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丹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班级社会空间中小学生的道德学习研究--以Y小学为个案
- 道德学习是个体社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贯穿于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讲,班级是其道德学习的第一发生场所。班级由教室、桌椅等物质要素以及各种丰富的共存性关系共同建构而成,充满了浓厚的社会意蕴,亦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社...
- 徐小丹
- 关键词:道德学习空间社会学
- 文献传递
- 青少年交往类型与道德学习的社会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道德学习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德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的过程即道德学习的过程。根据青少年所处的不同交往环境,从控制和情感两个维度并根据其强弱程度,将青少年交往行为分为四种类型,即情感型交往、规则型交往、同情型交往和旨趣型交往。不同交往类型中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地实现着个体社会化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以规则型交往中的道德学习为例,主要以满足青少年社会性学习及对秩序的遵从为主要特征,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序列性作用。
- 齐学红徐小丹
- 关键词:社会化道德学习社会学研究
- 中学生社会交往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道德学习的重要途径。中学生的社会交往主要包括与同伴群体、老师、父母以及网络中的陌生化交往。正确处理与不同对象人群的交往关系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从不同的交往对象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提出建立积极性交往认知、突出学生话语权、规范引导网络道德交往和教养民主化等四方面的对策建议。
- 齐学红王飞徐小丹刁益虎
- 关键词:中学生生生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网络交往
- 中学生社会交往状况的调查分析
- 2012年
- 本研究以中学生的交往性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索交往与儿童道德学习的发生机制以及儿童道德学习的实现可能。主要理论假设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往,道德教育的发生机制是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之上的主体道德实践活动,外在的强制性教育只能习得道德规范,却无法内化为人的道德态度和道德情感,进而转化为人的道德行为。
- 齐学红王飞徐小丹刁益虎
- 关键词:社会交往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道德学习强制性教育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