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许雯

许雯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3篇间充质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STRO-1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淋巴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抑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断骨
  • 1篇亚群
  • 1篇氧化酶
  • 1篇移植免疫
  • 1篇移植免疫耐受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原纤维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许雯
  • 5篇张翼鷟
  • 5篇李芳
  • 3篇赵智刚
  • 3篇于泳
  • 2篇李晓武
  • 2篇郭青
  • 2篇赵丹丹
  • 2篇夏冰
  • 2篇智亚芹
  • 1篇王晓芳
  • 1篇王亚非
  • 1篇田晨
  • 1篇杨瑞芳
  • 1篇赵伟鹏
  • 1篇王加菊
  • 1篇白丽萍

传媒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Stro-1~+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
2012年
本研究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MSC)及其Stro-1+MSC亚群对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的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作用。从健康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培养MSC,并筛选Stro-1+MSC。建立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供体为雌性C57BL/6小鼠,获取皮片,移植给受体雌性BALB/c小鼠。动物分为4组:①Stro-1+MSC组:照射受鼠移植前输注2×106Stro-1+MSC;②MSC组:照射受鼠移植前输注2×106MSC;③照射对照组:受鼠照射后直接进行皮肤移植;④同系对照组:BALB/c小鼠照射后接受同系小鼠皮肤移植。检测项目包括:移植皮片存活时间,HE染色观察移植皮片病理改变,ELISA检测移植前后受鼠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MSC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2.13±3.34)d,较照射对照组(11.38±1.01)d未见明显延长(P>0.05);Stro-1+MSC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为(30.68±5.89)d,较照射对照组及MSC组明显延长(P<0.05),移植皮肤病理检查显示皮片结构清晰。在同系对照组和照射对照组,移植前后受鼠血浆中TGF-β1浓度无显著变化,而在MSC组和Stro-1+MSC组移植后TGF-β1浓度均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Stro-1+MSC较未分选的MSC具有更强的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功能,在体内可显著延长小鼠皮片的存活时间,而这种作用似与TGF-β1的表达无关。
李芳许雯李晓武张翼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STRO-1皮肤移植免疫耐受
体外扩增传代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相关因子的影响
2013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体内的归巢能力,会随着供体细胞在体外的培养传代而下降,从而严重影响了间充质干细胞对靶组织的修复作用。目的:探讨体外扩增传代对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将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中分离出来,利用其贴壁生长的特性加以纯化,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培养至第7代,观察原代及第3,5,7代细胞的形态学特点。采用MTT法检测第3,5,7代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并绘制生长曲线。Real-time PCR法检测第3,5,7代间充质干细胞中归巢相关因子CXCR4、CXCR6、CXCL12(SDF-1)、CD44的表达,以2-△△Ct计算各代细胞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代次间充质干细胞中各细胞归巢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与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自骨髓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贴壁培养传至第3代,可获得纯度较高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在体外的增殖能力较强,但随着传代扩增次数增加,形态从细长梭形逐渐缩短变宽,增殖速率、总体扩增倍数以及CXCR4、CXCR6、CXCL12、CD44等细胞归巢因子的表达亦随传代培养而呈下降趋势。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能力随扩增传代而逐渐下降,其机制可能与CXCR4、CXCR6、CXCL12、CD44等归巢相关因子在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许雯田晨李芳夏冰郭青张翼鷟
关键词:干细胞CXCR6CXCL12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样细胞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能力。方法:无菌获取不同来源的MSCs并进行分组。A组:胎儿真皮;B组:胎儿骨髓;C组:成人骨髓。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并检测其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SCs的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各组MSCs在体外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样细胞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神经丝蛋白(NF)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不同来源的MSCs具有相似的细胞形态、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但是C组MSCs的增殖能力及体外传代能力低于A组和B组。不同来源、不同扩增代数的MSCs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呈现典型的神经样细胞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F和GFAP均呈阳性反应。结论:不同来源的MSCs均可以在体外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但不同发育阶段的MSCs体外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能力存在差异。
白丽萍杨瑞芳李芳许雯赵智刚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髓祖代细胞维甲酸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神经微丝蛋白质类
间充质干细胞和Stro-1^+亚群免疫抑制的比较及IDO1、IDO2在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间充质干细胞(MSC)和经Stro-1抗体分选的Stro-1+MSC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1(IDO1)和IDO2在上述两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中的作用。方法: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近端股骨粉碎物中得到细胞悬液,培养MSC,并筛选Stro-1+MSC。体外设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分别加入1×103~5×104个经照射的Stro-1+MSC或MSC,检测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再分别加入IDO1和IDO2的特异性抑制剂L-1MT和D-1MT,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以实时定量PCR法比较IDO1、IDO2在Stro-1+MSC和MSC中的表达,以GAPDH作为内参照基因。结果:(1)不同剂量组,Stro-1+MSC对MLR的抑制效应均显著强于相同剂量的未经分选的MSC(P<0.05);(2)加入L-1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减弱(P<0.05),而加入D-1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的抑制作用与未加入抑制剂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3)加入L-1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抑制的显著差异不复存在(P>0.05),加入D-1MT后Stro-1+MSC对MLR的抑制作用仍显著强于未经分选的MSC(P<0.05);(4)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IDO1在Stro-1+MS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MSC(P<0.05),而IDO2的表达在两者间无差异(P>0.05)。结论:IDO1在MSC的免疫调节和Stro-1+MSC的强势抑制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作用可被IDO1的特异性抑制剂L-1MT所抑制,而IDO2的特异性抑制剂D-1MT无此作用。
李芳郭青张翼赵丹丹许雯夏冰
关键词:STRO-1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吲哚胺2,3-二氧化酶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治疗后再发Castleman病一例
2011年
患者,男,54岁。因诊断骨孤立性浆细胞瘤5年余,腹胀3个月余于2010年8月入院。患者2004年9月自觉双下肢麻木,以双足底最明显,且有异物感。2005年2月出现劳累后背部疼痛,呈持续性,休息后无缓解。X线片示第12胸椎密度增高,左侧椎弓根破坏,考虑为转移瘤所致。
许雯于泳智亚芹张翼鷟
关键词:孤立性浆细胞瘤CASTLEMAN病断骨双下肢麻木背部疼痛X线片示
微孔膜法比较Stro-1~+和Stro-1^-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免疫抑制效应。但间充质干细胞是非均一性的细胞群,Stro-1+的抑制效应显著强于Stro-1-间充质干细胞。目的:评估Stro-1+和Stro-1-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的显著差异在间充质干细胞与淋巴细胞非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是否依然存在。方法:先将1×104,3×104Stro-1+或Stro-1-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微孔膜培养板(Transwell)的下室,一两小时待细胞贴壁后,再将1×104反应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等量经照射的刺激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培养板的上室进行共孵育。培养5d后以3H-TdR掺入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对照组为间充质干细胞与淋巴细胞直接接触的培养体系。结果与结论:在间充质干细胞与淋巴细胞直接接触的条件下,Stro-1+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效应显著强于Stro-1-间充质干细胞;当使用微孔膜培养板阻断间充质干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直接接触时,这一免疫抑制作用的显著差异则消失,并且不论是Stro-1+还是Stro-1-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弱于各亚群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直接接触的情况。提示间充质干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直接接触是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效应得以发挥的主要因素,而某些可溶性因子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只占小部分;细胞间的这种"直接对话"也是Stro-1+间充质干细胞优势性免疫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
许雯张翼鷟赵丹丹赵智刚于泳赵伟鹏
关键词:免疫抑制STRO-1间充质干细胞TRANSWELL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F144.103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李晓武张翼鷟智亚芹王加菊李芳许雯于泳赵智刚王晓芳王亚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