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蔚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颅脑创伤术前的CT分级与预后被引量:2
- 2012年
-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通过CT扫描观察基底池及中脑的形态学改变,对判断患者的手术指征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116例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基底池及中脑的形态学改变为主要变化的CT分级方法,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
- 金鹏蒋蔚卞晓星
- 关键词:急性颅脑创伤CT分级预后颅脑创伤患者术前神经外科医师
- 丁苯酞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循环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脑循环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组(丁苯酞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治疗;丁苯酞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连续10 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CT灌注成像,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丁苯酞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BF)及脑血容量(CBV)水平显著提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显著降低(均P<0.05)。丁苯酞组患者在治疗后5 d和10 d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循环状况,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迟发性脑损伤。
- 金鹏蒋文庆蒋蔚魏文峰武洪林
-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丁苯酞脑循环
- 视神经鞘直径与中重度脑外伤预后的关系研究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中重度创伤性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初始头颅CT中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来评估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53例2015年入住我院神经外科中重度脑外伤病人初始的头颅CT,测量每只眼睛ONSD,然后取其平均值,其结果与患者伤情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患者按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标准分为二组:(1)GCS9~12分组,(2)GCS3~8分组。出院后3个月,所有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sle,GOS)标准,分为:(1)预后良好组(GOS IV^V级),(2)预后差组(GOS II^III级),(3)死亡组(GOS I级)。结果:53名患者中GCS9~12分组病人ONSD值为5.57±0.94mm,GCS3~8分组病人为6.18±0.65mm(P<0.01)。根据预后分组统计ONSD均值:GOS良好组为5.06±0.66mm,预后差组为6.18±0.3mm,死亡组为6.55±0.28mm,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P<0.01。结论:ONSD值与脑外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伤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 蒋蔚蒋文庆金鹏
- 关键词:脑外伤预后
- 颅骨修补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颅骨修补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将53例颅骨修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工作模式,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日均总药费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骨修补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有效规范诊疗措施、降低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有效提高医护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蒋蔚
- 关键词:颅骨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