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泥
- 作品数:28 被引量:74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入学年龄限制真的造成了“七八月陷阱”吗?--兼评刘德寰、李雪莲《“七八月”的孩子们》被引量:17
- 2017年
- 西方研究发现,出生月在入学年龄截止日期以前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不及出生月在截止日期以后的学生,并将这一"截止日期现象"归因于入学年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刘德寰、李雪莲的研究《"七八月"的孩子们》也试图在中国展示这一现象,本文则对此提出质疑。利用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2年儿童情况抽样调查,本文检验了截止日期现象能否持续到成年期,以及特定出生月份是否存在入学年龄的选择性这两个问题。本文发现,中国孩子对截止日期的遵从度低且存在选择性,出生月份之间的成就差异不能完全由入学年龄来解释,应考虑其他替代性的解释。
- 张春泥谢宇
- 关键词:入学年龄义务教育制度
- 农民工为何频繁变换工作 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工作流动研究被引量:77
- 2011年
- 中国劳动力市场可按三种形态分割:再分配机制下体制内外的分割、市场机制下人力资本高低的分割和户籍制度下城乡身份的分割。城乡身份分割是影响农民工频繁变换工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事件史模型,比较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工作流动,对不同时期农民工的工作流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存在人力资本和所处部门对其工作流动的影响,但户籍歧视仍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影响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但这种影响随社会发展正在降低。
- 张春泥
- 关键词:户籍制度农民工
- 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报告:家庭教育
- 2024年
- 2023年3—6月,中国儿童中心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全国东、中、西部11省12市开展了中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调查。基于抽样调查数据,围绕家庭教育的目标、手段、结果三个环节分析当前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与问题,展现各类家庭在家庭教育上的差异性。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家庭教育仍然具有高期待和密集投入的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母亲主导和代际分工,普遍认可参与式、民主平等、友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双减”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辅导儿童作业的负担,推广了“五育并举”的家庭教育理念。但在普遍的高教育期望下,家庭对参与校外培训仍有一度热度,短期内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仍存在。报告建议,在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的同时,应该引导家庭理性看待教育,提倡父母合理分工,提供多种渠道满足家庭对教育的需求,以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
- 张春泥盛禾孙妍肖凤秋
- 关键词:家庭教育校外培训
- 反思“农村西方宗教热”:迷思还是事实?——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以修远报告为代表的“农村西方宗教热”观点认为,西方宗教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在北方农村占主导地位;农村地区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导致西方宗教更易于传播。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西方宗教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从农村内部传统宗教和西方宗教发展的对比来看,传统宗教规模更大,整体上不存在西方宗教独大的局面,只是由于两类宗教的管理制度、组织方式和习俗特点的固有差异,西方宗教的可见度更高,造成了“农村西方宗教热”的印象。从城乡对比来看,西方宗教在信徒的规模及其增长、宗教实践活跃度、组织化水平、对宗教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没有表现出在农村的热度高于城镇。从广东与河南农村宗教的对比来看,前者以传统宗教为绝对主导,后者是西方宗教与传统宗教平分秋色。整体而言,“农村西方宗教热”的说法是一个迷思而非事实。
- 吴越张春泥卢云峰
- 关键词:农村宗教传统宗教西方宗教
- 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估计被引量:10
- 2019年
- 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三轮数据(2012年、2014年、2016年),本文对中国基督徒的规模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区分了“公开的基督徒”和“隐藏的基督徒”,前者是指在问卷调查中承认自己基督徒身份的人,后者是指不愿意承认自己信仰基督教,但通过其宗教实践以及改变对信仰的提问方式这两方面的数据,可推断其基督徒身份的人。通过对三轮数据的分析,本文估计我国大约有2829万名“公开的基督徒”和近1167万名“隐藏的基督徒”,因此可以认为,2016年我国基督徒大约有3997万人。本文还区分了“名义的基督徒”和“虔诚的基督徒”,前者是指三次调查中只要有任意一次愿意承认自己基督徒身份或信基督教的上帝的人,这部分的规模约有3969万人;后者是指相关宗教实践频率为一月两三次及以上的基督徒,这部分大约有2115万人。
- 卢云峰吴越张春泥
- 家庭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下篇):中国经验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因素对家庭行为多样性的影响增强以及家庭行为在社会阶层中的分布向弱势模式变化,家庭结构在中国社会分层的重要性正在上升。文章从社会分层如何影响家庭结构的形成和家庭结构如何影响社会成就两个方面对中国相关经验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中国情境下研究家庭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的思路和方向。
- 张春泥谢宇
- 关键词:家庭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 农村外来工为何频繁变换工作?——户籍制度下珠三角农村外来工的工作流动研究
- 中国的经济改革带来了社会流动的增加,这不仅体现在城市居民工作流动的增加,也体现为农村外来工在城市不同工作组织间持续变换工作。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外来工的工作变换更为频繁。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农村外来工为何频繁变换工作...
- 张春泥
- 关键词:社会职业户籍歧视
- 当代中国青年父母离婚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基于CFPS 2010—2014的经验研究被引量:36
- 2017年
- 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2、2014三期数据,试图探讨45岁以下青年父母离婚对其年少子女的学业、心理、行为、交往等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父亲及母亲离婚单亲家庭、父母离婚后的再婚重组家庭、父/母外出家庭和父母婚姻完整家庭的年少子女在获得经济投入、学业及在校表现、心理及行为特质、人际交往与亲子关系、越轨行为和亲密关系的36项发展指标上的差异,并补充分析了完整家庭中父母争吵对子女在这些发展指标上的影响。研究发现,除少数几项指标外,在大多数指标上,单亲离婚家庭、重组家庭的子女与完整家庭的子女表现并无显著差异,在个别指标上母亲离婚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甚至更好。反而在完整家庭中,父母之间的频繁争吵对子女有全方位、严重的负面影响。
- 张春泥
- 关键词:父母离婚单亲家庭
- 网络的差异性和求职效果——农民工利用关系求职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4
- 2008年
- 社会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嵌入性",是社会学尤其是网络学派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针对特德.莫尔在ASR上一篇相关文章论述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嵌入性"的研究必须考虑网络差异性问题。在回顾过往关于网络差异性的理论及经验研究后,提出一个新的网络差异性命题:针对要在某组织中实现的特定目标,一个人所使用的网络是否有用,取决于他的网络与该组织的内网络有多大关系。在该命题基础上,本文对农民工使用网络的求职效果提出了四个假设:1.农民工利用内网络型求职的效果优于外网络型求职的效果;2.内网络型求职的效果优于一般性使用网络的效果;3.在内网络型求职中,网络中垂直地位的差异性依然起作用;4.在内网络型求职中,联系人种类在量上的差异性也影响求职效果。利用珠三角农民工调查数据,本文对这4个假设进行检验后发现:使用内网络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显著,而使用外网络和一般性使用网络的效果不显著;在内网络型求职的个案中,获得企业负责人帮助的农民工更可能比获得工友或主管帮助的农民工拿到更高的工资,接触的联系人种类越多的农民工能够拿到越高的工资。进而,本文得出结论:探讨"嵌入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时有必要分清行动者嵌入在具体网络中的层次性,嵌入性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会因网络的差异性而不同。
- 张春泥刘林平
- 关键词:农民工嵌入性
-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工作、家庭关系及其对负面情绪影响的性别差异被引量:11
- 2021年
- 本文旨在探讨两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害怕、焦虑、担忧这些典型负面情绪的变化,以及疫情期间工作、家庭关系的变化对负面情绪影响的性别差异。借助2020年1月至3月在国内疫情上升期和下降期对同一批受访者的网络追踪调查,本文发现,虽然在疫情初期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但随着国内疫情趋于好转,女性负面情绪已降至与男性同一水平。疫情给女性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比男性大,这不利于女性负面情绪的改善;较之男性,女性负面情绪的改善更多受到家庭关系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工作出现消极变化的女性,家庭关系的改善能够缓和工作损失对她们情绪的不利影响。
- 张春泥周洁
- 关键词:家庭关系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