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玲
-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级卒中中心与初级卒中中心DNT差异分析
-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高级卒中中心与初级卒中中心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入院到用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的差异,进而明确卒中中心溶栓流程改进的必要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3月...
- 徐冬娟王志敏陈红芳张晓玲程建华吕志芳吴承龙陈智才钟晚思楼敏
- 关键词:静脉溶栓
- 经皮氧分压监测在VA-ECMO患者下肢保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氧分压监测在在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下肢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9年9月收住我院的VA-ECMO患者90例,将其分为三组,A组:患者未进行经皮氧分压监测;B组:患者进行经皮氧分压监测但未发生下肢缺血;C组:患者进行经皮氧分压监测但发生下肢缺血。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下肢缺血的发生率,经皮氧分压监测的结果,及评估经皮氧分压监测指标对患者下肢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90例患者中60例进行了经皮氧分压监测,30例患者未进行监测,90例患者中40例发生了下肢缺血,A组下肢缺血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所有患者中总共11例患者进行了截肢,A组患者截肢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发生下肢缺血的患者经皮氧分压明显低于未发生缺血的患者(P<0.05),发生下肢缺血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未发生缺血的患者(P<0.05),90例患者中死亡50例,发生下肢缺血的患者死亡率高于未发生下肢缺血的患者(P<0.05)。以经皮氧分压监测结果预测患者发生下肢缺血的截断值为67.5 mmHg,约登指数0.80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0.869~1.000),敏感性89.5%,特异性90.9%。结论经皮氧分压监测能较早发现VA-ECMO患者的下肢缺血。
- 潘飞艳童洪杰张晓玲陈琨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 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ICU谵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ICU谵妄患者应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对其护理效果、住院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ICU谵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住院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观察组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谵妄患者应用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整体护理,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 陈丽君潘利飞叶向红张晓玲
- 关键词:ICU谵妄循证理念整体护理生活质量
- 远端灌注导管对VA-ECMO患者肢体缺血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远端灌注导管(DPC)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动脉导管相关性肢体缺血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系统、Scopus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Google学术等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2月发表的有关DPC对VA-ECMO患者动脉导管相关性肢体缺血影响的文献,检索词为体外膜肺氧合、肢体缺血、limb ischemia、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distal perfusion cannula。结局指标包括肢体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由2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11篇为病例系列研究、2篇为技术描述研究、4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1850例患者,其中预防性置入DPC 1180例,未预防性置入DPC 670例。Meta分析显示,与未预防性置入DPC组比较,预防性置入DPC组肢体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RR)=0.48,95%可信区间(95%CI)为0.37~0.62,P<0.0001〕,但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1.41,95%CI为0.70~2.87,P<0.0005〕。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文献分布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预防性置入DPC可降低VA-ECMO患者动脉导管相关肢体缺血发生率,但对病死率无影响。由于研究数量较少,且存在研究人群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仍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一步证实。
- 张晓玲张晓玲方强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肢体缺血
- 外周灌注指数指导下的个体化护理降低ECMO患者下肢缺血并发症的观察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周灌注指数指导下的个体化护理降低ECMO(体外膜肺氧合)患者下肢缺血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应用ECMO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周灌注指数指导下的个体化护理,分析本组患者下肢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4例死亡,余52例患者下肢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85%。结论外周灌注指数指导下的个体化护理能有效降低下肢缺血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陈丽君张晓玲陈琨潘利飞
-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
- 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预防术后重症肌无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一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胸腺瘤切除术患者,观察并记录术后重症肌无力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重症肌无力将患者分为重症肌无力组(A组,11例)与未发生重症肌无力者(B组,81例),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对比2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11例,发生率为12.0%;2组患者的术前病程、合并免疫疾病、手术路径、合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肺部感染、术后放化疗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病程(>12个月)、合并免疫疾病、手术路径(开胸)、术后肺部感染是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危险因素,合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放化疗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也较多,常见如术前病程长、合并免疫疾病、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等,因此行胸腺瘤切除术时应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以降低重症肌无力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许博王叶萍陈献国张晓玲
- 关键词:胸腺瘤切除术重症肌无力发生率影响因素
- 下肢灌注评分对VA-ECMO治疗患者下肢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下肢灌注评分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下肢缺血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VA-ECMO治疗的患者101例。根据VA-ECMO治疗后患者是否出现下肢缺血的临床症状(下肢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未扪及、皮肤温度降低)分为未缺血组80例和缺血组21例。患者在VA-ECMO治疗期间根据下肢灌注评分表每日进行下肢灌注动态评估,包括患者毛细血管充盈实验(CRT)、经皮氧分压(tcPO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U)、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ECMO插管位置、管路型号。比较两组患者下肢灌注评分。分析下肢灌注评分对下肢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VA-ECMO插管位置、管路型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缺血组患者CRT评分、tcPO2评分、CDU评分及下肢灌注总评分均明显低于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SpO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T评分、tcPO2评分、CDU评分及下肢灌注总评分的AUC分别为0.768、0.651、0.698、0.926,下肢灌注总评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0.900、0.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A-ECMO治疗期间,患者通过下肢灌注评分表动态监测有助于下肢缺血的早期诊断、治疗。
- 彭伟陈琨张晓玲朱良梅
-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下肢缺血
- 同期胸腔镜下双侧肺多发结节切除手术40例病例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总结同期胸腔镜下双侧肺切除手术治疗双肺多发结节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40例双肺多发结节患者同期行双侧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术前肺部CT、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行双肺结节定位、评估肺功能储备等情况,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行亚肺叶切除手术。考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病变直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目)及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功能指标FEV1)、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对病理结果、临床疗效,手术相关并发症与手术术式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共切除118个结节;其中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86个(72.88%),分布于33例患者中,包括癌前病变4例,原发性肺癌26例,其他恶性肺部肿瘤3例;原发性肺癌TNM分期:0期7例,Ⅰ期14例,Ⅱ期4例,Ⅲ期1例,Ⅳ期0例;原发性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5例,其中4例N1转移,1例N2转移。所有患者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39.80±33.12)min,术中出血量为(150.00±23.63)mL,术后住院时间为(5.42±4.23)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2例,呼吸衰竭1例,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肺叶-肺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肺段-肺段(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切除手术的患者。出院时评估术后近期疗效,行肺叶-楔形切除手术的患者中,存在部分无效的病例(2/30,6.67%)。结论经术前评估筛选的双肺多发结节患者同期行双侧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需术前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手术术式,获得更理想的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 许博陈献国王叶萍楼洋李献帅张晓玲
- 关键词:胸腔镜
- 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后不同目标体温管理对患者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后不同的目标体温管理对患者脑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5月~2020年1月我院收住行体外心肺复苏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B组30例。A组患者的体温控制在32.0℃~34.0℃;B组患者的体温控制在34.1℃~36.0℃。通过分析比较出院时患者的存活情况、CPC评分以及并发症来评估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60例患者中A组存活患者12例,B组存活患者10例,两组患者存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CPC评分良好12例,B组患者CPC评分良好7例,两组患者CP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目标体温控制在34.1℃~36.0℃相比较,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后的患者目标体温控制在32.0℃~34.0℃对患者的脑功能预后并无更多益处。
- 潘飞艳童洪杰张晓玲陈琨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亚低温脑保护
- 体外膜肺氧合侧支循环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使用静脉-动脉模式的体外膜肺氧合时,动脉置管侧下肢容易发生远端供血不足,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严重的可致残或者威胁生命。目前临床常常建立肢体远端动脉侧支循环系统,但是动脉分支直径较小,侧支循环系统的血流速度较慢,容易形成栓子发生堵管。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定时冲洗的体外膜肺氧合侧支循环冲洗装置(简称冲洗装置),现介绍如下。
- 朱良梅张晓玲谢文林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侧支循环动脉置管肢体远端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