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
- 作品数:35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ESFT)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ESFT的CT及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8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4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2例。结果 12例ESFT发生于腹腔3例,后腹膜、盆腔及大腿各2例,侧脑室、脊柱旁和肾脏各1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7例;形态不规则5例,其中呈塑形生长1例,边缘见分叶2例。肿瘤最大径3.6~22cm(平均9.8cm)。CT平扫主要表现为孤立性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内见片状低密度影4例,病灶内见出血1例,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6例,呈地图样改变及延迟强化,呈"快进慢出"改变。MR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影,T2WI等、低或稍高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明显持续强化。T2WI可见阴-阳征2例。动脉期肿瘤内部及边缘可见粗大、扭曲血管影5例,CTA、MR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结论 ESFT的CT和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最后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
- 徐雷陈廷港林旭波陈博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
-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MRI表现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CDK)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疾病。本研究探讨MCDK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CDK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肾脏的长径、宽径,囊性病变数量、大小及信号。结果 20例均为单侧MCDK,其中左侧11例,右侧9例。患肾均小于对侧肾,由大小不一、数量不等、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的囊腔构成,囊间互不相通,且未见正常肾盂结构,其中2例合并同侧巨输尿管、输尿管下端囊肿,2例合并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合并同侧巨输尿管、输尿管异位开口;对侧肾代偿性增大,其中1例肾轴旋转不良伴肾囊肿,2例肾盂输尿管移行段狭窄伴肾积水,1例巨输尿管伴肾积水,1例单纯肾积水。结论 MRI能清晰地显示MCDK的影像学特征,磁共振尿路造影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 陈裕陈伟周玲玲谢筱筱陈博严志汉
- 关键词: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磁共振成像儿童
- 成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对比诊断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成人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对比诊断。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1例成人骨BFH的影像资料。结果:发病部位以四肢长骨居多,单发病变10例,多发病变1例。X线表现大部分为溶骨性破坏,单房或多房状,边缘见硬化环,病灶轻度膨胀性生长。CT对病灶内的钙化、囊性变、皮质断裂及周围软组织肿物显示比X线片清楚,周围硬化边及硬化边的厚薄也较X线片显示佳。MRI清楚显示病灶内条索状低信号纤维灶,对病灶穿破骨皮质向外侵犯的软组织肿块及周缘反应性水肿亦较其他检查显示佳。结论:BFH的各种影像检查诊断价值各有所长,综合各种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能进一步提高骨BFH的影像诊断水平。
- 陈旺强林锋徐雷陈博周胜发陈久尊谢筱筱程建敏
- 关键词:骨肿瘤纤维组织细胞瘤磁共振成像影像对比
-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L)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胸部外伤患者CT图像并采用3种方式阅片。CAD系统阅片:应用CAD系统行肋骨骨折检测并记录结果;医师阅片:两名具有6年肋骨骨折CT诊断经验放射科主治医师独立阅片并以两人一致意见作为诊断结果;CAD系统辅助医师阅片:CAD系统辅助两名医师采用共同阅片模式阅片。金标准:两名具有15年以上肋骨骨折CT诊断经验的放射科高年资医师对患者初诊及复诊CT独立阅片,结果不一致时以两人协商一致的意见作为肋骨骨折诊断金标准。计算并比较3种阅片方式的敏感度、假阳性率及阅片时间。结果:232例患者共发现712处肋骨骨折。CAD系统阅片敏感度为81.2%,CAD系统阅片敏感度低于医师,医师阅片敏感度低于CAD系统辅助医师阅片。CAD系统阅片假阳性率为0.48±0.13,在3种方式中最高,医师阅片与CAD系统辅助医师阅片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D系统阅片时间为(2.45±0.92)s,在3种方式中耗时最少,CAD系统辅助医师阅片时间少于医师阅片且阅片时间减少34.2%。结论:进一步提高敏感度并降低假阳性率是CAD改进的重要内容;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CAD系统辅助医师阅片可在不增高假阳性率的同时提高敏感度和减少阅片时间。
- 熊山陈博毛杰刘四斌黄原义程建敏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肋骨骨折
-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资料,并将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临床以局部疼痛为主。发病部位以四肢长骨居多,单发病变14例,多发病变1例。10例病例行X线检查,11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X线表现大部分为中央型溶骨性破坏,单房或多房状,部分病灶膨胀,皮质断裂。CT显示病灶边界清楚,周围可伴有或不伴有硬化边缘,硬化缘厚薄不均。MRI显示所有病例在T1WI上类似肌肉信号,4例T2WI及T2WI压脂像上见斑片状或条索状低信号区,2例病灶整体呈稍高信号。3例病灶穿破骨皮质向外侵犯,周缘软组织见反应性水肿。术中见瘤体为灰黄色或褐黄色组织,镜下由漩涡样排列的梭形纤维母细胞构成,其间散在多核巨细胞和泡沫细胞,无成骨组织。[结论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也反映了其病理改变,综合各种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特点,多数典型病例可作出诊断。
- 陈旺强沈训泽陈久尊陈博陈伟程建敏
- 关键词:骨肿瘤纤维组织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 “假贲门征”:网膜轴型胃扭转CT影像特征(附2例报告)
- 2016年
- 网膜轴型胃扭转为少见的一种胃扭转类型,其CT影像特征国内文献鲜见报道。我们遇见2例影像改变颇具特征病例,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3岁。2 d前食用隔夜螃蟹后出现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不含胆汁。嗣后,多次出现进食即吐,伴腹痛。至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急性胃扩张,腹腔积液(见图1A)。经胃肠减压等治疗后,腹痛无明显好转,于2012年11月5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
- 毛杰陈博程建敏熊山徐昕
- 关键词:胃扭转
- 先天性肺血管病
- 2020年
- 先天性肺血管病指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肺动脉、肺静脉和肺血管丛形成或连接异常而引起的结构畸形。近年来,关于先天性肺血管病的病例报告日益增多,但尚无统一分类,影响了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该文介绍了先天性肺血管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进展。
- 李海燕陈博张海邻
- 双源双能CT使用单能量或双能量扫描及不同重建方法在肝动脉相成像中的优化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比较双源双能CT双能量扫描标准融合图像与单能量扫描图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对比滤波反投影(FBP)法和迭代(IR)法进行图像重建后的图像质量,为临床选择最佳的扫描和重建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种体型含高、低密度病灶的动脉期肝脏假体,采用第二代双源双能CT分别行单能量(120kVp)和双能量(100kVp/Sn140kVp)扫描,随后均采用FBP和IR方法进行图像重建。记录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对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圈选、定量分析,计算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和质量因数(FOM)。结果:在瘦体型假体,FBP法和IR法高密度病灶双能量扫描图像的CNR较单能量扫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密度病灶双能量扫描和单能量扫描图像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肥胖体型假体,FBP法和IR法所有病灶双能量扫描图像的CNR均较单能量扫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能量CT扫描剂量较单能量扫描剂量高。在瘦体型假体IR法低密度病灶双能量扫描的FOM较单能量扫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病灶IR法和FBP法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图像间F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图像的CNR均较FBP图像佳(P<0.05)。结论:综合考虑图像质量和扫描辐射剂量,双能量CT扫描标准融合图像与单能量扫描图像无明显差异,IR图像比FBP图像CNR高,建议肝动脉相扫描图像以IR重建影像,根据是否需要物质分离信息选择是否进行双能量扫描。
- 杜美美陈博严志汉陈拓荣田雨生
- 关键词:影像质量
- 脂肪抑制T2WI影像组学模型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中的鉴别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采用影像组学技术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T2WI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患者,并于手术前行盆腔磁共振平扫检查。以7:3的分配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84例和验证组36例,训练组用于预测模型的建立,验证组用于预测模型的优化与验证。在脂肪抑制T2WI的图像上对感兴趣区(ROI)进行高通量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及降维,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这4个参数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提取出396个特征参数,筛选并纳入了6个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在训练组中,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AUC值为0.861,敏感度为84.1%(37/44),特异度为82.5%(33/40),模型准确率为83.3%(70/84);在验证组中,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AUC值为0.913,敏感度为84.2%(16/19),特异度为94.1%(16/17),模型准确率为88.9%(32/36)。结论:基于脂肪抑制T2WI建立的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均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性能,该预测模型提供了一种更加优越并且无创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鉴别工具。
- 陈程叶苗苗陈博朱雪琼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脂肪抑制
- 64排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甲状腺增强扫描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64排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甲状腺增强扫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1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甲状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检查,依据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不同电流及电压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高管电压高管电流,B组为高管电压低管电流,C组为低管电压高管电流,D组为低管电压低管电流)。比较4组受检者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的意义。结果4组多排螺旋CT检查对于结节性甲状腺病变检出率(96.21%、94.38%、85.71%、87.50%)或弥漫性甲状腺病变的检出率(77.78%、83.33%、80.00%、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825,P=0.3518>0.05)。4组CTDIvol、DLP、ED测量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受检者辐射剂量低于A、C组受检者。4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均高于A、B、C组(P<0.05);4组受检者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检者CT扫描图像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增强扫描中,能获得较好的扫描图像,不仅利于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且降低对患者产生的电离辐射损伤。
- 卢小爱孙素陈博林锋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低剂量甲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