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新
- 作品数:133 被引量:89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阅读预期对不同阅读策略特点聋人大学生快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以聋人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了阅读提示对不同类型聋人学生自然阅读和快速阅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阅读策略运用倾向的聋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眼动模式。高阅读策略运用组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注视次数少、眼跳距离大,而且回视次数也少;较之低策略组聋人学生,高策略组学生被试表现出更强的对阅读材料的预期推理能力(自上而下加工的能力);阅读预期是影响快速阅读的重要因素和变量之一。
- 张茂林杜晓新
- 关键词:眼动研究
- 注意缺陷多动症伴学习困难儿童自我监控训练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 ,对一注意缺陷多动症伴学习困难 (ADHD/LD)儿童进行自我监控训练。结果表明 :该生的学习情境敏感性 (ST)和课堂学习无关行为的频率 (F)较训练前有明显的改善 ,无效学习时间 (WT)也有所下降。另外 ,训练前后语文、数学、外语平均成绩有所提高。研究结果提示 :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的个别化自我监控训练 ,对提高该类儿童的元认知能力及学科成绩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 王和平杜晓新房安荣刘希蒋文清
- 关键词:自我监控训练儿童特殊教育
- 刍议前言语、非言语沟通与语言康复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随着康复手段日益丰富,听障儿童康复效果明显改善,因其他原因导致语言障碍的人群也涌入到语言康复机构,成为语言康复的对象。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自身实践经验,笔者分析了语障儿童的前言语能力、非言语沟通与语言康复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儿童前言语能力、非言语沟通的内涵,指出了儿童前言语能力是语言康复的前提和基础,非言语沟通是语言康复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 张伟锋杜晓新黄昭鸣
- 关键词:语言康复非言语沟通
- 论胸式呼吸在聋儿言语康复中的危害性被引量:8
- 2005年
- 针对国内聋儿康复机构采用胸式呼吸训练方法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从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两个方面来探讨聋儿言语障碍与胸式呼吸训练方法的相关性,认为胸式呼吸训练方法是导致聋儿吐字不连续、硬起音、高音调和共鸣异常等症状的主要原因。通过客观数据进一步证明胸式呼吸训练对于接受康复的聋儿极具危害性,指出应遵循呼吸的生理规律,及时将胸式呼吸纠正为腹式呼吸,只有腹式呼吸才能够为聋儿的言语活动提供舒适、自然和持久的动力支持。
- 黄昭鸣万萍杜晓新Colin Watson王衍龙
- 关键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 “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论述了"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理论的内涵、基本框架及其特点。该体系的建构对于落实残疾人"十一五"发展纲要及提升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黄昭鸣杜晓新孙喜斌卢红云周红省
- 关键词:综合康复
- 聋儿康复教育中的HSL理论及其操作模式被引量:28
- 2006年
- 本文对《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和方法研究》课题组提出的聋儿康复教育体系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从理论层面上介绍与论述了HSL(听觉康复、言语矫治、语言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内容、实质与内涵;从操作层面上介绍与论述了相应1+X+Y操作模式的基本结构与内容、各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HSL理论与1+X+Y操作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 杜晓新黄昭鸣宋永宁季佩玉陈茜
- 关键词:聋儿康复聋儿教育
- 1+X+Y聋儿康复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本文主要介绍了1+X+Y聋儿康复教育模式的内容及实施方法,并对该模式中有关集体教学(1)、个别化康复(X)和家庭康复(Y)三者之间的整合关系进行了阐述,即:集体教学与个别化康复的整合、集体教学中诸要素的整合以及机构康复(1、X)与家庭康复的整合。
- 周红省易海燕黄昭鸣季佩玉杜晓新陈茜
- 关键词:HSL聋儿康复教育教育模式
- 组织策略及其对聋校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被引量:11
- 2007年
- 本文对阅读中组织策略的含义、功能、过程、监控进行了论述。最后认为,组织策略对聋校语文阅读教学有三点启示(1)在阅读教学中要将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相结合;(2)在阅读教学中要将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相结合;(3)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课文整体信息的把握。
- 宋永宁杜晓新黄昭鸣贾彩贞
- 关键词:聋校语文阅读教学
- 学龄前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目标辨识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考查学龄前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目标辨识能力发展的差异。方法选取180例3、4、5岁学龄前儿童,其中,健听组(3、4、5岁各30例)与听障组(3、4、5岁分别为27、32、31例)各90例,采用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学龄前儿童目标辨识测验系统(多媒体软件版)进行目标辨识能力测试,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3、4、5岁健听组和听障组的目标辨识能力得分分别为3.211±0.187、4.867±0.101、6.864±0.166和1.926±0.257、3.280±0.212、4.417±0.238。听力情况主效应极显著,3、4、5岁健听儿童的目标辨识能力均显著高于听障儿童(P<0.01);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无论是健听儿童还是听障儿童其目标辨识能力没有性别差异;年龄主效应极显著(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类儿童的目标辨识能力不断提高。不同的考核题目的正确率不同,两类儿童对肯定句的理解均好于否定句,对偏正短语的理解均好于主谓短语。结论学龄前儿童的目标辨识能力无性别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健听儿童的目标辨识能力优于听障儿童。
- 陈彦孙喜斌黄昭鸣曲春燕杜晓新李红涛
- 关键词:听障儿童
- A-B实验设计在言语听觉康复效果评定中的运用被引量:6
- 2007年
-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言语听觉康复中如何运用A-B实验设计法客观地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和康复过程监控,并就临床中无法长期采集基线期数据问题提出了几种处理策略:①充分采集处理期数据,将处理期数据分为处理前期(B1)和处理后期(B2);②基线期数据集中采集,处理期数据分散采集;③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设计撤返实验B1(处理期1)—A(撤返期)—B2(处理期2),并说明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
- 黄昭鸣刘巧云杜晓新周红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