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明
- 作品数:24 被引量:29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下右美托咪啶术后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论的术后右美托咪啶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行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FTS组在FTS理论指导下行多模式镇痛且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啶镇痛,对照组应用常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模式。于出手术室时及术后8、24、48 h,采用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睡眠疼痛程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着时间推移,两组VAS均显著降低,而FTS组出手术室时及术后8、24 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均<0.05)。FTS组疼痛未影响睡眠41例、间歇痛醒13例、无法入睡0例,对照组分别为30、22、2例,P均<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P均>0.05;而FTS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9.3%)低于对照组(24.1%),P<0.05。结论基于FTS理论指导的LC术后右美托咪啶镇痛可提高疼痛管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
- 苏喆徐珂嘉陶伟民张光明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快速康复外科术后镇痛右美托咪啶
- 硫酸镁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硫酸镁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对上肢手术麻醉效果和镇痛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ISBPB复合喉罩全麻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37~73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硫酸镁组(M组),超声引导下ISBPB,用药0.5%罗哌卡因8ml(40mg)加10%硫酸镁2ml(0.5g);对照组(N组),超声引导下ISBPB,用药0.5%罗哌卡因8ml加生理盐水2ml(40mg)。待神经阻滞完全起效后,静脉诱导插入喉罩通气,术中七氟醚(呼末MAC 0.8)维持。分别记录局麻药注射后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4、8、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明显长于N组(P〈0.05)。术后8、12、24h M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N组(P〈0.05)。两组的术后补救用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肌力减弱、麻木、瘙痒、寻麻疹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ISBPB注射0.5%罗哌卡因复合硫酸镁能延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延长镇痛时间。
- 刘文娟江伟曾真张光明
- 关键词:硫酸镁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镇痛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POCD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对照组,n=31)、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联合组,n=31)。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及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从T2时刻起,对照组HR水平较T_0时刻显著升高,MAP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T_2、T_3、T_4时刻的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对照组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POC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术后认知能力。
- 王艳张光明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喉上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用于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喉上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经皮气管切开术(P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因呼吸困难行P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喉上神经阻滞,对照组(30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实验组(3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麻醉药物注射结束后(T2)、气管切开置入套管时(T3)、手术结束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及平均动脉压(MAP)、警觉/镇静(OAA/S)评分的变化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3、T4时刻SBP、DBP、HR、MAP均较T1时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实验组同时点(P<0.05),而实验组T2、T3、T4时SBP、DBP、HR、MAP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呛咳、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4时刻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T1时刻,且实验组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刻(P<0.05)。结论:喉上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啶和瑞舒芬太尼应用于PT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 王艳张光明李煊朱明冯霞
-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喉上神经阻滞瑞芬太尼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内脏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内脏痛的影响。方法:接受子宫动脉栓塞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镇痛(TAPB+PCIA)组和患者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27例。TAPB+PCIA组患者于术后即刻超声引导下采取腹横肌平面阻滞经典入路,每侧给予0.22%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0 mL;同时连接静脉镇痛泵并给药,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2μ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首次剂量3mL。PCIA组患者于术后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并给药(镇痛泵配方及设置同前)。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后1 h(T_1)、3 h(T_2)、6h(T_3)、12 h(T_4)、24 h(T_5)的无创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疼痛程度(VAS)。观察并记录各组PCIA使用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例数。记录术后24 h患者的总体镇痛满意度评分。结果:TAPB+PCIA组部分时点(T_3、T_4)VAS评分较PCIA组同时点下降。TAPB+PCIA组的PCIA使用剂量低于PCIA组,TAPB+PCIA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PCIA组。TAPB+PCIA组患者的总体镇痛满意度高于PCIA组。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镇痛与患者自控镇痛相比,镇痛效果好,静脉自控追加镇痛药物少,副作用低,患者满意度高;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内脏疼痛有抑制作用。
- 张军张光明钱刚
-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子宫动脉栓塞
- Na^+/H^+交换体抑制剂HOE-642在大鼠心肺复苏应用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2019年
- 目的探讨Na^+/H^+交换体抑制剂HOE-642在大鼠心肺复苏(CPR)应用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窒息性心跳骤停与复苏模型,并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组)、单纯药物组(S+H组)、损伤组(N组)和HOE-642组(N+H组)四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在接受不同处理后,检测脑组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线粒体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脑组织病理学评价及CPR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标记物。结果与S组和S+H组相比,N+H组脑组织mPTP开放程度、细胞凋亡标志物水平、氧化应激产物水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标记物含量及线粒体复合物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与N组相比,N+H组脑组织mPTP开放程度、细胞凋亡标志物水平、氧化应激产物水平以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标记物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N组相比,N+H组线粒体复合物功能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心跳骤停后CPR时联合使用HOE-642能显著降低mPTP的开放程度,改善脑细胞线粒体复合物的功能,促进能量代谢恢复,并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和脑细胞变性坏死的发生。
- 王玥李彩霞王舒燕朱培曹晓琼张光明
- 关键词:心肺复苏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缺血再灌注
- 不同体位对肥胖产妇椎间隙定位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体位对肥胖产妇椎间隙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6月在上海市同仁医院建卡并定期产检且预产期在此期间的209例肥胖产妇,根据不同穿刺体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坐位组(n=104)和侧卧位组(n=105),采用超声检测作为金标准进行椎间隙定位,比较不同体位下触诊定位椎间隙的精准性,及肥胖程度与定位准确性的关系。结果:与侧卧位组比较,坐位组L3-4椎间隙定位时间显著缩短,皮肤至腰椎棘突距离、红色(手法定位)与黑色标记(超声定位)距离明显缩小(P<0.05)。与侧卧位组比较,坐位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随着BMI的增加,椎间隙定位时间显著延长,皮肤至腰椎棘突距离、红色与黑色标记距离、节段误差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肥胖产妇椎间隙定位准确性与体位及肥胖程度密切相关,坐位下椎间隙触诊定位的准确性优于侧卧位。
- 徐珂嘉张俊杰王艳苏喆张光明
- 关键词:体位坐位侧卧位肥胖产妇
- 布托啡诺和哌替啶预防阑尾切除术中寒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和哌替啶预防阑尾切除术中寒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 10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同仁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麻醉方式均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托啡诺组、哌替啶组和对照组,各40例。麻醉操作完成后,布托啡诺组、哌替啶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哌替啶15 mg和0.9%氯化钠注射液5 ml,药物静脉注射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布托啡诺、哌替啶稀释至5 ml,注射时间1 min。比较3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5、15、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和用药后5、15、30 min的寒战发生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5 min,哌替啶组MAP、心率均明显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及布托啡诺组[(113±13)mmHg(1 mmHg=0.133 kPa)比(89±12)、(89±12)、(90±13)mmHg,(106±9)次/min比(77±6)、(76±5)、(77±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和对照组麻醉用药后不同时点MAP、SpO2、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5、15 min,布托啡诺组、哌替啶组寒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2/40)、12.5%(5/40)比40.0%(16/40),0.0%(0/40)、0.0%(0/40)比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哌替啶组不同时点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替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布托啡诺组和对照组[35.0%(14/40)比0.0%(0/40)、5.0%(2/40)],布托啡诺组嗜睡发生率高于哌替啶组和对照组[82.5%(33/40)比22.5%(9/40)、0.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布托啡诺、哌替啶均能够有效�
- 冯霞张光明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布托啡诺哌替啶寒战
- 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改变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2023年
- 手术等因素引起的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升高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可以导致中枢性炎症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血-脑脊液屏障作为外周炎症向中枢传递的重要环节,其屏障作用在围术期的改变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围术期血-脑脊液屏障的结构功能的改变和干预方法。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述,血-脑脊液屏障的构成和功能,损害血-脑脊液屏障的机制,影响围术期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因素和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改变的干预方法。为寻找适宜的干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潜在前景。
- 钱刚徐珂嘉李慧康瑜张光明
- 关键词:血-脑脊液屏障炎性细胞因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及血清β-EP、HMGB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对肺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β-EP、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组术前10 min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5 mg/kg,对照组术前10 min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2、12、24、48 h的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_0)、术后24 h(T_1)和术后72 h(T_2)检测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以及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12、24 h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T_1时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T_1时CD3^+、CD4^+、CD4^+/CD8^+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2时CD3^+、CD4^+水平基本恢复至T_0时水平,而对照组CD3^+、CD4^+水平明显低于T_0时水平(P<0.05);两组T_2时CD4^+/CD8^+水平仍低于T_0时水平(P<0.05或P<0.01);观察组T_2时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_1、T_2时血清β-EP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或P<0.01);对照组T_1、T_2时血清β-E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血清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时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对照组T_2时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可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β-EP、HMGB1水平增高幅度有关。
- 苏喆张光明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肺癌免疫功能Β-内啡肽高迁移率族蛋白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