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倩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吸虫
  • 5篇细胞
  • 5篇华支睾吸虫
  • 3篇小鼠
  • 2篇嗜酸
  • 2篇嗜酸性
  • 2篇嗜酸性粒细胞
  • 2篇鼠肝
  • 2篇小鼠肝
  • 2篇小鼠肝脏
  • 2篇粒细胞
  • 2篇肝脏
  • 2篇感染后
  • 1篇胆管
  • 1篇胆管上皮
  • 1篇胆管上皮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医学微生物
  • 1篇医学微生物学
  • 1篇医学微生物学...

机构

  • 5篇徐州医科大学
  • 3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8篇于倩
  • 7篇汤仁仙
  • 7篇郑葵阳
  • 4篇颜超
  • 3篇华慧
  • 2篇张波
  • 2篇张蓓蓓
  • 1篇孔凡运
  • 1篇李阳
  • 1篇刘宜升
  • 1篇王庆苓
  • 1篇王艳红
  • 1篇秦苏萍
  • 1篇韦艳霞
  • 1篇尤红娟
  • 1篇李向阳
  • 1篇李波
  • 1篇潘伟
  • 1篇程晓丹

传媒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中嗜酸性粒细胞方法的建立
2016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组织浸润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方法华支睾吸虫感染4周小鼠及正常小鼠肝脏原位灌注后,制备肝组织单细胞悬液,Procell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肝脏白细胞;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前向角散射( FSC)、侧向角散射( SSC)及CD45等参数圈门,利用抗Gr-1、Siglec-F等分子的流式抗体对其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标记、检测分析。结果正常肝脏白细胞流式检测显示在前散射中等位置( FSCmid )、侧散较高处( SSChig )有一群细胞,表型多为CD45+CD3-CD19-;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该群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该群细胞不表达MHCⅡ类分子(MHCⅡ-),低表达Gr1(Gr1low),表达Siglec F(Siglec F+)。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FSCmid SSChig Gr1low Siglec F+细胞是一种稳定的检测及分析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方法。
于倩李向阳马锐颜超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华支睾吸虫
CBL模式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思考被引量:10
2016年
结合留学生群体的特点分析我国医学留学生教学现状,借鉴本教研室CBL教学经验,提出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课程中实践CBL教学的设想,为今后C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教育中的推广提供参考。
于倩尤红娟颜超汤仁仙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CBL
Nrf2和Trx1在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Nrf2和Trx1编码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Nrf2及Trx1在华支睾吸虫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Balb/c小鼠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模型,分别在实验第0、3、5、7、10、14、21、28和35d摘除小鼠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肝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脏中Nrf2和Trx1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在感染第5、7、10、14、21和35d血清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19.9332±1.98180)U/L、(64.3699±14.53874)U/L、(46.7455±6.27572)U/L、(99.0038±25.34329)U/L、(46.7590±8.85478)U/L和(50.3374±14.19886)U/L。感染组小鼠抗氧化应激通路上游基因Nrf2和下游Trx1的m RNA表达升高;其中Nrf2在感染第5天升高显著(P<0.05);Trx1在感染第21d升高显著(P<0.05)。结论 Nrf2和Trx1 m RNA在华支睾吸虫感染过程中表达升高,提示Nrf2/Trx1通路可能在华支睾吸虫致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韦艳霞于倩李阳刘宜升王庆苓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硫氧还蛋白-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血清IL-33检测及其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建立不同品系小鼠华支睾吸虫感染模型,采用ELISA法对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血清中IL-33水平进行测定。同时检测45例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及16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33水平。结果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小鼠血清中IL-33水平明显增高,且随感染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感染14 d时,病理损伤严重的FVB小鼠血清中IL-33水平明显高于病理损伤较轻的Balb/c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28d时,两种品系小鼠血清中IL-33水平显著高于感染0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与健康对照相比,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血清中IL-33水平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指标。
于倩程晓丹马锐颜超郑葵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白细胞介素-33
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和排泄分泌产物对T细胞的作用研究
2017年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Crude antigen,CA)、排泄/分泌产物(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ESPs)对T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骨髓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C,iDC);磁珠分选仪分选小鼠脾脏细胞的初始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CD4+T细胞的纯度;抗原刺激DC细胞,实验分为PBS阴性对照组,LPS阳性对照组,CA和ESPs刺激组;负载抗原后的DC细胞与分选的CD4+T细胞共培养72h;Real time-PCR检测T-bet、GATA3mRNA的相对表达量;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与PBS组相比,ESPs刺激组Tbet、GATA3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CA刺激组T-bet、GATA3 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与PBS组相比,ESPs刺激组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均升高(P<0.05),CA刺激组仅IFN-γ的分泌增高(P<0.05),IL-4无明显变化。结论 CA可能诱导宿主产生Th1型免疫应答,ESPs可能诱导宿主产生Th1型、Th2型免疫应答。
张波张蓓蓓程晓丹华慧于倩颜超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DC细胞CD4+细胞成虫抗原
IL-33参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小鼠肝脏嗜酸性粒细胞的维持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华支睾吸虫感染中,肝脏局部高水平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现象是否与内源性白细胞介素33(IL-33)有关。方法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小鼠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变化;利用抗ST2抗体阻断IL-33与ST2的作用,观察对感染后小鼠肝脏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影响。结果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显著增多。阻断IL-33与ST2的作用,能显著降低感染小鼠肝脏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比例(12.07%±1.58%vs 7.69%±0.68%;P<0.01)。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后,IL-33参与肝脏局部高水平嗜酸性粒细胞的维持。
于倩沈莉萍程晓丹颜超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嗜酸性粒细胞
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为建立一种简单可靠的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MIBECs)分离培养方法,用Ⅳ型胶原酶进行门静脉灌注,取出肝内胆管,用DNaseⅠ、pronase E和Ⅳ型胶原酶分类消化,小鼠肝内胆管组织细小、均匀的细胞团培养于含100mL/L胎牛血清(FBS)和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胰岛素转铁蛋白硒(ITS)的DMEM/F12培养基中。细胞贴壁后,利用细胞角蛋白19免疫荧光法鉴定目的细胞。在培养的过程中,用CCK8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出MIBECs,细胞纯度约95%。细胞培养3d^7d内呈对数生长状态。以上结果表明本分离培养方法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分离纯化培养技术。
王艳红张波李波张蓓蓓于倩颜超华慧汤仁仙郑葵阳
关键词: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丙酮酸乙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对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和正常大鼠滑膜组织,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光镜及免疫荧光法检测Vimentin蛋白鉴定滑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用1、2、5、10、20 mmol/L浓度的丙酮酸乙酯作用于滑膜成纤维细胞;流式细胞术及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符合滑膜成纤维细胞,且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5种剂量的丙酮酸乙酯均能抑制细胞增殖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但是未见明显剂量依赖效应,以5 mmol/L剂量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结论丙酮酸乙酯能够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同时促进其凋亡,且以5 mmol/L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
李向阳秦苏萍颜超于倩华慧潘伟孔凡运郑葵阳汤仁仙
关键词:丙酮酸乙酯滑膜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