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三亚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针刺
  • 3篇神经功能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刺法
  • 2篇地仓
  • 2篇针刺法
  • 2篇中风
  • 2篇中风后
  • 2篇周围性面瘫
  • 2篇面瘫
  • 2篇颊车
  • 1篇督脉
  • 1篇多模态
  • 1篇醒脑
  • 1篇醒脑开窍
  • 1篇醒脑开窍针刺
  • 1篇醒脑开窍针刺...
  • 1篇醒神
  • 1篇血管

机构

  • 11篇三亚市中医院

作者

  • 11篇王波
  • 7篇王天磊
  • 2篇刘建浩
  • 2篇郑全成
  • 1篇张晓阳
  • 1篇韩媛媛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成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神庭、百会、风府),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PCA和MCA的Vm、PI)、炎症因子(NSE、MBP、IL-6、IL-17)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炎症因子降低(P<0.05),Barthel指数、Vm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王波刘建浩王天磊谭春凤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太阳透地仓、颊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探讨太阳透地仓、颊车治疗周围性面瘫(PFP)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影响。方法120例PFP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透刺组,每组60例。针刺组予常规针刺治疗,透刺组加用针刺太阳透地仓、颊车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在肌电图、微循环、相关积分、House-Brackmann量表(H-B量表)、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额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眼轮匝肌的M波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运动潜伏期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透刺组显著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H-B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透刺组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DI、H-B量表评分显著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管袢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流态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透刺组流态积分显著低于针刺组,余显著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H-B量表Ⅰ级、Ⅱ级比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Ⅲ级、Ⅳ级、Ⅴ级比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透刺组Ⅲ级、Ⅳ级、Ⅴ级比率显著低于针刺组,Ⅰ级、Ⅱ级比率显著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透刺组SP、VIP、CGRP显著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阳透地仓、颊车能促进PFP面神经传导功能和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恢复面神经功能,改善症状。
王波谭春凤徐琼黄建福王天磊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透刺法
关于我院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总结
通过一年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我院治未病中心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服务效果,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对服务人群、整合资源、预防保健服务平台等方面对中医医院的治未病工作进行了探讨。
张晓阳王波
关键词:治未病理论资源整合
基于多模态MRI技术研究针刺早期干预立体定向脑血肿抽吸术后患者的疗效机制
2022年
目的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研究针刺早期干预立体定向脑血肿抽吸术后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以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立体定向脑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针刺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神经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6、8、12周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IL-1β、IL-6及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nisotrophy,F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肿抽吸术后采用基于多模态MRI技术以及针刺早期干预,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王波王天磊韩媛媛
关键词:脑血肿抽吸术针刺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8例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尿失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中风的一般治疗及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尿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尿失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及精神健康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王波
关键词:针刺尿失禁留置尿管
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阳针灸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23年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阳针灸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亚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针灸组与联合组,各51例,针灸组行温阳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均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心肺耐力[6 min步行测试(6-min walk test,6MWT)、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_(2max))、最大运动负荷(maximum exercise load,Mets_(max))]、血清学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Klotho]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4周的治疗,其间未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针灸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FGF23、Kloth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低于针灸组(P<0.05);两组患者MBI指数、上肢及下肢FMA评分、6MWT、VO_(2max)、Mets_(max)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高于针灸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阳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谭春凤郑全成徐琼黄建福王天磊王波
关键词:气虚血瘀老年补阳还五汤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卒中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AC)法对脑卒中大鼠突触可塑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将Zea Longa评分为1-3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M)组、AC组,不进行脑中动脉闭塞的大鼠为假手术(S)组,每组15只。造模后,S组和M组不进行干预,AC组进行AC干预,每天1次,连续7天。Zea Longa法评估神经功能;透射电镜(TEM)和高尔基染色观察缺血半影带(IP)突触结构;Western blot检测IP皮层组织BDNF、SYN、GAP-43蛋白表达;ELISA检测IP皮层组织IL-1β、TNF-α、IL-17含量;16S rDNA扩增测序法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结果相比于S组,M组突触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突触后致密带变薄,神经功能评分、BDNF、SYN、GAP-43蛋白水平及IL-1β、TNF-α、IL-17含量增高(P<0.05),树突棘密度较低(P<0.05)。相比于M组,AC干预可改善突触形态结构,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及IL-1β、TNF-α、IL-17含量(P<0.05),增加树突棘密度、BDNF、SYN、GAP-43蛋白水平(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相比于S组,M组菌群多样性和数量减少,在门水平,M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低,而F/B比率增高(P<0.05);在属水平,M组拟杆菌属、理研菌属等相对丰度增高(P<0.05),乳杆菌属、Lachnospiraceae_UCG-006等相对丰度较低(P<0.05)。相比于M组,AC干预可增加菌群多样性和数量,在门水平上提高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F/B比率(P<0.05),在属水平上增加粪球菌属、乳杆菌属等相对丰度,降低理研菌属、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等相对丰度(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恢复有益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属相对丰度,减轻大脑炎症并可改善突触可塑性,减轻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损伤。
谭春凤徐琼王波黄建福郑全成
关键词:脑卒中醒脑开窍针刺法突触可塑性肠道菌群神经功能
针刺疗法辅助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辅助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三亚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69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6例),其中西药对照组50例,西药观察组50例,中药对照组33例,中药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或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针刺辅助治疗,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四肢肌力、神经功能[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水平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西药、中药观察组四肢肌力明显升高(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西药、中药观察组正中神经、胫神经MCV、SCV明显升高(P<0.05),优于对照组(P<0.05);西药、中药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低于对照组(P<0.05);西药、中药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西药、中药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5),IL-18明显降低(P<0.01),并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针刺辅助疗法能够明显提高西药、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肌力、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恢复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黄建福刘建浩王波王天磊徐琼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针刺
太阳透地仓、颊车联合柴胡桂枝汤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及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2年
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太阳透地仓、颊车联合柴胡桂枝汤对患者面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及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3月起一年内在本院就诊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试验样本,对所有患者相关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随机等分为病患数相同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太阳透地仓、颊车穴针透刺疗法联合柴胡桂枝汤进行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中医症状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肌电图、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70.00%(28/40)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中医症状评分口眼歪斜、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对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肌电图、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影响差异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阳透地仓、颊车联合柴胡桂枝汤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突出,并可显著提升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改善其免疫功能及面动脉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大力实施。
王波李兰竹王天磊徐琼谭春凤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柴胡桂枝汤面神经功能免疫功能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药物治疗,阳性对照组(B组)在A组基础上配合循经辨证取穴法针刺治疗,观察组(C组)在A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A、B、C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和B组的指标改善均优于A组(P<0.05);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B组为96.7%,均明显优于A组的73.3%(P<0.05);但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可显著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王波
关键词:子午流注纳甲法中风后遗症神经功能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