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义祥

作品数:476 被引量:2,319H指数:23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6篇期刊文章
  • 108篇专利
  • 47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4篇农业科学
  • 59篇经济管理
  • 4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政治法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8篇土壤
  • 79篇农业
  • 65篇栽培
  • 59篇松茸
  • 59篇姬松茸
  • 44篇生态
  • 38篇果园
  • 29篇茶园
  • 27篇有机碳
  • 27篇子实
  • 27篇子实体
  • 26篇重金
  • 26篇重金属
  • 26篇红壤
  • 25篇食用
  • 25篇食用菌
  • 25篇牧草
  • 24篇决明
  • 20篇循环农业
  • 18篇培养料

机构

  • 45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00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莆田市农业科...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福建省精密仪...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三明市烟草公...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东北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作者

  • 474篇王义祥
  • 357篇翁伯琦
  • 139篇江枝和
  • 114篇雷锦桂
  • 108篇叶菁
  • 98篇黄毅斌
  • 62篇刘朋虎
  • 50篇李艳春
  • 48篇肖淑霞
  • 48篇王成己
  • 46篇林怡
  • 45篇罗涛
  • 42篇唐翔虬
  • 35篇罗旭辉
  • 34篇吴少风
  • 34篇应朝阳
  • 23篇黄志龙
  • 22篇王峰
  • 20篇钟珍梅
  • 17篇颜振兰

传媒

  • 37篇福建农业学报
  • 20篇热带作物学报
  • 16篇农业环境科学...
  • 13篇福建农业科技
  • 11篇亚热带资源与...
  • 9篇生态环境学报
  • 8篇激光生物学报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亚热带农业研...
  • 8篇茶叶学报
  • 6篇热带亚热带植...
  • 6篇食用菌学报
  • 5篇山地农业生物...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技...
  • 4篇电子显微学报
  • 4篇菌物学报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台湾农业探索

年份

  • 10篇2024
  • 12篇2023
  • 13篇2022
  • 15篇2021
  • 20篇2020
  • 23篇2019
  • 24篇2018
  • 21篇2017
  • 25篇2016
  • 20篇2015
  • 35篇2014
  • 24篇2013
  • 29篇2012
  • 35篇2011
  • 41篇2010
  • 36篇2009
  • 31篇2008
  • 13篇2007
  • 24篇2006
  • 15篇2005
4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鲍鱼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栽培法
一种用于鲍鱼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栽培法,其方法步骤包括:备料、选择场地建造钢架菇棚、菌丝培养并做好出菇管理工作等,其特征是:所述的建造钢架菇棚步骤是指建造一种适用于鲍鱼菇的专用双层控温隔热钢架菇棚,该钢架菇棚具有外支架棚...
刘朋虎翁伯琦潘少霖吴泽英肖淑霞陈爱华颜振兰徐锦斌黄晓丽叶智学卢翠香黄敏敏张闽春余文财王义祥雷锦桂吴少风江枝和
文献传递
东南地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19年
当前东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已逐步向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农业转型,而循环农业发展虽已有较大成效,但仍存在农业循环规模小且分散、链接距离远且缺乏设施化、循环模式多样但不经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产业化园区为平台,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和可控化的“4R”原则为设计主线,形成完整的和相对闭合的产业网络,并将现代农业的设施化技术应用于产业开发,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现代化循环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升级。
王义祥翁伯琦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现代化
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炭基有机肥施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缓解作用以及对土壤微生态的改良效果,设计小区试验,研究相同施氮量条件不同炭基有机肥处理(T1、T2和T3处理炭基有机肥中生物质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9%)下,连续施用5年后,对土壤养分、土壤铜形态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1(有机肥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土壤pH分别显著提高0.65、0.86和0.90个单位,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94和1.66倍,T3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22.7%;只有T3处理对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Cu分配率的影响较大,分别显著降低了21.9%和45.1%;T2和T3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增幅分别为51.5%和37.6%);T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细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PLFAs总量(增幅分别为15.5%,16.8%和17.2%)。此外,冗余分析表明,pH和总Cu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炭基有机肥T3处理在改善土壤化学性质、钝化重金属Cu有效性、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数量方面的效果最佳。
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磷脂脂肪酸土壤呼吸
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碳库与碳吸存被引量:62
2003年
通过对福建三明33 a生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和碳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人工林碳库总量为 236.317 t/hm^2,低于杉木林(244.008 t/hm^2),其中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碳贮量分别占碳库总量 55.92%和44.08%。杉木人工林的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层碳贮量分别是福建柏人工林的1.19倍和1.20倍。福建柏人工林乔木层有机碳年均积累量 11~20 a阶段达最大值,为 5.576t/hm^2·a^(-1),而杉木人工林最大值(5.817t/hm^2·a^(-1)较早出现于6~10 a阶段。福建柏人工林乔木层32至33 a碳净固定量为9.907 t/hm^2·a^(-1),折算成 CO2为36.326 t/hm^2·a^(-1),是杉木人工林的1.54倍,其中凋落物和死细根碳当年归还量分别为3.769 t/hm^2·a^(-1)和1.647 t/hm^2·a^(-1),分别是杉木人工林的1.75倍和1.31倍。
何宗明李丽红王义祥邹双全岳永杰王小国
关键词:碳库碳吸存福建柏杉木
姬松茸J_3与原菌株J_1子实体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姬松茸J3子实体油与原菌株J1子实体油中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姬松茸J3与原菌株J1脂肪酸GC指纹图谱极为相似,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姬松茸J3子实体油中亚油酸占74.0%、不饱和脂肪酸占74.7%;而生产上用原菌株J1子实体油中亚油酸占71.3%、不饱和脂肪酸占72.1%.表明姬松茸J3与原菌株J1的子实体油具有同样的开发价值.
雷锦桂江枝和翁伯琦王义祥唐祥虬
关键词:姬松茸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法
大杯香菇辐射选育新株系主要营养价值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对大杯香菇中20个(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6项评价指标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达到22.70%;其次为氨基酸评分,变异系数为18.08%;其它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化学评分、生物价、营养指数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1 8%、3.76%、3.37%和3.24%;在相关性上,化学评分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必需氨基酸指数与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评分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生物价与营养指数和氨基酸评分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营养指数与氨基酸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与氨基酸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特征根在6个特征根中累计贡献率达96.07%,也就是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6.07%。在蛋白质营养价值六项指标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指标进行选择是及其重要的。在辐射选育新株系选择时,应注意选择大杯香菇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氨基酸评分均较高的新株系。
翁伯琦江枝和雷锦桂肖淑霞唐翔虬王义祥
关键词:营养价值主成分分析
生草栽培下果园土壤固碳潜力研究
以福建尤溪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不同垦殖方式对红壤果园有机C含量的影响,并利用Jenny模型对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平衡值为16.6075.608 g.kg-1,并以...
翁伯琦王义祥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关键词:生草栽培果园固碳潜力
文献传递
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0~20cm以>5mm团聚体含量最高,占20.59%,20~40cm土层土壤团聚体以<0.25mm微团聚体为主,占35.32%。0~20cm,20~40cm土层均以>5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团聚体基本呈现粒径增大,有机碳含量增加的规律。茶园在0~20cm土层>5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及其分配比例最大,0.25~0.5mm团聚体含量最少,而20~40cm土层以0.25~0.5mm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配比例最大,>5mm团聚体的比例最小。
王峰王义祥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张文锦翁伯琦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不同pH值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国际上通用评价方法评价不同pH值环境对虎奶菇Pleurotus tuber Regium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以求为虎奶菇栽培技术的改良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pH值8.5的培养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蛋白质氨基酸评分和营养指数分别为30.91和10.68,均居5种pH值处理之首;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和生物价分别为29.67、79.56和75.02,均居第2位,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24.76,均居第3位,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以pH值8.5的培养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
江枝和翁伯琦王义祥雷锦桂罗涛
关键词:PH值营养价值蛋白质营养氨基酸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杏鲍菇代料栽培姬松茸的适宜比例,通过床栽试验研究了杏鲍菇替代不同比例稻草对姬松茸J2和J37菌株不同潮次子实体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姬松茸J2和J37子实体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替代比例为30%时产量最高,姬松茸J2产量可达2.038 kg·m^(-2),姬松茸J37产量可达2.267 kg·m^(-2)。两种姬松茸子实体产量主要集中于第一潮和第二潮,且杏鲍菇菌渣替代栽培处理前两潮产量占比均高于传统栽培配方。随着潮次增加,姬松茸J2和J37子实体中多糖、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总体呈降低的趋势,但杏鲍菇菌渣替代处理多糖、粗蛋白和氨基酸质量分数随潮次增加降低的幅度小于传统栽培配方。杏鲍菇菌渣替代处理姬松茸子实体中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比传统栽培配方提高2.42%~10.44%、4.09%~12.00%和11.07%~23.70%,其中替代比例为30%时营养品质最优。从生产成本分析,杏鲍菇菌渣替代可降低姬松茸栽培原料成本35.08%~54.00%。研究表明,适宜比例的杏鲍菇菌渣和养殖场垫料组合代料栽培姬松茸的产量和品质优且不同潮次间相对稳定,而且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栽培材料的投入成本,综合效益比较高。
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姬松茸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