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斯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肝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体
  • 1篇星状细胞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纤...
  • 1篇茵陈
  • 1篇茵陈蒿
  • 1篇茵陈蒿汤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炎
  • 1篇生长因子Β

机构

  • 6篇天津中医药大...
  • 6篇天津市第二人...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斯
  • 5篇王俊岭
  • 5篇李萍
  • 5篇刘丹
  • 3篇杨秋辉
  • 1篇宓余强
  • 1篇李萍
  • 1篇石瑞芳
  • 1篇陆伟
  • 1篇刘勇钢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茵陈蒿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TL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为NASH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口服茵陈蒿汤150ml/次,2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疗程均为两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肝功能、血脂、血糖(GLU)及TLR-4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乏力、肝区不适、头晕、胸闷及口苦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及人体Toll样受体4(TLR-4)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纽(P<0.05);在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变化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有效改善NASH患者GGT、血脂、血糖及TLR4,并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刘丹李萍王俊岭江智龙李斯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茵陈蒿汤TLR-4
GPC3联合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李斯李萍
联合检测甲胎蛋白和高尔基体蛋白73(ELISA法)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 P7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外数据库2015-02之前发表的,关于AFP联合GP7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的文献行质量评价、异质性分析.采用Meta Disc1.4、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9篇.AFP、G P 7 3单项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合并后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 U C)、Q指数分别为0.58(0.56-0.61)、0.84(0.83-0.86)、0.7642、0.7052和0.78(0.76-0.80)、0.97(0.86-0.88)、0.8848、0.8153.A F P联合G P73检测合并后的敏感度、特异度、AUC、Q指数分别为0.88(0.87-0.90)、0.82(0.80-0.83)、0.9461、0.8853.联合检测的A U C、Q指数明显高于AFP、GP73单项检测,Z检验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FP联合GP7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临床医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俊岭李萍江智龙杨秋辉李斯刘丹
关键词: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META分析
干扰素联合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干扰素联合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4年,共纳入文献13篇,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13个有关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RCT研究共1109例患者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显示: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1L的MD/OR及95%C1分别为-25.87(-32.81,-18.92),-15.26(-23.17,-7.35),-3.22(-5.75,-0.69),P值均<0.01;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的MD/OR及95%C1分别为-49.63(-79.31,-19.95),-44.30(-66.87,-21.72),-57.19(-83.95,-30.42),P值均<0.01;病毒学指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的MD/OR及95%C1分别为1.80(1.24,2.60),1.68(1.15,2.45),P值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病毒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用药优于单用干扰素组。结论:干扰素联合中药组与单用干扰素组相比,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程度及病毒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干扰素联合中药不仅能改善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情况,而且能提高抗病毒效果。
李斯李萍王俊岭江智龙刘丹
关键词:干扰素中药肝纤维化
转染Smad3-siRNA的活化肝星状细胞Smad3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量变化
2015年
目的转染Smad3-siRNA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Smad3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量变化。方法利用生物软件进行Smad3 mRNA模拟,选择合适的靶位点,使用p Silencer3.1-H1-hygro载体表达Smad3特异性siRNA。将Smad3-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SC-T6细胞株,将HSC-T6细胞接种到24孔培养板,待细胞生长融合达60%~80%后,每3孔为1组,共分为4组,HSC-T6组细胞未经过质粒转染;空白质粒组细胞经过不含Smad3-siRNA的空白质粒转染;1μg Smad3-siRNA转染组细胞经过含有1μg Smad3-siRNA的质粒转染;2μg Smad3-siRNA转染组细胞经过含有2μg Smad3-siRNA的质粒转染。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Smad3 mRNA和蛋白,同时检测细胞上清胶原Ⅲ。结果成功构建siRNA表达克隆。HSC-T6组、空白质粒组、1μg Smad3-siRNA组、2μg Smad3-siRNA组的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6、0.98±0.10、0.72±0.10、0.31±0.15,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1、0.96±0.02、0.73±0.03、0.30±0.02,胶原Ⅲ含量分别为33.11±0.45、33.55±1.00、17.93±1.05、11.80±1.31,1μg Smad3-siRNA组、2μg Smad3-siRNA组分别与HSC-T6组比较,1μg Smad3-siRNA组、2μg Smad3-siRNA组分别与空白质粒组比较,1μg Smad3-siRNA组与2μg Smad3-siRNA组比较,P均〈0.05。结论在体外实验中真核表达载体Smad3-siRNA可有效地抑制HSCs中Smad3的表达,并可减少激活的HSCs分泌细胞外基质。
李萍王俊岭江智龙杨秋辉刘丹李斯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
药物性肝损伤106例中肝组织铁沉积与血清生物化学、病理学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组织铁沉积阳性与血清生物化学和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诊治的药物性肝损伤连续病例106例,根据肝穿刺组织铁染色结果分为铁沉积阳性和阴性组,比较两组血清生物化学、血清铁、铁蛋白和肝组织病理学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组织铁染色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41和65例。铁染色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血清ALT分别为(1 362.1±658.7) U/L和(660.5±432.9) U/L,AST分别为(832.1±530.2) U/L和(463.9±396.7) U/L,GGT分别为(264.0±143.2) U/L和(183.9±127.7) U/L,TBil分别为(117.2±69.6) μmol/L和(75.2±64.8) μmol/L,血清铁分别为(37.7±7.6) μmol/L和(23.6±6.5) μmol/L,血清铁蛋白分别为(619.1±263.0) μmol/L和(205.2±115.3)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23、4.077、3.001、3.162、10.233、11.128,P均〈0.01)。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Ishak评分界面炎性反应[1.0(1.0,1.5)分比1.0(0.5,1.0)分,Z=2.116]、点灶状坏死[2(1,3)分比1(1,2)分,Z=2.278]、胆管内胆汁淤积[31.7%(13/41)比15.4%(10/65), χ^2=3.943]、肝细胞内胆汁淤积[63.4%(26/41)比41.5%(27/65),χ^2=4.813]、肝内胆管增生[73.2%(30/41)比49.2%(32/65),χ^2=5.9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肝组织铁沉积阳性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其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升高,与肝组织炎性反应状态和胆汁淤积情况相关。
江智龙李萍王俊岭杨秋辉刘丹李斯刘勇钢石瑞芳宓余强陆伟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铁沉积生物化学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