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晓童
-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UII诱导肝癌细胞侵袭迁移是通过NADPH氧化酶来源活性氧激活的JNK通路
- 目的:UrotensinⅡ(简称"UII")是一种血管活性神经肽,研究表明它参与多种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但是UⅡ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仍不清楚.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研究UII对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划痕实验...
- 李莹莹史证明禹晓童丰平王学江
- 关键词:NADPH氧化酶JNK信号通路人肝癌细胞
- 解耦联蛋白2参与肝癌前病变形成的机制研究
-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来观察肝脏解耦联蛋白2 (UCP2)的表达水平以及在体外用MNNG联合H2O2刺激卵圆细胞的恶性转化,来探究UCP2参与肝癌前病变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大鼠...
- 安建多江瑛武鑫瑞禹晓童王学江
- 关键词:癌前病变UCP2卵圆细胞增殖
-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对肝细胞脂性凋亡的影响
-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而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证实游离脂肪酸的增多、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的表达升高及肝细胞凋亡的增多,与非酒精性脂肪...
- 娄佳欣安建多武鑫瑞禹晓童江瑛
- 关键词:解偶联蛋白肝细胞脂性凋亡
- 解耦联蛋白2参与肝癌前病变形成的机制研究
- 目的 通过复制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来观察肝脏解耦联蛋白2(UCP2)的表达水平以及在体外用MNNG联合H2O2刺激卵圆细胞的恶性转化,来探究UCP2参与肝癌前病变形成的机制。方法 采用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大鼠肝...
- 安建多江瑛武鑫瑞禹晓童王学江
- 关键词:癌前病变UCP2卵圆细胞增殖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内的分化及中药槲芪散的干预作用
-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肝脏干细胞是否参与肝癌前病变的形成,评价方剂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取80g体重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股骨和胫骨,用PBS冲洗骨髓,按密度梯度离心法原代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
- 武鑫瑞安建多禹晓童赵娜王学江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癌前病变槲芪散槲寄生碱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内的分化及中药槲芪散的干预作用
- 目的 探讨骨髓源性肝脏干细胞是否参与肝癌前病变的形成,评价方剂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 取80g体重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股骨和胫骨,用PBS冲洗骨髓,按密度梯度离心法原代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
- 武鑫瑞安建多禹晓童赵娜王学江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癌前病变槲芪散槲寄生碱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内的分化及槲芪散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肝脏干细胞是否参与肝癌前病变的形成,评价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取80g体重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股骨和胫骨,用PBS冲洗骨髓,按密度梯度离心法原代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MSCs),用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追踪标记物将MSCs进行标记。将大鼠分为6组:即常规饲养组、模型组、模型+MSCs移植组、肝大部切除+MSCs移植组、槲芪散治疗组8g/kg、槲寄生总碱治疗组8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动物在行肝大部切除术后,选择剩余肝脏不同部位表面注射经GFP标记好的MSCs,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标记MSCs并计算标记率。用免疫荧光化学的方法检测肝脏内GFP标记的细胞。用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及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肝脏-GT的表达及大鼠肝脏AFP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及及模型+MSCs移植组的肝脏中-GT灶的数量及面积显著增多,且AFP的表达明显升高,以模型+MSCs移植组的变化更为明显,与槲芪散及槲寄生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SCs参与了肝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槲芪散及槲寄生总碱能够改善肝脏内环境,影响归巢于肝脏的MSCs的分化方向,诱导MSCs分化为正常肝细胞。
- 武鑫瑞安建多王鹏雁禹晓童王学江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癌前病变槲芪散槲寄生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