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
-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西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西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57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仅采用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的放射治疗组(30例)与采用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西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的联合治疗组(2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变化、疼痛缓解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术后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4.2% (13/24)和87.5%(21/24),分别高于放射治疗组的17.9%(5/28)和39.3%(1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01、2.55,P均<0.05).术后1个月,放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70.0%(21/30)和85.2%(2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放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7% (14/30)和63.0%(1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损伤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其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西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采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患者.
- 汪建张西坤王斌李山成孙琳孙文郝亮牛洪欣
-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复发
- 腔内导管射频消融与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恶性梗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大多因无法进食而承受巨大痛苦,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生命质量。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和姑息性治疗等。局部手术切除损伤大,患者往往无法耐受。常用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内镜下化学治疗缓释粒子植入术和鼻饲营养管置入等。腔内射频消融技术是射频消融技术进展的最新成果,主要用于空腔脏器肿瘤的治疗.
- 汪建王斌张西坤牛洪欣郝亮
- 关键词:食管支架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晚期食管癌恶性梗阻腔内射频消融技术
-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治疗现状被引量:10
- 2016年
-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胆管癌、胰腺癌及壶腹部恶性肿瘤侵及胆道系统而引起的胆汁排泄受阻,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胆道支架置入与放射性粒子植入相结合,腔内导管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置入等双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可解除胆道梗阻,缓解黄疸。本文对PTCD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胆道支架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及腔内导管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技术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汪建孙子雯牛洪欣
- 关键词:双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 可调角度针道模板辅助较徒手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优势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可调角度针道模板辅助较徒手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优势。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5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并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的45例行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可调角度针道模板辅助将患者分为模板组(n=21)和徒手组(n=24),其中模板组男16例、女5例,年龄(66±12)岁;徒手组男16例、女8例,年龄(62±8)岁。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剂量分布情况、粒子植入质量、术中CT扫描次数及粒子补种数量,评价可调角度针道模板辅助较徒手穿刺^(125)I粒子植入的优势。两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Q 1,Q 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板组与徒手组在年龄(t=1.16,P=0.253)、肿瘤体积[(71±26)比(71±22)cm^(3),t=0.21,P=0.837]等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模板组患者术前验证剂量参数90%靶区体积受照剂量(D90)、100%处方剂量所占体积(V100)、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与术后计划比较[(131.0±2.1)比(131.1±5.5)Gy,90.0%±0.4%比91.0%±2.8%,0.83±0.07比0.82±0.05,41%±11%比37%±13%,4.3%(2.9%,14.0%)比8.8%(5.2%,1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徒手组患者术前验证剂量参数D90与术后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4±2.9)比(128.6±8.6)Gy,P>0.05],术前V100、CI、HI、EI与术后计划比较[90.0%±0.5%比89.0%±3.0%,0.84±0.04比0.71±0.09,41%±9%比34%±10%,7.7%(4.9%,11.0%)比24.2%(14.3%,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板组剂量植入质量评估[优85.7%
- 汪建郝亮雷光焰宋永春牛洪欣
-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治疗剂量近距离放射疗法
- 放射性^125Ⅰ粒子胃管治疗晚期食管癌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胃管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 选择1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术前CT影像,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勾画肿瘤靶区,处方剂量60 Gy,粒子放射性活度2.22×10^7 Bq,估算出125Ⅰ粒子数,选择合适的胃管,根据肿瘤位置于胃管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Ⅰ粒子,制成粒子胃管.在C臂X射线透视下将其置入到患者食管内肿瘤部位,并随访.结果 10例患者125Ⅰ粒子胃管均顺利置入,未出现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且术后均未出现胸痛、出血、肺炎等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评分均为2-3级,其中1例在术后3个月死于其他基础疾病,6例在术后4个月时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评分达到0-1级,3例达到1-2级.结论 放射性125Ⅰ粒子胃管既能提供鼻饲,解决营养问题,又能腔内照射肿瘤,抑制肿瘤生长,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
- 孙文牛洪欣张西坤王斌杨焕刚仲锋孙琳汪建郝亮宋文韬
- 关键词:食管癌胃管腔内照射
-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短期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癌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Ⅲ期中央型肺鳞癌患者3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均给予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术,术后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术后第1、3、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全部行胸部CT复查,采用实体肿瘤RECTST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术后1个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125 I粒子植入治疗,无1例死亡,成功率为100%。术后1个月时,总有效率(RR)为78.1%(25/32)、疾病控制率(DCR)为93.8%(30/32)。术后3个月时,RR为90.61%(29/32),DCR为96.9%(31/32)。术后6个月时,RR为65.6%(21/32),DCR为90.6%(29/32)。治疗后血清Cyfra21-1、TPA、SCC-A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 I粒子联合全身化疗治疗Ⅲ期中央型肺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肯定,手术安全、并发症少,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 王斌汪建张西坤孙琳孙文李山成仲锋杨焕刚
- 关键词:全身化疗
- 模拟胆管内不同弧度 ^125Ⅰ粒子链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 研究不同弧度胆管内125Ⅰ粒子链剂量学分布情况.方法 在纸上勾画出不同弧度的粒子链模型(弧长=2πr×角度/360),计算弧长为45 mm对应的0°、30°、60°、90°、120°、150°、180°的模型.粒子链模型总长度为45 mm(每枚粒子间距为0 mm).在粒子链模型向心侧和离心侧的中心点及两端点垂直距离5 mm处画标尺.用激光扫描仪扫描模型.每个弧度模型创建3层图片,模拟直径为8 mm的胆管.将图片导入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不同弧度的粒子链.使用TPS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用于模拟直径8 mm的胆管,设定粒子初始活度1.85×10^7 Bq,给予处方剂量60 Gy.计算直径为8 mm模拟胆管的D90和V100,以及粒子链中心点、两端点的向心侧及离心侧5 mm处剂量变化情况.结果 粒子链弧度为30°时,D90(132 Gy)和V100(100%)最高;弧度为60°时,D90(45 Gy)和V100(68%)最低.弧度为30°时,中心点处剂量最高(向心侧剂量为165 Gy,离心侧剂量142 Gy);弧度为180°时,中心点处剂量最低(向心侧剂量为90 Gy,离心侧剂量50 Gy).不同弧度时(不含0°),中心点向心侧剂量均高于离心侧;两端点离心侧的剂量均大于向心侧.结论 随着弧度改变,粒子链剂量分布也相应变化,30°时D90、V100最大;弧度近心侧剂量明显高于远心侧.
- 郝亮郝亮汪建王斌张西坤刘玉丽王俊杰仲锋杨焕刚牛洪欣
- 关键词:胆管癌剂量学
- 移动式^(125)I粒子链共轴引流导管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移动式^(125)I粒子链共轴引流导管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内扩张胆管,置入移动式^(125)I粒子链共轴引流导管,DSA造影显示梗阻部位及累计长度,经外引流管置入^(125)I粒子链至肿瘤区域。每2周来院复查随访,观察患者胆汁引流情况及胆红素水平,术后8~12周行DSA观察胆管再通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者置管顺利,胆汁引流通畅,2~4周后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术后无胆管出血、感染、消化道反应等并发症。术后8~12周6例患者胆管再通,胆管再通率为28.6%。结论移动式^(125)I粒子链共轴引流导管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既能外引流胆汁,又能内放射治疗抑制肿瘤生长,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张西坤徐忠法牛洪欣杨焕刚王斌孙琳汪建郝亮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引流
- 类内镜下胃造瘘术途径支架置入技术治疗幽门十二指肠恶性梗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类似内镜下胃造瘘术(类PEG)途径支架置入技术治疗幽门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消化道恶性梗阻患者以类PEG操作步骤,先在内镜引导下于腹壁上建立支架置入途径,再经该途径引入导丝及支架释放器,置入肠道支架。术后收集相关数据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2例患者采用类PEG途径支架置入技术均一次性成功,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总手术时间31 min。术后第4天开始进流质,平均住院时间5 d。随访2~12月,12例患者消化道梗阻均完全缓解,未出现支架置入相关并发症,2月内未出现再次梗阻。结论类PEG途径支架置入技术治疗幽门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可行而安全。
- 牛洪欣张西坤王斌杨焕刚汪建周钊
- 关键词: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梗阻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支架置入
- 移动式125I粒子链共轴引流导管技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 目的:探讨应用移动式I粒子链共轴引流导管技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6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移动式I粒子链共轴引流导管组(试验组)和传统PTCD引流术组(对照...
- 汪建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