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胡静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基因
  • 2篇肺癌
  • 1篇伊立替康
  • 1篇人粒细胞
  • 1篇人粒细胞集落...
  • 1篇上呼吸道
  • 1篇上呼吸道感染
  • 1篇顺铂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素
  • 1篇热毒宁注射液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中性粒细胞减...
  • 1篇肿瘤
  • 1篇重组人粒细胞
  • 1篇重组人粒细胞...

机构

  • 6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胡静
  • 4篇寿涛
  • 3篇汪晓洁
  • 2篇杨立波
  • 2篇缪堃
  • 2篇李丽华
  • 1篇曾蓉
  • 1篇李波
  • 1篇张立
  • 1篇王碧君
  • 1篇葛利
  • 1篇佘波
  • 1篇刘锐
  • 1篇王绍波
  • 1篇李世武
  • 1篇李蓉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基因转染抑制鼠胃癌细胞MFC增殖的观察
2012年
目的:构建pcDNA3.1/15-PGDH(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鼠胃癌细胞MFC,观察15-PGDH对MF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5-PGDH,转染胃癌细胞MFC,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15-PGDH基因的表达情况;MTT法测A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15-PGDH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5-PGDH基因转染成功,转染后鼠胃癌MFC/15-PG-DH细胞中15-PG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1.06±0.08,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的0.22±0.01及未转染细胞组的0.2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基因转染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MTT结果显示,细胞生长至第4、6、8天,15-PGDH基因转染组细胞的A值均较低,分别为1.173±0.072、1.405±0.040和1.689±0.116,与空质粒转染组细胞的1.452±0.062、1.955±0.098和2.755±0.3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未转染MFC细胞的1.534±0.082、1.972±0.073和2.477±0.319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5-PGDH基因转染细胞组克隆形成率为18%,与未转染细胞组63%及空质粒转染细胞组59%相比,克隆形成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5-PGDH基因转染可显著抑制鼠胃癌MFC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
李丽华汪晓洁胡静杨立波寿涛
关键词:胃肿瘤转染
IP与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的IP方案与足叶乙甙(VP-16)联合DDP的EP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初治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IP组(CPT-11+DDP)和EP组(VP-16+DDP)。IP组:CPT-1165mg/m2,静脉滴注,d1、d8,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EP组:VP-16100mg/m2,静脉滴注,d1~d3,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两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中位生存时间(OS)。结果:IP组有效率(RR)65.6%,疾病控制率(DCR)87.5%;EP组RR58.6%、DCR82.8%,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生存期IP组、EP组分别为10.4个月、9.7个月,1年生存率IP组和EP组分别为40.6%、37.9%,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IP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率低于EP组(P<0.05),IP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EP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胆碱能综合征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方案治疗SCLC的疗效与EP方案相当,毒副反应能耐受,可作为广泛期SCLC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案之一。
汪晓洁李丽华寿涛陈庆陈雪丹缪堃胡静杨立波曾蓉
关键词:伊立替康足叶乙甙顺铂
慢阻肺患者肺部感染对呼吸功能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肺部感染对患者呼吸功能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而为患者预防感染和机体调节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6例慢阻肺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的36例慢阻肺未出现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因子和呼吸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其他呼吸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指标IL-6(11.56±1.57)pg/m L、IL-8(11.98±1.69)pg/m L、TGF-β(98.13±9.03)ng/m L和TNF-α水平(1.80±0.21)ng/m L、RAW(117.42±11.02)%、Fres(22.03±2.03)Hz指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L0(60.13±4.96)%、MVV(44.87±4.21)%、MMF(0.76±0.08)L/s、Cdyn(30.07±2.54)m L/cm H2O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对患者呼吸功能和细胞因子表达有着不良影响,因而在临床治疗上需要注重对慢阻肺患者肺部感染进行预防,同时注重对血清细胞因子的调控。
胡静
关键词:慢阻肺肺部感染细胞因子表达
不同剂量rhG-CSF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背景与目的:肿瘤化疗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为常见。骨髓抑制不但使化疗药物的剂量提高受到限制,而且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 G-CSF)不仅具有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也有促进粒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明显疗效。本研究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化疗后预防性应用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的rh G-CSF升白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该药合理的应用策略。方法:126例经病理证实为晚期NSCLC化疗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B、C共3组。3组患者于化疗结束后24 h给予rh G-CSF。其中A组(低剂量):rh G-CSF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1天;B组(中剂量):rh 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2天;C组(高剂量):rh G-CSF 30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3天。观察患者用药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以及rh G-CSF的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中、高剂量rh G-CSF可以使近60%的患者白细胞高于4.0×109个/L;对于Ⅲ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低剂量组白细胞水平回升天数更长,高剂量组白细胞回升天数明显缩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化疗后加用高剂量rh G-CSF可以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平均水平,能明显缩短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低下的持续时间。126例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4.76%,其中低剂量组为9.52%,中剂量组为4.76%。rh G-CSF引起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结论: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不同剂量rh G-CSF均可促进化疗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在相同化疗剂量下选用高剂量的rh G-CSF可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快速上升,安全可靠。
汪晓洁寿涛胡静李世武刘锐缪堃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中性粒细胞减少化学治疗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0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qd,3 d为一个疗程。结果解热作用:治愈18例(60.0%),显效6例(20.0%),有效4例(13.3%),无效2例(6.7%),总有效率93.3%。中医证候疗效:治愈17例(56.7%),显效6例(20.0%),有效5例(16.7%),无效2例(6.7%),总有效率93.3%。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快速缓解症状,安全性好。
葛利胡静李波王碧君张立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
18F-FDG PET/CT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绍波胡静寿涛李蓉王含佘波高文
关键词: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