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楠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市灯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生素D联合左旋多巴降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跌倒风险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左旋多巴是否降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跌倒风险。方法 48例VP患者分为维生素D组、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左旋多巴治疗,维生素D组同时补充1000 IU·d^(-1)维生素D_2,而对照组不补充维生素D_2。比较两组治疗后2年内跌倒发生次数。结果维生素D组下肢肌力明显提高。2年内两组中每个观察对象跌倒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5±0.4较维生素D组0.6±0.3,P<0.05)。在2年观察期间,对照组23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髋部骨折,而维生素D组23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髋部骨折。结论维生素D联合左旋多巴可以降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跌倒风险。
- 缑元冲牛晓波段贺春张晓阳李晓楠
- 关键词: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跌倒左旋多巴维生素D
- 罂粟碱注射液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电生理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分析罂粟碱注射液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电生理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安阳市灯塔医院收治的198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B组,各99例。A组给予硫辛酸,B组给予硫辛酸+罂粟碱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腓总神经、胫神经及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B组93.94 %高于A组84.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TSS及TCSS各项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正中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MCV、SCV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MDA水平更低,SOD、TAOC、GSH-Px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罂粟碱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治疗DPN疗效确切,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MCV及SCV,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缓解。
- 李晓楠董芳
- 关键词:硫辛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
- 脑小血管病各亚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各亚型的危险因素,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组脑小血管病患者216例,均行MRI常规序列和GRE-T2*WI检查,依据结果将其分为腔隙性梗死(LI)、脑白质病变(WML)及脑微出血(CMBs)三种亚型,登记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完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LI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与WML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为LI、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CMBs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为年龄、LI、WML、性别、脑出血、高血压。结论 LI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WML的危险因素为LI、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MBs的危险因素为年龄、LI、WML、性别、脑出血、高血压。
- 牛晓波缑元冲郭旭亮李晓楠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损害脑微出血
- 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改良组(30例)和对照组(60例),改良组采用尿激酶50万U 15min内静滴完,继以尿激酶50万U 45min内静滴完;对照组采用尿激酶100万U 30min内静滴完。在溶栓前、溶栓后1h、24h、14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14d时改良的Rankin残障(mRS)评分及再闭塞的发生率。结果溶栓后1h2组NIHSS分数均迅速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14dNIHSS评分为3.9±2.4,对照组5.1±3.3;14d时mRS≤2者,改良组20例(67%),对照组28例(47%);再闭塞发生率,改良组2例(7%),对照组13例(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早期再闭塞发生率显著减少。
- 缑元冲牛晓波段贺春张晓阳李晓楠
- 关键词: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再闭塞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措施和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观察两组治疗5、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初中量表(NIHSS)评分、14 d改良的Rakin量表(m RS)评分、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14 d后NIHSS评分为(10.6±4.4)、(3.6±2.1)分,对照组分别为(15.9±5.2)、(8.1±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降低明显,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延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出血、皮下瘀血斑、非症状性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症状性脑出血(脑实质内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缑元冲牛晓波段贺春张晓阳李晓楠
- 关键词:脑梗死尿激酶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