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勋
- 作品数:33 被引量:39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马克斯·韦伯:基于中国语境的再研究被引量:34
- 2007年
- M.韦伯自20世纪80年代被推介到中国以来,因其思想的复杂性及其同中国现代化需要的契合,一直对中国的学术思想发生着强烈而持久的影响。但是,M.韦伯的思想对中国而言并非无可挑剔。本文选取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牟宗三关于中西文化的论述同M.韦伯的中西文化观念进行比较研究,明晰了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方理论理性之间的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内在特点以及中西交流的历史经验出发,批判了M.韦伯思想中的西方中心论内核,并以之为比照,昭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 苏国勋
-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道德理性西方中心论
- 韦伯关于中国文化论述的再思考被引量:26
- 2011年
- 本文针对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一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的得失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管见,指出由于时代的局限,韦伯像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欧洲思想家一样具有"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倾向,这导致他在论述包括中国宗教在内的东方宗教时显露出极高的睿智和洞见,同时也含有许多曲解和误读。譬如,他判定道教是"纯粹的非理性",进而把包括儒释道三家学说在内的东方宗教界定为"神秘主义"类型,并与西方的"禁欲主义"宗教—文化类型对列成犄角之势,构成了韦伯视野中的东西方文化—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格局。文章认为韦伯对中国文化的这些见解既和他的比较研究的理想类型有关,也与他思想深处源于古希腊的理性哲学和中古希伯来的信仰意识所奠定的欧洲文化统一性具有深刻的联系。
- 苏国勋
- 关键词:天人合一三教合流神秘主义欧洲中心论
- 从韦伯的视角看现代性——苏国勋答问录被引量:7
- 2012年
- 韦伯在西方社会学和社会理论史上处于经典作家的中心位置,其学术史、思想史地位堪与涂尔干和马克思比肩。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韦伯这样的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巨擘在中国一直不为人所熟知,甚或为人所误解。但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有赖一代学人的共同努力,韦伯研究竟迅速传播开来且蔚为大观,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的社会科学事业已获长足发展。苏国勋先生的《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1988年甫一问世,即被争相研读,从学术史的角度看,这本著作可说是开启了中国学界系统绍介和研究韦伯的先河。苏先生的学术轨迹,可以折射出韦伯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从韦伯的视角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命运,这无疑是个很好的社会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将韦伯所擅长的对现代社会病理诊断的理论特色贯穿于对"文化大革命"后的反思、80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及文化讨论中,有效地突出了现代社会理论的本土化问题意识。事实上,韦伯对包括儒教和道教在内的传统东方文化的批判并没有否定中国进入现代性的可能。把握他思想中诸如"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等二元张力的特质,有助于理解现代性和面对现代性的意义,特别是对解释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以及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悖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导引作用。并且,对在社会大变革中如何借助现代性理论资源来指导实现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公民社会的成长,均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值此《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一书(增订本)即将再版之际,本刊特刊发苏国勋先生的《从韦伯的视角看现代性——苏国勋答问录》一文,以飨社会学界同人,并以此文为契机,为推进韦伯及现代性的�
- 苏国勋
- 关键词:理性化公民社会
- 从社会学视角看“文明冲突论”被引量:4
- 2004年
-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在2001年10月20日《纽约时报》上答记者问时说,本·拉登等人显然想把“9·11”事件策划成伊斯兰教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目前“文明冲突论”正在演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 苏国勋
- 关键词:亨廷顿社会学公民宗教
- 费孝通先生佚稿《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研讨座谈会实录被引量:13
- 2016年
- 王铭铭:感谢各位来参加这次研讨座谈会,请在座几位老师围绕费孝通先生佚稿《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谈谈各自的看法。另外,今天是费老的生日,是他诞辰105周年,我们开这样一个会,也可以算是一种纪念。
- 王铭铭苏国勋渠敬东周飞舟孙飞宇杨清媚王楠罗杨(整理)孙静(整理)金婧怡(整理)张常煊(整理)
- 关键词:资本主义精神教义新教
-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之一被引量:1
- 2005年
- 全球化与国际秩序的不平等格局 当前,全球化正以迅猛的势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其影响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全球化是基于资本、高新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外向扩张,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大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换言之,金融资本的全球流动、经济贸易的自由化、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都标志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在这一过程中,
- 苏国勋
- 关键词:文化冲突国际秩序信息技术文化专题研究
- 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从社会学角度看被引量:2
- 2006年
- 近来,一些文章的论者在分析改革前后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后认为,我国的整合形式已从过去单一的行政主导的政治整合进入了多元的基于契约之上的社会整合。笔者认为,这个提法初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思考却发现这一提法过分武断而含混,似是而非,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误区,用它来解释实践必然会带来新的混乱。然而类似这种提法在目前主流学术刊物上所在多有,
- 苏国勋
- 关键词:社会整合社会学角度社会和谐政治整合行政主导似是而非
- 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被引量:16
- 2006年
- 继2004年11月6、7(11月第1个周末)两日在广州南沙召开题为“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的“首届开放时代论坛”之后(论坛内容刊于《开放时代》2005年第1期),本刊又于 2005年11月的第1个周末在广州番禺举办“第二届开放时代论坛”,集中讨论“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问题的提出,既可视为国家崛起背景下民族意识的诉求, 亦可认作学术在体制夹缝中的文化自觉。在此意义上,前后两届论坛的主题乃具有内在关联性。以下内容,乃据2005年11月5、6两日会议录音整理,经重新删节编排而成。
- 刘小枫苏国勋
- 关键词:中国学术内在关联性通识教育大学改革文化自觉民族意识
- 韦伯及其社会学思想(上)
- 1989年
- 一,韦伯其人与当代的“韦伯热”在当代社会科学界,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同时也颇有争议的学者。他一生致力于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问题研究,写下了大量学术著作,为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他成为与马克思、杜尔凯姆齐名的古典社会学思想家。韦伯1864年4月21日生于德国埃尔福特一个富有家庭,父亲是位律师兼议员,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一生致力于宗教慈善事业。韦伯曾先后在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889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在柏林地方法院任职,从1892年起先后在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讲授法学和政治经济学。1899年因患精神分裂症获准离职休养,此后一直到逝世他一边以极大的毅力与疾病搏斗,一边以私人学者身分从事学术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韦伯重返大学讲坛,1918—1920年曾任维也纳和慕尼黑大学教授,主讲经济史和社会学。
- 苏国勋
- 关键词:社会学思想现代社会学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
- 走出韦伯神话--《儒教与道教》发表百年后之反思被引量:20
- 2016年
- 韦伯之《儒教与道教》一书,连同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许多人接受了韦伯或者漫画化了的韦伯观念,即只有新教支持资本主义,儒家不利于经济发展。清算韦伯是儒家在思想学术上得到重估的前提之一。为此,弘道书院联合开放时代杂志社,借韦伯《儒教与道教》一书出版百周年之际,邀请多个学科领域中对韦伯已有所反思的学者,于2016年1月22日在北京举办题为"走出韦伯神话"的第二次开放时代工作坊。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发言者审定。因篇幅限制,编辑时略有删节。发言者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 苏国勋黄万盛吴飞何蓉梁治平马小红泮伟江赖骏楠高超群吴增定陈明方朝晖任锋姚中秋
- 关键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道教儒教神话中国知识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