉瘤
  • 55篇动脉
  • 45篇介入
  • 44篇血管
  • 39篇栓塞
  • 38篇颅内动脉
  • 35篇颅内动脉瘤
  • 29篇疗效
  • 25篇静脉
  • 24篇介入治疗
  • 21篇急性
  • 18篇成像
  • 18篇磁共振
  • 17篇肿瘤
  • 16篇弹簧圈
  • 16篇肝癌
  • 15篇夹层
  • 14篇术后
  • 12篇细胞

机构

  • 20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7篇河南医科大学...
  • 13篇复旦大学
  • 10篇郑州大学
  • 9篇复旦大学附属...
  • 7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南昌大学第二...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237篇管生
  • 54篇徐浩文
  • 53篇马南
  • 47篇郭新宾
  • 47篇韩新巍
  • 41篇刘朝
  • 34篇王艳丽
  • 34篇吴刚
  • 33篇陈振
  • 26篇高雪梅
  • 25篇王子博
  • 25篇李明省
  • 22篇丁鹏绪
  • 22篇王志伟
  • 21篇权涛
  • 18篇李冬冬
  • 17篇程敬亮
  • 16篇范锋
  • 15篇李震
  • 14篇高剑波

传媒

  • 54篇介入放射学杂...
  • 15篇中华放射学杂...
  • 12篇中华神经外科...
  • 8篇郑州大学学报...
  • 8篇中国实用神经...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第十届中国介...
  • 5篇河南医科大学...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4篇中国介入影像...
  • 4篇河南省首届肿...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医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介入放射...
  • 3篇第二届全国非...
  • 3篇第八届全国肿...
  • 2篇当代医学

年份

  • 5篇2024
  • 12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17篇2020
  • 12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21篇2013
  • 13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8篇2007
  • 14篇2006
  • 11篇2005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症状性优势侧椎动脉非急性期闭塞介入开通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优势侧椎动脉非急性期闭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的14例症状性优势侧椎动脉非急性期闭塞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治疗前后、随访期患者神经功能和残疾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围术期和随访期并发症和预后。结果介入开通椎动脉闭塞11例,开通成功率为78.6%(11/14)。中位随访145(92~198)d,术后、随访期NIHSS评分,随访期mRS评分均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和随访期并发症少,无死亡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结论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优势侧椎动脉非急性期闭塞患者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和随访期患者症状可予改善,但尚需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证据支持。
孟庆斌刘朝魏森管生
关键词:介入再通
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溶栓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估介入溶栓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介入溶栓治疗的156例重型CVST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窦内溶栓,术后即时、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复查MRV或DSA,评估静脉窦再通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溶栓5~7 d后DSA造影显示92例(59.0%)静脉窦完全再通,52例(33.3%)部分再通,12例(7.7%)未通。116例(74.4%)患者获术后6个月随访,MRV显示89例(76.7%)静脉窦完全再通,21例(18.1%)部分再通,6例(5.2%)未通;m RS评分0~2分106例(91.4%),3~4分8例(6.9%),5~6分2例(1.7%,死亡)。结论血管内局部溶栓治疗重型CVST安全有效,可作为重型CVST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逯笑柯郭新宾管生邓鑫魏莹
关键词:介入溶栓安全性有效性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机械再通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将337例入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188例(55.8%)]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3~6分,149例(44.2%)]。分析两组患者年龄、高危因素、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闭塞部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发病-股动脉穿刺时间(OTP)、股动脉穿刺-血管再通时间(PTR)、术后即刻再通效果[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症状性脑出血[欧洲急性脑卒中协作研究(ECASS)组Ⅱ标准]及术后3个月预后。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伴高血压、伴糖尿病、血管闭塞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P=0.02)。预后良好组患者OTP、PTR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360 min对405 min,P=0.01;80 min对100 min,P<0.001)。预后良好组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91.0%对78.5%,P<0.001),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8.5%对2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42,95%Cl=1.018~1.066)、伴糖尿病(OR=1.930,95%Cl=1.100~3.385)、入院高NIHSS评分(OR=1.286,95%C1=1.190~1.390)、PTR较长(OR=1.007,95%CI=1.001~1.013)、术后症状性脑出血(OR=3.082,95%Cl=1.419~6.695)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预后良好率。高龄、伴糖尿病、入院高NIHSS评分、PTR较长、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均为预后�
孟飞龙徐浩文权涛袁永杰王子博管生
关键词:脑梗死预后
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辅助加圈与不加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PED治疗的35例(36枚)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22~73岁,平均(53.6±12.6)岁。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33枚,大脑中动脉1枚,椎动脉2枚;破裂动脉瘤1枚,未破裂35枚;动脉瘤呈囊性30枚,梭形4枚,夹层2枚;动脉瘤为小型4枚,中型21枚,大型8枚,巨大型3枚。对手术方式、并发症和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ED加圈组15枚,单纯PED组21枚。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PED 40枚,支架开放不良5枚(PED加圈组4枚,PED组1枚)。发生围手术期轻微缺血事件4例(PED加圈组1例,PED组3例),均为轻微脑梗死,未遗留神经功能缺失;PED加圈组1例术中发生导丝操作相关出血性并发症,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两组均无致死性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33例,1分1例,3分1例。23例(65.7%)获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6个月(3~24个月),PED加圈组、PED组动脉瘤完全闭塞分别为9例(90%,9/10)、9例(69.2%,9/13),瘤颈残留分别为1例(10%,1/10)、3例(23.1%,3/13);PED组1例与术后即刻造影无明显变化(7.7%,1/13)。结论PED加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可促进瘤囊内血栓形成,可能减少延迟性术后动脉瘤破裂风险,在提高复杂动脉瘤完全闭塞率的同时,并不增加手术操作复杂程度和风险。
范锋管生郭新宾徐浩文袁永杰陈振魏莹
关键词:颅内复杂动脉瘤
良性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良性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过去5年内采用介入方法治疗11例良性胆道梗阻患者,均有腹腔镜和开腹胆道手术史,经超声、CT 和 MRI 证实为胆道狭窄。结果 11例胆道狭窄共进行了19次介入治疗,其中单纯扩...
李天晓马南高雪梅管生韩新巍
关键词:良性胆道狭窄介入治疗
Analysis of Hepatic Failure Risk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ar Carcinoma
刘纪营管生马南李明省胡小波
文献传递
主支气管残端瘘:封堵内支架设计与临床应用
目的:支气管残端瘘是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沟通而形成的瘘管,是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内外科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设计出主支气管残端瘘封堵内支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材料与方法:根据主支气管残端瘘的特殊解剖结构...
韩新巍吴刚高雪梅管生马南王艳丽
文献传递
三种方法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4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先后行MRA、HRMRI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结合MRA分析HRMRI对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47例患者有45支大脑中动脉在MRA、HRMRI和DSA上均发现管腔狭窄。HRMRI和DSA的符合率为82%;MRA较HRMRI诊断高估率为84%;HRMRI、DSA及MRA测得的狭窄率分别为0.75±0.16、0.71±0.17和0.93±0.13,HRMRI与D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3,P=0.15),与MRA间的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P=0.027)。以DSA为金标准,HRMRI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κ值为0.78。结论HRMRI在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方面与DSA具有良好一致性,且能避免MRA高估血管狭窄程度的缺陷,能较真实的反映脑动脉狭窄情况,有望成为诊断脑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谢珊珊程敬亮张勇徐浩文管生
关键词:脑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流导向装置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直径≥10 mm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与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直径≥10 mm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自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直径≥10 mm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破裂动脉瘤22例,未破动脉瘤64例,对破裂动脉瘤患者均采取支架辅助栓塞治疗.86例患者中应用单支架辅助栓塞治疗55例,多支架辅助栓塞治疗18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13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程度、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1)术后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分级1级56例,2级6例,3级24例.3组患者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组患者中1例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多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组患者中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术后出现穿支闭塞导致对侧肢体肌力障碍,1例基底动脉瘤术后出现穿支病变导致患者出现构音障碍.血流导向装置组患者中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2)86例患者预后均为良好.单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组患者中未复发32例、残留7例、复发16例,多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组患者中未复发11例、残留1例、复发6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组患者中未复发11例,残留2例,无复发病例.3组患者动脉瘤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流导向装置和支架辅助栓塞均是治疗直径≥10 mm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式.
权涛陈衍江王灵敏管生刘朝王子博徐浩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复发率
BCS下腔静脉阶段性阻塞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应用血管扩张成形术(PTA)、内支架(stent)置人治疗节段性狭窄闭塞Budd-Chiari 综合征(BCS)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4例,其中节段性狭窄1例,闭塞23例,伴有肝静脉或副肝静脉至少1支通畅。应...
高雪梅韩新巍王艳丽马南吴刚管生丁鹏绪
关键词:肝脏介入放射学经皮穿刺
文献传递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