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亮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瘤
  • 4篇颅内
  • 3篇动脉
  • 3篇破裂动脉瘤
  • 3篇未破裂
  • 3篇未破裂动脉瘤
  • 3篇颅内未破裂动...
  • 2篇预后
  • 2篇栓塞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栓塞
  • 1篇血管内栓塞术
  • 1篇血小板

机构

  • 6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6篇邹亮
  • 4篇王伟
  • 3篇李双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及昏迷时间预测研究分析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患者多数预后较差,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出正确判断可有效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
邹亮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时间
文献传递
CTA结合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价值评估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价值评估。方法选取82例发病<6 h且自愿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溶栓前行头颅CTA和CTP检查,根据CTA及CTP检查结果分为A组(CTA、CTP均阳性38例);B组(CTA阳性、CTP阴性14例);C组(CTA阴性、CTP阳性23例);D组(CTA、CTP均阴性7例)。采用静脉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变评价近期临床预后,采用溶栓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价远期预后。结果 A组患者近期预后与远期预后均优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TA或CTP阳性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梗死部位对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结合CT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临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邹亮夏鹏飞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38例经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的颅内UIA患者介入术后行核磁共振平扫检查,并根据检查表现分为无微小脑梗死灶组150例和有微小脑梗死灶组8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的患者有37%,其中3%的微小脑梗死患者有相应的临床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患者年龄(P<0.001)、高血压病史(P=0.023)、糖尿病史(P=0.048)、脑卒中病史(P<0.001)及手术时间(P=0.007)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病史及手术时间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
夏鹏飞王伟邹亮李双
关键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U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IA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189例UIA患者术后发生癫痫17例,术前发作癫痫、动脉瘤最大直径≥15mm是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OR=2.999、3.547,均P<0.05)。结论术前发作癫痫、动脉瘤最大直径≥15mm与UIA术后癫痫发作有关。
夏鹏飞王伟邹亮李双崔朋玉孙世昊
关键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癫痫
改良抗血小板药物方案在血小板高反应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评价改良抗血小板药物方案在有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TPR)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患者介入栓塞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连续入选有HTPR的UIA患者166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并根据抗血小板药物剂量分为标准剂量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1次/d+氯吡格雷75 mg 1次/d(n=83)]及修改剂量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 1次/d+氯吡格雷75 mg 1次/d或阿司匹林100 mg 1次/d+氯吡格雷75 mg 1次/d+西洛他唑100 mg 2次/d(n=83)],疗程为3个月。采用3种方法多时点的检测血小板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和血管内血栓形成等不良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修改剂量组在各时点的血小板反应性均低于标准剂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改剂量组较标准剂量组不良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vs 1.2%,HR=0.132,95%CI 0.016~1.101,P=0.030);修改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标准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修改剂量抗血小板方案可以在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的情况下降低有HTPR的UIA患者介入术后不良缺血事件的发生。
夏鹏飞王伟邹亮马英明
关键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高剂量抗血小板
动脉瘤颈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比较动脉瘤颈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动脉瘤颈夹闭术,观察组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个月SF-36量表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颈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均可有效改善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预后,但与动脉瘤颈夹闭术相比,血管内栓塞术可更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邹亮王伟李双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疗效比较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