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2篇脊髓损伤大鼠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定向分化
  • 1篇动态系统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腰椎
  • 1篇腰椎融合
  • 1篇腰椎融合术
  • 1篇腰椎退行性
  • 1篇腰椎退行性疾...
  • 1篇移植后
  • 1篇诱导成骨
  • 1篇诱导成骨作用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忠伟
  • 3篇王宝兰
  • 3篇张小宁
  • 2篇杨毅
  • 2篇张起顺
  • 1篇徐小雄
  • 1篇王鹏
  • 1篇殷剑
  • 1篇王亚楠
  • 1篇潘奇林
  • 1篇陈波
  • 1篇谢冲
  • 1篇廖南
  • 1篇肖伟
  • 1篇陈慧锦
  • 1篇赵学飞
  • 1篇曹鑫
  • 1篇董春磊
  • 1篇杨春生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脊髓冲击伤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良探索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索一种制作稳定性强、重复性好的脊髓损伤模型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简易重物坠落打击装置建立大鼠脊髓中度损伤组(5g×8cm)、重度损伤组(5g×16cm)模型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均n=10。通过运动功能评分法(BBB)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后两组大鼠功能及病理的变化特点,以评价该制作方法的可靠性。结果:BBB评分显示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中度损伤大鼠的恢复明显优于重度损伤大鼠(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脊髓损伤后脊髓结构紊乱,有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重度损伤组脊髓空洞面积明显大于中度组(P<0.05)。结论:该方法制作的大鼠脊髓模型能将不同打击力度造成的损伤区分开,并且模型的行为学与病理学结果相吻合,说明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一致性,适合脊髓损伤实验研究的应用。
张小宁张起顺李忠伟王宝兰
关键词:脊髓损伤
棘间动态系统Coflex对比传统融合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Coflex与传统融合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Coflex系统对腰椎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有关Coflex系统与传统融合固定手术对比的研究和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分析表明Coflex与传统融合固定手术相比,末次随访腰腿部VAS、ODI评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P<0.0001)、手术时间(P<0.000 01)上邻节段ROM(P=0.02)、下邻节段ROM(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flex系统与传统手术的短中期疗效相当,而前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具有明显优势,同时Coflex系统能够使术后腰椎趋于生理状态,对邻近节段尤其是上邻节段影响小。
潘奇林徐小雄杨毅李忠伟银乐乐左康康王鹏陈波
关键词:COFLEX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融合术
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采用改良的简易打击装置制作T11完全性SCI模型,将SCI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减重步行训练组、联合治疗组(干细胞移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和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处理),每组10只大鼠。SCI手术1周后,对于细胞移植组及联合治疗组大鼠进行干细胞移植。取传至第3代的BMSCs,移植前1天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移植后减重步行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其余2组进行自由活动。分别于SCI后第1、2、3、4和5周,通过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来判断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于SCI第5周,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神经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MAP-1β)及波形蛋白(VIM)的阳性表达,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分化及损伤部位神经纤维的恢复情况。结果①BBB运动功能评分显示,SCI手术第2周联合治疗组BBB评分为[(6.60±0.97)]分,明显高于其余3组;干细胞移植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00±0.67)和(4.80±0.63)]分,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周,干细胞移植组的BBB运动功评分为[(8.00±0.67)]分,高于减重步行训练组[(6.80±0.7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特异性标志物(NSE、MAP-1β、VIM)阳性细胞充填于各组大鼠的SCI组织中,通过半定量分析法读取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阳性表达半定量值,联合治疗组分别为[(4.72±0.19)、(4.50
董春磊王宝兰李忠伟谢冲赵学飞杨春生张小宁
关键词: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减重步行训练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p38信号通路调节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血管化是组织工程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_2)是目前刺激骨组织修复最强的生长因子。我们课题组以往在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_2)诱导成骨作用的过程中发现rhBMP_2在促进成骨的同时也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促进了血管生成,由于同时具有成骨、成血管这种特性,因此BMP-2具有很好的骨修复效果,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也得到了与我们相似的结论,但是目前对于BMP-2调节VEGF表达的确切机制还不明确。p38信号通路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的成员,是1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调节过程。本实验通过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p38信号通路在rhBMP-2调节VEGF表达中的作用,对rhBMP-2调节人脂肪间充质VEGF表达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曹鑫杨毅殷剑李忠伟肖伟王亚楠廖南陈慧锦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脂肪间充质干细胞P38信号通路生理调节RHBMP-2诱导成骨作用
BMSC定向分化为神经干样细胞后移植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定向分化为神经干样细胞后进行移植,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适宜的移植时间。方法取培养至第3代的BMSC,将其定向分化为神经干样细胞,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鉴定。移植前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细胞,移植时将其缓慢输注到损伤部位。实验分3组,移植Ⅰ组和移植Ⅱ组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和2周进行移植,对照组操作同移植Ⅰ组,仅将移植用细胞悬液改为等量的生理盐水。移植后1~6周,对各组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采用荧光免疫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分化及神经纤维再生的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BMSC诱导培养3d后,神经巢蛋白呈阳性表达,将诱导后的细胞球继续培养,可见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丝蛋白(NF200)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移植后两移植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Ⅰ组尤为明显。2个移植组均有大量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神经巢蛋白双阳性细胞及部分BrdU和NF200双阳性细胞填充于脊髓损伤区,同时可见明显的神经纤维再生,脊髓损伤处的空洞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O.05),而移植Ⅰ组神经功能的改善较移植Ⅱ组更加明显。结论BMSC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干样细胞,将其移植后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脊髓损伤1周后的移植效果优于损伤2周后移植。
张小宁张起顺李忠伟王宝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脊髓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