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有 作品数:29 被引量:103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州市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型儿童股骨颈系统固定带游离骨块的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新型儿童股骨颈系统(NP-FNS)固定带游离骨块的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10个Sawbones模型骨随机分成A、B两组(n=5),全部制作成Pauwels角为70°的DelbetⅡ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在骨折近端底部移除一个游离骨块,模拟带游离骨块的股骨颈骨折。A组模型采用传统倒三角形空心钉固定,B组模型采用NP-FNS固定。将两组模型放置在电子液压力学实验测试机上,每个标本依次进行静态轴向压缩试验、抗扭转试验和循环载荷试验。记录并比较两组标本的轴向压缩刚度、扭转刚度和最大位移差值。结果B组模型的轴向压缩刚度[(321.718±5.770)N/mm]和扭转刚度[(1.448±0.079)N·m/°]显著强于A组模型[(266.722±4.788)N/mm、(1.282±0.023)N·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模型的循环载荷试验最大位移差值为(0.063±0.038)mm,显著小于A组模型[(0.117±0.056)m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倒三角形空心钉固定相比,NP-FNS固定带游离骨块的儿童股骨颈骨折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陈晋宸 黄殿华 卢育南 陈添来 宁毓伟 陈顺有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ESIN微创治疗儿童Gillespie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Gillespie骨折,Toronto小儿医疗中心Robert Gillespie首先描述了这一种骨折——胫骨远端骨干骨折,多见于儿童。这种不出名的骨折值得重视,它往往导致潜在灾难。出现这种损伤是由于足背屈着地所致... 潘源城 陈顺有 林然 黄殿华 蓝少泽关键词:儿童 ESIN 儿童股骨颈后内侧柱粉碎性骨折的诊疗进展 2023年 与儿童股骨颈骨折Delbet-Colonna分型描述的骨折类型相比,股骨颈后内侧柱粉碎性骨折的部位较特殊,治疗更棘手,术后股骨头坏死、髋内翻畸形和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本文结合近年来儿童股骨颈后内侧柱粉碎性骨折的研究进展,从股骨颈后内侧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此类骨折的特殊性、治疗及并发症规避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引起同行对此类未囊括于Delbet-Colonna分型的特殊儿童股骨颈骨折的重视。 汪文涛 陈顺有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儿童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表现影响因素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表现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507例(586髋)DDH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50例,女457例;左侧259髋,右侧164髋,双侧163髋。通过X线片评估Tönnis脱位程度分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Bucholz/Ogden分型)、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和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尝试建立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的参考标准,并按该参考标准将患儿分为恢复组(200髋)和未恢复组(386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侧别、Tönnis分级、骨化核出现、术前和末次随访的AI和CEA、AVN和Severin分级。采用Cox回归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研究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200髋(34.1%)恢复正常髋关节X线,78髋(13.4%)出现了Ⅱ型及以上AVN。年龄≥24个月患儿恢复率为8.8%(3/34),显著低于<12个月患儿的44.3%(47/106)、12~18个月患儿的35.5%(98/276)和18~24个月患儿的30.6%(52/1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组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恢复率为27.0%(44/163),明显小于左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9.0%(101/259)和右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3.5%(55/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恢复组术前AI(34.8°±4.2°)显著小于未恢复组(36.0°±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5.5年前累积恢复概率大致呈线性增长至56%,此后累积恢复概率的增速明显降低(年增长<5%)。复位年龄大于24个月、双侧脱位、术前AI≥40°和Bucholz/OgdenⅡ型以上AVN患儿的累积恢复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髋的平均恢复时间为(36.5±14.9)个月,其中93%(186/200)的髋关节在术后5年内恢复。恢复组年龄≥2 黎艺强 刘行 郭跃明 陈顺有 沈先涛 梅海波 邵景范 唐盛平 徐宏文关键词:髋关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环状韧带重建修复对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环状韧带的重建、修复对陈旧性孟氏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各中心治疗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通过病历查询及随访的方式获取资料,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首诊时间、手术年龄、骨折分型、复位方式、是否尺骨截骨、手术入路和肘关节功能等数据,用SPSSl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有59例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2个月。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2~14岁,平均7.8岁。Bado分型:Ⅰ型45例,Ⅱ型2例,Ⅲ型12例。行肱桡关节切开复位59例,其中采用Boyd's切口35例,Kocher,S切口10例,Henry’s切口14例。行环状韧带重建(重建组)45例,环状韧带修补(修复组)14例。行尺骨截骨59例,其中48例内固定,包括:钢板39例、克氏针9例;采用外固定架11例。根据Kim’s评分标准,重建组:优18例,良13例,一般8例,差6例,优良率为68.9X(31/45);修复组:优9,良3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12/14)。两组患儿术前的一般资料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前旋前活动度为(67.2±6.7)度,末次随访时旋前活动度为(75.8±7.5)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45,P〈0.05)。修复组术前旋前活动度为(70.6±9.2)度,末次随访时旋前活动度为(79.1±8.9)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7,P〈0.05)。在患儿受伤后1年以内,修复组的优良率为90%(9/10)明显高于重建组81.3%(26/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采用Henry’s切口,重建组采用Boyd,s、Kocher’s切口。修复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82.6±5.7)min、(5.3±1.2)cm和(32.6±6 乔飞 蒋飞 梅海波 徐宏文 李进 郭跃明 陈顺有关键词:肘关节 陈旧骨折 环状韧带 丝素蛋白联合壳聚糖基热敏水凝胶的性能评估 2024年 目的在壳聚糖(CS)/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热敏水凝胶的基础上,利用丝素蛋白(SF)与CS交联,构建CS/HPMC/SF水凝胶,研究SF对水凝胶的性能影响。方法共混法制备CS/HPMC混合溶液,向其中分别添加1%、5%、10%的SF溶液及交联剂京尼平,加入圆柱形模具中,升温至37℃,使溶液转为凝胶态。对水凝胶进行形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亲水性及力学性能表征检测。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水凝胶为多孔状,随着SF的加入,孔隙减少,出现裂痕。FTIR和XRD结果显示,CS与HPMC混合后结晶程度改变,当加入SF后,SF与CS发生化学交联,结构发生转变,水凝胶的亲水性也因此减弱。力学表征显示,当SF的添加量为5%时,水凝胶的回弹性最优,弹性模量最大,且基本保持不变。结论SF与CS的交联改进了CS基热敏水凝胶的性能,相比于其他组水凝胶,CS/HPMC-5%SF保持良好的亲水性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潘源城 吴林坤 郑逸翔 薛宸涛 欧阳智斌 陈群 刘岩 陈顺有关键词:水凝胶 壳聚糖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丝素蛋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羟基维生素D与关节疼痛及影像学表现的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羟基维生素D与关节疼痛及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方法选取初次就诊我院的43例膝关节OA患者,行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探讨25-羟基维生素D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的疼痛VAS评分均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均P<0.05)。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K/L分级Ⅱ级组较Ⅲ级组高(P<0.01),但Ⅱ级组、Ⅲ级组均比IV级组低(均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及影像学表现有关,可作为评估早中期OA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 潘源城 陈顺有 张韬 林然 黄殿华关键词: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疼痛 影像学表现 牵引在闭合复位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作用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双下肢牵引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闭合复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国南方7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的DDH患儿的临床资料.共有302例(333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40例,女262例;单侧271例,双侧31例.平均年龄(16.5±5.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8.0±18.0)个月.牵引组227例,非牵引组75例.比较两组患儿Tonnis分度、再脱位发生率、股骨头坏死(AVN)、末次随访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角)和Severin影像学分级.结果 非牵引组平均住院时间(5.1±2.6)d,显著短于牵引组(16.2±7.5)d(P<0.001).术前牵引组的平均Tonnis分度显著高于非牵引组(P=0.021).333髋中有23髋(6.9%)出现再脱位,牵引组的再脱位发生率为8.7%,非牵引组的再脱位发生率为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在Tonnis Ⅱ度的患儿中,牵引组和非牵引组的再脱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onnis Ⅲ~Ⅳ度的患儿中,牵引组的再脱位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牵引组(P=0.027).牵引组AVN发生率为17.4%,非牵引组AVN发生率为26.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3).同样,根据Tonnis分型分别比较牵引和非牵引组之间的AVN发生率,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牵引和非牵引组之间AVN的分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76).牵引组和非牵引组之间的AI值和CE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Severin影像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9).结论 牵引不能降低DDH闭合复位术后再脱位的发生率,不能减少AVN的发生率,也不能改善DDH闭合复位的最终治疗效果. 刘远忠 郭跃明 沈先涛 梅海波 陈顺有 邵景范 唐盛平 黎艺强 徐宏文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新西兰大白兔桡骨缺损性骨不连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制备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治疗骨不连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缺损长度为10mm实验兔,分别在8、10、12周时摄X线片并且行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截取兔桡骨中远段骨质长度10mm,同时切除骨膜,术后12周时处死动物,桡骨标本可见缺损处无骨性连接,骨折断端髓腔封闭,硬化骨形成,纤维组织填充缺损区。病理切片光镜观察为纤维组织生长。结论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制备成功。 陈顺有 林然 林清坚关键词:新西兰大白兔 骨不连 MRI对≤6个月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复位后的评估 目的 评价≤6个月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复位后的MRI检查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7年06月经B超筛查确诊的GrafⅥ的发育性髋脱位患儿,纳入标准:Graf法Ⅵ的≤6个月龄发育性髋脱位,排除标准:①... 林然 陈顺有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磁共振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