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旭亮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市灯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腔隙
  • 2篇腔隙性
  • 2篇腔隙性脑梗死
  • 2篇微出血
  • 2篇脑微出血
  • 2篇成像
  • 2篇出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供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成像
  • 1篇抑郁
  • 1篇硬化斑块
  • 1篇预后

机构

  • 5篇安阳市灯塔医...

作者

  • 5篇郭旭亮
  • 2篇缑元冲
  • 2篇牛晓波
  • 1篇李晓楠

传媒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类型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7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诊断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77例,按梗死部位分为深穿支梗死组、皮质梗死组和分水岭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101例)。2组患者使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法(HRMRI)检查患者的双侧MCA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包括形态、信号强度及分布位置,从而统计分析粥样斑块特征与脑梗死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78例患者中77例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患者的强化率为55/77(71.4%),无脑梗死组患者的强化率为53/101(5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5,P=0.027)。其中脑梗死组中深穿支梗死组强化率为17/23(73.9%,χ^(2)=8.707,P=0.021),皮质梗死组的强化率为13/19(68.4%,χ^(2)=6.244,P=0.017),分水岭梗死组的强化率为25/35(71.4%,χ^(2)=4.963,P=0.028),较非强化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与脑梗死类型关系密切,斑块特征可反映斑块的稳定性,HRMRI对斑块稳定性的判断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及梗死位置。
郭旭亮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梗死
64排CT双血供灌注参数在术前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2022年
目的 探究64排容积CT双血供灌注参数在术前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疑似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其临床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容积CT及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按照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将其分为无转移组(35例)及转移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PAF、BAF、PI灌注参数,BAF、PI检查方式对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及BAF、PI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无转移组患者的PAFF水平与转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组患者的BAF水平低于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PI水平高于转移组(P<0.05);经BAF检查,60例肺癌患者中有纵隔淋巴结转移29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31例,其中真实的有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1例,其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35.00%(21/60);经PI检查,60例肺癌患者中有纵隔淋巴结转移25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35例,其中真实的有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0例,其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33.33%(20/60);与BAF检查比,PI检查的特异度、准确度、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容积CT双血供灌注参数在术前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可有效诊断出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且特异度、准确度、敏感度高,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郭旭亮张好勋
关键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脑小血管病各亚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各亚型的危险因素,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组脑小血管病患者216例,均行MRI常规序列和GRE-T2*WI检查,依据结果将其分为腔隙性梗死(LI)、脑白质病变(WML)及脑微出血(CMBs)三种亚型,登记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完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LI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与WML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为LI、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CMBs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为年龄、LI、WML、性别、脑出血、高血压。结论 LI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WML的危险因素为LI、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MBs的危险因素为年龄、LI、WML、性别、脑出血、高血压。
牛晓波缑元冲郭旭亮李晓楠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损害脑微出血
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与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16例,进行老年抑郁量表(GDS)评测,≥5分为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记录两组CMB总数量及脑叶CMB、深部CMB、幕下CMB及左右半球CMB数量,分析两组CMB数量与部位、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的关系。结果两组在脑叶CMB及左半球CMB、女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白质病变(WML)、深部LI及左半球LI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脑叶CMB是卒中后抑郁(PSD)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43,P=0.040)。结论脑叶CMB及左半球CMB为PSD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女性、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脑白质病变、LI特别是深部及左半球LI。
牛晓波缑元冲郭旭亮
关键词: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FAI指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Fat attenuation index,FAI)指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CTA检查,测量斑块定量参数及测量冠周FAI指数。根据患者1 y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n=20)和预后良好组(n=65)。比较两组斑块定量参数、FAI指数,并分析斑块定量参数与FAI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斑块定量参数与FAI指数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斑块定量参数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FAI指数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总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负荷、钙化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率、重建指数与FAI指数呈正相关(r=0.382、0.451、0.439、0.425、0.396,P均<0.05);斑块定量参数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1,FAI指数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AUC为0.733,两者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价值,但斑块定量参数与FAI指数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AUC为0.839,高于单一预测价值。结论:基于CCTA定量斑块特征参数、冠周FAI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用于评估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旭亮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