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霞
- 作品数:25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胶质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1 小胶质细胞起源、形态及活化机制
研究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间充质中胚层的巨噬细胞,于胚胎发育期进入脑组织,并在血一脑脊液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形成之后留存,其功能类似于巨噬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分枝状和阿米巴状,形态不同,其功能状态也不同,前者代表静止的小胶质细胞,后者代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其形态取决于脑区结构:若小胶质细胞周围有足够空间,其形态就变得松散;反之,变为细长柱状。
- 赵海霞杨淑云赵金霞康义叶静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抗原提呈
- 颈总动脉结扎术后颅内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报告
- 2007年
- 赵海霞胡亚梅赵金霞
- 关键词:动脉瘤盗血
- 育龄妇女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9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赵海霞马建英范淑英
- 关键词:育龄妇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SAMRI
- 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赵海霞周振华刘渠陈莉陈康宁
-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经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动力学
- 布氏病性脑膜炎误诊1例
- 2002年
- 赵海霞张冀萍
- 关键词:误诊病例分析
- 结直肠癌组织中核干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血清叶酸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核干因子(nucleostemin,N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9年3-12月在肠镜下收集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根据国际结直肠癌的病理分类标准分为高分化组(12例)、中分化组(17例)、低分化组(21例)和正常肠黏膜组(50例),同时取受检者静脉血5 m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和PCNA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肠黏膜的表达,采用磁性颗粒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叶酸水平。结果 NS和PCNA在结直肠癌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0%(35/50)和72.0%(36/50),两者在正常肠黏膜中未见表达。NS和PCNA在高分化结直肠癌阳性率为41.7%(5/12)和33.3%(4/12),分别显著低于中分化结直肠癌阳性率[76.5%(13/17)和82.4%(14/17)]与低分化结直肠癌阳性率[81.0%(17/21)和85.7%(18/21),P<0.05]。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在结直肠癌NS和PCNA阳性组与阴性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NS和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表达,且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但血清叶酸水平与NS和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关。
- 赵海霞牟东薛世祥代剑华袁月彭贵勇房殿春
- 关键词:核干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血清叶酸结直肠癌
- 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筛选出颈内动脉迂曲而无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大脑中动脉显影时间,并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同时与颈内动脉无迂曲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和高血压是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迂曲患者大脑中动脉显影时间为(2.08±0.34)s,明显长于无迂曲组的显影时间(1.84±0.24)s,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为(75.77±15.09)cm/s,平均血流速度为(49.60±10.37)cm/s,明显低于无迂曲患者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107.52±24.17)cm/s;(65.38±16.22)cm/s]。结论颈内动脉迂曲与年龄及高血压关系密切,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迂曲所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可能是其导致卒中的原因之一。
- 赵海霞周振华刘渠陈莉陈康宁
-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经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动力学
- 脑动脉延长扩张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脑动脉延长扩张症(intracranial artery dolichoectasia,CAD)是目前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的一种脑血管病变,以脑血管的纡曲、延长和扩张等改变为特点。近年来,CAD与脑血管病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 赵海霞赵金霞陈康宁黄光
- 关键词:脑卒中腔隙性脑梗死
- 治疗量鲁米那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01年
- 胡亚梅赵海霞范瑞君
- 关键词:STEVENS-JOHNSON综合征苯巴比妥药物疗法病例报告鲁米那变态反应性疾病
- 细胞移植在多发性硬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多发性硬化(MS)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病变常累及脑室周围、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的白质,可导致瘫痪、失明、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各种临床症状,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后天的环境因素诱发了异常的自身免疫应答而致病。
- 赵海霞王炜刘群群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细胞移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遗传易感基因自身免疫应答脑室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