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晓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4篇药物
  • 4篇首发
  • 4篇首发精神分裂...
  • 3篇药物所
  • 3篇药物所致
  • 3篇抑郁
  • 3篇随访
  • 3篇精神病
  • 3篇精神药物
  • 3篇口干
  • 3篇安慰剂
  • 2篇药物不良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抑郁症
  • 2篇知情
  • 2篇知情同意
  • 2篇治疗抑郁症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机构

  • 11篇上海市精神卫...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广济医院

作者

  • 13篇沈晓玲
  • 5篇王祖承
  • 3篇张红霞
  • 3篇杨晓敏
  • 3篇徐鹤定
  • 3篇江开达
  • 2篇方贻儒
  • 2篇张怀惠
  • 2篇李华芳
  • 2篇田涛
  • 1篇金友兰
  • 1篇顾牛范
  • 1篇张晨
  • 1篇范剑雄
  • 1篇李鸣
  • 1篇李冠军
  • 1篇周自强
  • 1篇谢世平
  • 1篇施建安
  • 1篇殷美莉

传媒

  • 3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国外医学(精...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中原精神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情感性障碍的遗传异质性研究(摘要)
1992年
按照CCMD—2及DSM—Ⅲ—R的情感性障碍诊断标准,对1989年7月~1990年6月情感性障碍患者进行其一、二、三级亲属的家系调查。在所收集到的548例先证者中,双相情感性障碍431例(78.6%),单次躁狂发作39例(7.1%),单次发作抑郁症34例(6.2%),反复发作抑郁症44例(8.0%)。遗传异质性的分析采用Haldane(1951)的双峰值法和Smith(1976)的亲属相关法。
沈晓玲钱得胜
关键词:情感性障碍躁狂发作遗传异质性先证者单相抑郁家系调查
住院精神病人中的“知情同意”情况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进一步关心、尊重精神病人,调查住院精神病人的“知情同意”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封闭式病房内住院的病人就入院、服药等方面的看法进行调查。同时就相应问题对住院病人亲属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到愿意合作病人的有效答卷505份,亲属答卷334份。73%以上的病人对住院及治疗持肯定态度,但对封闭式住院不满意者占65%。病人是否承认有病及需要住院治疗与婚姻状况有关。结论 病人有知情同意权,但精神病人可能因疾病丧失正常的辨认能力而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住院精神病人的“知情同意”状况有待改善。
沈晓玲王祖承
关键词:精神病住院病人
影响门诊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随访一年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疗效和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453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基线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病程≤5年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对13项相关因素与近期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PANss总分减分率与性别(r=0.083)、病程(r=-0.228)、起病形式(r=-0.180)、发病诱因(r=0.080)、持续用药时间(r=0.153)存在相关关系(P〈0.05~0.01);疾病复发与性别(r=-0.131)、持续用药时间(r=0.131)亦存在相关关系(P〈0.01)。结论女性、病程短、起病形式急、病前有诱因、持续用药时间长的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1年的疗效相对好;男性患者及持续用药时间短的患者易复发。
沈晓玲江开达张红霞杨晓敏张怀惠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统计学
毛果芸香碱治疗精神药物所致口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了解国产硝酸毛果芸香碱治疗精神药物所致口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精神药物所致口干60例,分为两组,两组均为男女病人各15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别给予硝酸毛果芸香碱片(2.5 mg/片)或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片(淀粉)2片口服。一日三次,连用28天。结果 国产硝酸毛果芸香碱总有效率为73.3%,安慰剂组自然有效率为26.7%;组间比较,P<0.01。不良反应有窦缓,出汗和流泪。结论 本药对于精神药物所致口干,安全有效。
沈晓玲王祖承徐鹤定
关键词:毛果芸香碱安慰剂精神药物口干药物不良反应
盐酸安非他酮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安非他酮普通片300mg/d或氟西汀片20mg/d,共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作为次要疗效指标,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等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收集意向性治疗(ITT)抑郁症患者208例,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各104例。符合方案患者(PP)201例,安非他酮组100例,氟西汀组101例。根据PP样本,治疗6周后,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HAMD17总分减分值为(17.7±8.5)分,与基线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非他酮组在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及CGI、HAMA评分上与氟西汀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TT结果与PP相似。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均与盐酸氟西汀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李华芳谢世平李鸣施建安沈晓玲范剑雄顾牛范
关键词:抑郁症安全性氟西汀焦虑
“知情同意”准则在精神科的应用被引量:13
2001年
本文回顾了“知情同意”准则的发展历史 ,介绍了“知情同意”在精神科的相关准则及一些国家的应用情况 ,并对其目前状况及进一步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沈晓玲王祖承
关键词:病人权利精神卫生服务医患关系精神病知情同意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1年随访被引量:34
2007年
目的了解奥氮平长期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方法采用自然观察研究方法,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研究对象进行1年随访观察。13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研究用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纳入研究,给予可变剂量的奥氮平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的不良反应。PANSS减分率≥50%为有效。结果治疗第2个月末有效率为50%(65/129),第3、6、8、12个月末的有效率分别为57%(71/125)、63%(70/69)、71%(73/103)、75%(70/93)。101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中随访期间有17例复发。1年末43例脱落,脱落率为31.6%。奥氮平的平均持续治疗时间为(9.7±3.8)个月(1~1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10%的有:体重增加、嗜睡、便秘、口干、静坐不能、震颤、活动减退、头晕、视物模糊等。结论奥氮平长期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也存在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张红霞江开达沈晓玲唐文忠杨晓敏
关键词:奥氮平精神分裂症疗效全病程管理随访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比较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安非他酮组30例和氟西汀组30例,以盐酸安非他酮150mgbid,盐酸氟西汀20mgqd共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安非他酮和氟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8%和85.7%,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5.5%和67.9%,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是有效安全的抗抑郁药。
李冠军李华芳沈晓玲殷美莉周自强
关键词: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抑郁症双盲实验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生活满意度评估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方法对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6mo。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mo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治疗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自我评价因子分除外)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与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治疗前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主观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
田涛张晨韦群武沈晓玲方贻儒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主观生活满意度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1年随访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比较氯丙嗪和利培酮长期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依从性。方法:采用自然性观察研究方法,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研究对象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障碍研究用诊断标准.年龄16~60岁,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总分≥60,首次发病或首次来诊,总病程≤5年。研究中主要用PANSS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治疗的不良反应;根据持续用药时间评估依从性;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生命质量。结果:将PANSS减分率≥50%作为治疗有效。利培酮组第2、3、6、8、12个月时有效率分别为40.5%、46.6%、57.3%、64.1%、62.6%,氯丙嗪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9.1%、41.8%、50.9%、50.9%、56.4%,两组无显著差异。经Ridit分析,利培酮组发生震颤、便秘、流涎的不良反应少于氯丙嗪组,而发生兴备激越、情感忧郁、失眠、恶心呕吐腹泻、月经紊乱的不良反应多于氟丙嗪组。利培酮组持续治疗时间平均为9.5±3.8个月,氯丙嗪组为8.9±3.8个月,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利培酮组终点时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等生命质量的6个因子分显著高于相应的基线分,而氯丙嗪组仅社会功能和情绪角色功能2个因子分显著高于相应的基线分。结论: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是同样有效的。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所不同。与氯丙嗪相比,利培酮更能在多方面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张红霞沈晓玲张怀惠邱宏金友兰杨晓敏江开达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案管理随访研究利培酮氯丙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