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中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乏葡萄糖和谷氨酰胺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缺乏葡萄糖(No-Glu)或谷氨酰胺(No-Gln)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MTT、流式细胞术、化学发光、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No-Glu和No-Gln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初级纤毛形成、增殖、ATP含量、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等多方面的影响。结果:在No-Glu或No-Gln培养液中培养,A375细胞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培养液)[(21.0±1.9)%或(46.2±9.8)%vs 100%,P<0.01或P<0.05]。No-Gln培养液使A375细胞纤毛形成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6.8±2.3)%vs(6.2±1.0)%,P<0.01],G1期细胞减少(14.4±6.7)%(P<0.05)、S期细胞增加(75.0±1.9)%(P<0.05)。No-Glu培养液对A375细胞纤毛形成与G1和S期细胞比例均无显著影响。此外,No-Gln使A375细胞内ATP含量下调了(64.5±4.9)%(P<0.01),而No-Glu仅使ATP含量下降了(11.1±2.1)%(P>0.05)。No-Glu使A37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6.1±1.5)%vs(6.1±7.1)%,P<0.01],并上调促凋亡蛋白Noxa、降低抗凋亡蛋白Mcl-1的表达水平。No-Gln对细胞凋亡率、Noxa和Mcl-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No-Glu或No-Gln均可抑制A375细胞增殖,但No-Gln导致S期细胞周期阻滞、抑制ATP合成的作用更明显,而No-Glu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更强。
- 于田田张帆路遥李红霞谢敏刘庆平卢腾秦建中迟彦
- 关键词:黑色素瘤A375细胞葡萄糖谷氨酰胺
- 4-硫-5-(2-噻吩基)尿苷体外对黑色素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新化合物4-硫-5-(2-噻吩基)尿嘧啶核苷酸体外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作用影响。方法利用MTT法和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对比考察该化合物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小鼠黑色素肿瘤细胞(B16)和人正常皮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该化合物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周期的影响。结果 4-硫-5-(2-噻吩基)尿嘧啶核苷酸苷体外对人和小鼠的黑色素瘤细胞无种属特异性,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但对正常皮肤细胞却无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显示:4-硫-5-(2-噻吩基)尿苷导致剂量依赖性的G2细胞累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同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4-硫-5-(2-噻吩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对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正常皮肤细胞无抑制作用表明该化合物对细胞作用时具有选择性,有可能成为新型靶向抗癌药物的候选者。
- 蒋革罗锋高瑞琦樊星秦建中张晓辉
- 关键词:黑色素瘤细胞
- AKT1激酶延缓正常人表皮角盶细胞终末分化
- 秦建中Brian J Nickoloff
- 2-脱氧葡萄糖增强顺铂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 2016年
-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2-deoxy-glucose,2-DG)和顺铂(cisplatin)药物组合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细胞内ATP含量用生物发光试剂盒检测。结果:不同浓度顺铂(5-25μmol/L)单药处理虽然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A375细胞活力,但与2-DG(10 mmol/L)联合使用,顺铂处理浓度除5μmol/L外都显示增强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2-DG(10 mmol/L)单独处理并不诱导A375细胞出现明显死亡(〈10%),顺铂(20μmol/L)单独作用导致50%左右的细胞死亡,而两者联合则导致大于80%的细胞死亡,与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顺铂单药或与2-DG联合均诱导Caspase-3和PARP-1裂解,并抑制抗凋亡蛋白Mcl-1的表达。2-DG联合顺铂(20μmol/L)能明显抑制Ⅱ型己糖激酶表达,并且使细胞内ATP含量降低于对照组(6.3 vs 33.0μmol/mg),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DG联合顺铂不诱导正常人黑色素细胞凋亡。此外该药物联合对另外三种人黑色素瘤细胞(SK-100,C8161和Mum-2C)也有增强杀伤的作用。结论:2-DG能特异地增强顺铂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抗凋亡蛋白Mcl-1表达,抑制肿瘤己糖激酶水平和ATP合成有关。
- 李红霞朱国方谢敏路遥薄俊霞刘庆平王若雨秦建中
- 关键词:黑色素瘤2-脱氧葡萄糖顺铂细胞凋亡三磷酸腺苷
- 2-脱氧-D-葡萄糖联合顺铂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与顺铂(Cisplatin,Cis-DDP)单独及联合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Hela细胞,2-DG、Cis-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Hela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Hela细胞的凋亡率;ATP实验检测各处理组ATP生成情况;Western blot测定AKT、Caspase-3、PARP-1、MC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DG、Cis-DDP单独及联合作用Hela细胞均可降低细胞活性,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与其他各组存活率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用药组比对照组细胞ATP生成量降低但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h联合用药组ATP生成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均大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凋亡率大于单药组,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AKT、PARP-1、MCL-1蛋白的表达量,并使PARP-1、Caspase-3蛋白分解。结论:2-DG、Cis-DDP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2-DG联合Cis-DDP抗肿瘤作用明显增强。
- 朱国方王若雨李红霞孙英明秦建中刘庆平
- 关键词:顺铂HELA细胞凋亡
- 2-D-脱氧葡萄糖对二甲双胍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己糖激酶抑制剂2-D-脱氧葡萄糖(2-DG)对降糖药二甲双胍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2-DG、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作用于人结肠癌HT-29细胞,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算细胞死亡率观察细胞活力,MTT掺入法测算细胞存活率观察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以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测算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的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磷酸化AKT(p-AKT)、核糖体p70S6激酶(p70S6K)、磷酸化核糖体p70S6激酶(p-p70S6K)]、自噬相关蛋白p62。结果不同浓度2-DG(1、5、10 mmol/L)和二甲双胍(5、10 mmol/L)联合处理24 h后,HT-29细胞死亡率均高于单药处理细胞(P均<0. 05);在2-DG、二甲双胍均为10 mmol/L时,HT-29细胞死亡率最高(P均<0. 01)。以10mmol/L 2-DG与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0、1、5、10、15、20 mmol/L)联合处理48 h,在二甲双胍浓度≥5 mmol/L后HT-29细胞存活率低于单药处理的细胞(P均<0. 05),10 mmol/L时HT-29细胞存活率最低(P均<0. 01),20 mmmol/L时HT-29细胞存活率未继续明显降低。不同浓度2-DG(5、10 mmol/L)和10 mmol/L二甲双胍联合处理24 h,仅10 mmol/L 2-DG与二甲双胍处理时HT-29细胞凋亡率高于单药处理细胞(P均<0. 05),且细胞中p-AKT、pp70S6K、p6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单药处理细胞(P均<0. 05)。结论 2-DG能增强二甲双胍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活力、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以10 mmol/L 2-DG时增强作用最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两者协同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及细胞自噬有关。
- 谢敏李红霞顾馨仪郝舒捷王仁军王仁军刘庆平秦建中
- 关键词:二甲双胍细胞自噬
- 二甲双胍调控AKT/MDR-1增强人结肠癌细胞HT-29对5-FU药物敏感性机制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增强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毒的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以5-FU联合或不联合二甲双胍干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Lipofectmin 2000转染AKT质粒;RT-PCR法检测AKT、MDR-1核酸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MDR-1蛋白表达。结果:二甲双胍能够增强5-FU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单用5-FU与5-FU联合二甲双胍干预的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率分别为(50.12±5.96)%和(78.00±3.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可以在核酸及蛋白的水平上下调AKT、pAKT及MDR-1水平;过表达AKT单独5-FU处理较空白质粒组凋亡率降低(19.72±2.23)%,过表达联合用药组凋亡率较空白质粒组降低(20.30±3.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通过调节AKT/MDR-1增强人结肠癌细胞HT-29对5-FU的药物敏感性。
- 孙英明谢敏孙丽娟朱国方王若雨刘庆平秦建中
- 关键词:结直肠癌二甲双胍AKTMDR-1
- 沉默ERK增强A375黑素瘤细胞对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直接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 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表达后,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对黑素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携带ERK特异或对照shRNA的慢病毒感染A375黑素瘤细胞,48 h后加入终浓度为100μg/ml基因重组TRAIL蛋白继续培养6h,收获细胞,碘化丙啶染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TRAIL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亚型特异的ERK shRNA分别沉默ERK1或ERK2,导致A375细胞出现G_1期阻滞(对照shRNA组的G_1期细胞比例为71%,ERK1、ERK2、ERK1+2 shRNA组分别增加到85%、90%和81%,P〈0.01);S期细胞从对照组的11%减少到2%左右(P〈0.001)、G_2/M期细胞也从对照组的17%减少到3%(P〈0.01)。细胞周期改变伴有P21、P27蛋白上调和Cyclin D1蛋白降低,但未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经对照shRNA和TRAIL处理的细胞,仅有15%的凋亡率,而ERK shRNA和TRAIL联合处理则使凋亡率达到40%~60%(P〈0.01)。抑制ERK蛋白表达能显著上调细胞表面TRAIL受体DR4的表达(从对照组32%增加到75%~80%,P〈0.01),但DR5变化不明显。ERK抑制还明显降低A375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受体1(Glut 1)和己糖激酶Ⅱ(HK-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直接抑制ERK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周期的进展,而且可以增强TRAIL对A375黑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细胞表面DR4的表达和干扰肿瘤细胞糖代谢有关。
- 李红霞张帆李坤刘庆平秦建中
- 关键词:黑素瘤A375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TRAIL细胞凋亡
- 富马酸二甲酯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生长和自噬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该文探讨了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关机理的影响。应用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并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水平与分布。结果显示,DMF在25μmol/L时,可较明显地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当浓度达到150μmol/L时,细胞几乎完全失去增殖能力。低剂量DMF(25~50μmol/L)同时也可显著抑制HaCat细胞DNA合成,与对照组相比,S期细胞减少50%(P〈0.01),而G1期细胞增高近20%(P〈0.05);高剂量DMF(100μmol/L)可导致G2与M期阻滞(P〈0.01),而氧自由基抑制剂NAC(N-Acetyl—L—cysteine)预处理则几乎完全逆转这一现象。DMF处理诱导细胞出现明显的自噬特征,表现为LC3-II(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II)免疫荧光染色呈点状分布并与溶酶体颗粒重合,LC3蛋白质脂化为LC3-II以及自噬相关蛋白成熟型Cathepsin D、LAMPI(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glycoprotein 1)、p62水平增加。此外,DMF对ERK(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AKT(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以及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信号相关蛋白的磷酸化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DMF可显著抑制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其机理可能与DMF抑制AKT/mTOR、ERK信号功能有关。
- 李红霞张帆姚廷燕樊星王仁军刘庆平秦建中
- 关键词:富马酸二甲酯HACAT细胞自噬AKT/MTOR
- 3D培养人工皮肤组织黑色素瘤模型建立及评价
- 2018年
- 目的建立体外人工皮肤组织黑色素瘤模型,为研究黑色素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及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D培养技术,制备体外人工皮肤组织黑色素瘤C8161、A375模型。应用不同浓度血清(0.5%、5%)优化模型的最优培养条件。HE和免疫荧光观察该模型基底膜形成情况,检测黑色素瘤细胞C8161、A375侵袭能力。应用单层细胞培养检测细胞生长速度和细胞分泌E-钙黏素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体外人工皮肤组织肿瘤模型建立成功,血清浓度0.5%为最佳3D培养条件。构建的人工皮肤组织肿瘤模型形成的基底膜良好,黑色素瘤细胞在此模型中发生侵袭和转移,且C8161侵袭能力强于A375细胞。侵袭力较弱的A375细胞增殖速度高于侵袭力较强的C8161细胞。C8161和A375细胞均不产生E-钙黏素。结论成功建立体外人工皮肤组织肿瘤模型,血清浓度为0.5%为最佳3D培养条件;黑色素瘤细胞的侵袭与生长速度并无直接关系,且失去E-钙黏素表达能力并不是导致肿瘤细胞侵袭的必要条件。
- 谢敏李明英张帆刘庆平秦建中迟彦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