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 进化、融合与反应:对新媒介的新认识被引量:2
- 2019年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媒介理论家已经认识到网络数字计算机是终结所有媒介的元媒介。这使得研究者们想要弄清楚,我们在哪些方面无法将网络平台与传统模拟媒介进行合理的直接比对。为处理两者之间的不一致,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各种基础技术及其各自的“原初功能可见性”的理论,它证明过去已存在新媒介。该理论框架表明,数字化是基础技术方面的另一个变革性进步,它涉及人工制品、机械和电力。基础技术理论认可建立在软件基础上的网络平台被称作数字媒介,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它们的技术基质和独特的功能可见性。通过论证旧媒介与新的数字媒介之间的这种关联,我们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分析这类平台的社会接纳度和使用情况以及它们的文化实践、内涵和效应。
- 约翰·麦克马伦(著)佟亚洲陈曦
- 关键词:数字媒介新媒介网络平台
- 小议拉康与文学翻译中对语境的把握
-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语境是话语接收者对外部世界所作假设即认知语境的一个子集。语境是翻译这一交际活动的重要媒介。译者应抓住交际线索,利用原作者的认知语境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对原作者的认知语境进行假设,最后在译入语语境中实现译...
- 陈曦
-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文学翻译认知语境
- 文献传递
- 试析《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的两个中译本被引量:1
- 2006年
- 英国散文家、文艺评论家、词典编撰家塞缪尔.约翰生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可谓书简中经典之作,然其中译本为数甚少。罗珞珈女士和高健先生的译文各有所长,然笔者拙见,罗译用词稍过,偶有误译。高译略显拘谨。笔者针对此书简翻译中的重点难点,比较分析两者译文,并试译之。
- 陈曦
- 关键词:直译意译
- 后真相时代的危机:新闻变迁与意义重构——丹尼尔·博克维兹(Daniel A.Berkowitz)教授学术访谈被引量:6
- 2018年
- 当今媒体逐渐呈现传播形态多样化与体态丰富化的趋势,加之"众生皆媒"网络技术发展的合力作用,虚假新闻(fake news)正以前所未有的扩散速度混淆视听。在与之紧密相连的"后真相时代"(the post-truth era),真相似乎已变得不再重要,甚至不再相关。面对喧嚣尘上的舆论,受众看似获得了更多知情权。他们究竟是在积极进行主观选择、理智解读真相,还是被动地接收针对性信息、预设立场"消费"真相?爱荷华大学丹尼尔·博克维兹教授在与本文作者的访谈中,阐释了后真相时代中新闻实践的变迁与新闻职业道德的边界重构。
- 陈曦康茜莫詹坤
- 关键词:访谈
- 跨文化传播与交往中的“他者欲望”被引量:1
- 2021年
- 文章基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主体间性背后的欲望结构,以及"他者欲望"如何在交往理性中发挥多重作用,以期对理性认同的深层运作机制有新的认识,为跨文化传播中不同意义符号的缝合提供新的视角。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往中,作为主体欲望根源的匮乏导致与"大他者"的象征性认同存在缺失,但这一深层欲望同样推动着主体持续地追寻认同他者的欲望以及被他者认同的欲望,借助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交往理性完善自我建构。此外,由于主体在他者的位置欲望,欲望对象的重合会引发矛盾冲突,这是交往理性需要应对的难题,但同时也为缝合点的意义整合创造更多契机。
- 陈曦陈曦
- 关键词:他者主体间性交往理性
- 离散视角与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化翻译创作被引量:5
- 2012年
- 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热点通常集中在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冲突方面,但对华裔作品本身的文化翻译属性论述不多。本文以三位华裔美国文学领军人物的代表作为例,通过将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理论与文化理论中的离散视角相结合,深入探讨华裔美国作家进行离散书写时展现的"杂合性"特质。
- 陈曦王心洁
-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文化翻译杂合性
- 我的跨文化写作与人生旅程——聂华苓访谈录被引量:4
- 2020年
- 访谈时间:美国中部时间2018年4月20日下午3时许访谈地点:美国爱荷华城聂华苓女士住所(亦称"安寓"①)问:聂先生您好。从您首部短篇小说《翡翠猫》(1959)和第一部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1960)到自传《三生三世》(2004),迄今为止,您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旅程,创作了大量作品。请问,是什么力量促使您保持长盛不衰的跨文化创作动力?聂华苓:创作就像运动,是一种习惯。
- 莫詹坤陈曦陈曦
- 关键词:聂华苓跨文化写作创作动力
- “限知视角”与小说的翻译创作——以《草原日出》和《喜福会》的翻译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限知视角"主要指读者只能通过小说叙述者或人物的个人视角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翻译是一种再创作,难免会对小说的叙事进行操控性的重写。由于不同的视角会传达出不同的美学信息或主题意图,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译者需要充分重视原小说中易于混淆的"限知视角",尽量减少翻译过程中的视角偏差。此文以《草原日出》和《喜福会》的译文为例,探究译者应如何把握第三人称叙述中两种不同的"限知视角"。
- 王心洁陈曦
- 关键词:限知视角小说翻译喜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