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兰杰

作品数:143 被引量:565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20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7篇红花
  • 31篇基因
  • 22篇种质
  • 17篇栽培
  • 16篇小麦
  • 14篇栽培技术
  • 13篇种质资源
  • 12篇选育
  • 12篇银花
  • 12篇金银花
  • 11篇性状
  • 11篇大豆
  • 10篇菊花
  • 8篇植物
  • 8篇综合评价
  • 8篇克隆
  • 8篇高产
  • 7篇品种选育
  • 7篇转基因
  • 7篇基因克隆

机构

  • 120篇河南省农业科...
  • 14篇河南农业大学
  • 12篇河南省种子管...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仲景宛西制药...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海南省热带农...
  • 2篇安阳市农业科...
  • 2篇商丘市农林科...
  • 1篇国家粮食局科...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郑州市农业技...
  • 1篇濮阳市农业科...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42篇许兰杰
  • 119篇梁慧珍
  • 111篇余永亮
  • 105篇董薇
  • 104篇杨红旗
  • 30篇李春明
  • 15篇牛永光
  • 10篇梁荣奇
  • 10篇詹克慧
  • 8篇雒峰
  • 8篇李红莲
  • 7篇段晓亮
  • 6篇尤明山
  • 6篇马东钦
  • 6篇张小华
  • 6篇刘志勇
  • 5篇朱有朋
  • 5篇倪中福
  • 5篇吕延华
  • 5篇王龙

传媒

  • 16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分子植物育种
  • 5篇中国种业
  • 4篇特种经济动植...
  • 4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核农学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农技推广
  • 3篇中药材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林业科技通讯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草药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0篇2024
  • 12篇2023
  • 22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13篇2019
  • 13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材红花潜叶蝇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潜叶蝇是危害中药材红花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红花的产量和品质。该研究以卫红花、9个红花种质和3种化学杀虫剂为试验材料,评价红花潜叶蝇发生规律、不同红花种质抗潜叶蝇能力、3种化学杀虫剂单施和复配对红花潜叶蝇的药效。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对红花的危害占80%,且暴发高峰期为7月份;而油菜潜叶蝇危害相对较轻,爆发高峰期为6月份。不同红花种质抗潜叶蝇能力不同,其中,FQ12和YJ65兼抗3种潜叶蝇。在现蕾期用2%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复配药剂(10%联苯菊酯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阿维菌素乳油=1∶1∶1)3000倍液喷施,施药48 h后潜叶蝇致死率达96%以上。该文研究了红花潜叶蝇暴发高峰期、筛选了抗潜叶蝇红花种质和高效化学杀虫剂,为中药材红花潜叶蝇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许兰杰梁慧珍聂战胜
关键词:红花潜叶蝇
红花SCo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6
2022年
为构建红花最佳扩增体系,为以后研究红花遗传多样性和目的基因标记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红花SCoT-PCR反应体系中的引物,DNA、dNTPs、PCR Buffer (含Mg^(2+))、Taq DNA聚合酶进行优化,每个因素都设为四水平。结果表明,五个影响因素中dNTPs的影响最大,红花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0.6 mmol/L,DNA 60 ng,dNTPs 0.25 mmol/L,Taq DNA聚合酶1.5 U,PCR Buffer (含Mg^(2+)) 2μL,ddH_(2)O补足至20μL。选用引物S15对八种红花资源对扩增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表明该体系适合红花分子标记研究。
刘新梅梁慧珍许兰杰余永亮杨红旗谭政委董薇李磊肖爱利
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在芝麻种子萌发阶段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明确芝麻种子发芽过程中芝麻素、芝麻林素、水分和干物质量的变化规律,以2个芝麻种质KUUS709和YZH11为材料,研究芝麻种子在21℃发芽条件下芝麻素、芝麻林素、水分和干物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芝麻种子发芽前期、中期和后期,芝麻素含量和芝麻林素含量呈现出"慢—快"的降解规律,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变化的转折点在萌发36 h和48 h;水分含量和干物质量呈"S"型曲线,符合"慢—快—慢"的增长规律,其中水分变化的转折点是在萌发24 h和84 h,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的转折点在萌发36 h和96 h。在芝麻种子发芽过程中,水分与干物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芝麻素含量与芝麻林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干物质量与芝麻素含量、芝麻林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在种子发芽过程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
许兰杰余永亮杨红旗董薇牛永光梁慧珍
关键词:芝麻发芽过程芝麻素
蒲公英露地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蒲公英经济价值很高,我国野生蒲公英资源分布比较广泛,但数量有限,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该文介绍了适用于露地蒲公英人工栽培技术,综述了蒲公英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蒲公英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安素妨许兰杰肖爱利魏林楠梁慧珍
关键词:蒲公英栽培技术食用价值药用价值
转人工合成中国水仙凝集素基因(sNTL)小麦的获得及其抗麦长管蚜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丰富可利用的植物凝集素基因,获得具有较高抗蚜水平的小麦新种质,采用"Gene Shuffling"策略人工合成中国水仙凝集素基因(s NTL),并转化小麦以分析其抗蚜效果。结果表明:根据小麦遗传密码偏好性人工合成了植物凝集素s NTL基因,并构建了s NTL表达载体;用基因枪转化小麦品种中优9507和丰优6号的幼胚愈伤组织,经PPT筛选和分化后,获得T0植株,对T0植株进行PCR筛选而获得阳性植株28株。并经过连续PCR检测,表明s NTL基因已经初步与小麦基因组进行整合并且能够稳定表达。对T2转基因株系进行室内离体叶片抗虫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转s NTL株系使蚜虫致死率达到53.1%~59.4%,其中转基因株系zy9-4的蚜虫致死率最高,比其对照品种中优9507高24.8%,同时其蚜虫增长率最小为22.1%,比对照品种中优9507低了约49.6%;转基因株系fy4-2使蚜虫致死率比对照(丰优6号)高约14.1%,而其蚜虫增长率比对照降低达到33.4%。对T3转基因株系田间鉴定结果显示,同对照中优9507相比,zy9-4、zy9-8单分蘖蚜虫发生量分别降低51.4%,45.1%,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y4-2、fy4-4与对照丰优6号相比,单分蘖蚜虫发生量降低水平分别为58.7%,76.9%。综合室内与田间抗虫鉴定结果证明,利用人工合成的s NTL基因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抗蚜性。
段晓亮许兰杰侯起岭张小华刘志勇梁荣奇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小麦蚜虫抗虫性
红花单株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花单株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固定在机壳上部的脱粒机构,所述脱粒机构下方设有筛分组件,所述机壳顶部的一侧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相对的一侧的机壳上设有风选组件,所述机壳底部设有电机,旨在解决现有技...
梁慧珍余永亮许阳杨红旗许兰杰谭政委董薇李磊张收良
文献传递
我国红花育种研究进展与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红花是重要的药用、油用、工业用作物,红花种子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利用价值。综述了我国红花育种研究进展,介绍了现有红花品种的特性及种子品质分析情况,以期为红花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梁慧珍董薇余永亮杨红旗许兰杰李春明崔暐文
关键词:红花育种
小麦抗蚜机制研究及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创制小麦抗蚜新种质
麦蚜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麦蚜通过吸取植物汁液、排泄蜜露、分泌毒素、传播病害等方式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麦田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麦蚜危害日趋加重;我国麦蚜防治主要依靠杀虫剂,不仅有害人...
许兰杰
文献传递
小麦幼苗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5年
以22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小麦幼苗对禾谷缢管蚜的抗生性和禾谷缢管蚜对小麦的不选择性,以及叶片叶绿素a、b含量与其抗生性和不选择性的关系,为抗蚜(耐蚜)亲本材料的筛选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禾谷缢管蚜对郑麦9023、衡麦选系、丰优6号、保丰104等4个小麦品种(系)均具有较强的不选择性(拒食性);而对百农64、Amigo、京花1号等仅在黑暗条件下具有较强的不选择性,对农大212、京麦411、豫麦35选系等仅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不选择性。郑麦9023、济麦20、KOK1679、京花1号、衡麦选系、新麦9号、铭贤169等7个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具有较好的抗生性。小麦叶片叶绿素a含量与其有翅蚜着落量呈显著负相关(r=-0.60*),而叶绿素b含量与其有翅蚜着落量无显著相关性(r=-0.24),说明小麦叶片叶绿素a含量越高,有翅蚜的不选择性越强;叶绿素a、b含量与其抗生性均无显著相关性。
许兰杰余永亮程星李伟杨红旗梁慧珍
关键词:小麦抗生性禾谷缢管蚜叶绿素
花色素苷合成调控基因CtMYBF1、其编码蛋白、重组载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花色素苷合成调控基因CtMYBF1、其编码蛋白、重组载体及其应用,旨在解决红花花色素苷合成调控基因不明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克隆获得了一个红花R2R3 MYB转录因子基因<I>CtMYBF1</I>,该转...
谭政委梁慧珍鲁丹丹余永亮李磊苏小雨孙瑶李春明杨红旗许兰杰董薇杨青安素妨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