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ZL-004的PLGA纳米粒的大鼠肠吸收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超声乳化均质法制备包裹ZL-004(1)的PLGA纳米粒(1-NP),其体外释放明显高于原药。以单向灌流法考察1-NP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性质。结果表明,1-NP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且吸收系数(Ka)与渗透系数(Peff)均显著大于其原药(P〈0.01)。1-NP在小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Ka与Peff均显著大于结肠(P〈0.01),且各肠段吸收量随1浓度(5~20μg/ml)的增加而增加。
- 赵锋栾瀚森马银玲张晓红王浩
- 关键词:肠吸收
- 盐酸奥昔布宁透皮贴剂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溶媒挥发法制备了盐酸奥昔布宁骨架型透皮贴剂。体外透裸鼠皮肤试验表明,该贴剂能维持72 h稳定释药,透皮速率与上市产品Oxytro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测得制品中药物含量为(36.0±0.7)mg,在pH 5.8磷酸盐缓冲液中于24 h内基本释放完全,并且具有较好的含量均匀度和黏附性能。以Oxytro1为参比制剂,考察了自制贴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结果表明自制贴剂给药后能在72 h内维持较恒定的血药浓度,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7%。
- 朱壮志张晓红罗华菲马建芳王浩
- 关键词:盐酸奥昔布宁透皮贴剂体外评价药动学
- 新型小分子化合物ZL-004纳米粒的制备和药动学初步研究
- 2013年
- 目的制备载ZL-004的PLGA纳米粒(ZL-004-NP),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采用饱和恒温法、电位法、摇瓶法分别测定ZL-004的溶解度、pK_a及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设计优化纳米粒的处方,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及透析法评价优化纳米粒的特征。大鼠灌胃给予ZL-004-NP,采用UpLC-MS/MS检测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优化后的ZL-004-NP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平均粒径121.34 nm,分散指数0.16,包封率89.63%,载药量7.65%,体外释放可达216 h,且突释较小。与ZL-004原料药相比,ZL-004-NP的p_(max)提高了1.7倍,可达125μg·L^(-1),t_(max)由(6.47±0.51)h缩短至(4.13±0.4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00.99%。结论 ZL-004-NP可口服给药改善药物难溶性质提高生物利用度。
- 赵锋栾瀚森杨莉马银玲张晓红张淑珍王浩
- 关键词:纳米粒理化性质
- 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中残留单体的去除被引量:2
- 2013年
- 将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溶于二氯甲烷中,用稀盐酸为萃取剂(即稀酸萃取法)或乙醇为沉淀剂(乙醇沉淀法)去除PLGA中残留的乙交酯和丙交酯单体。考察了两种方法的工艺参数对单体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酸萃取法比乙醇沉淀法的去除效果好,但所用盐酸会破坏PLGA;沉淀法能有效避免PLGA的降解,且工艺简单。上述两法的去除效果均优于真空加热法。
- 张晓红杨莉栾瀚森蔡国强
- 关键词:萃取沉淀法
- 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及其在吸入制剂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近年来,吸入制剂由于安全、高效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广的应用。为达到有效的肺部沉积,药物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粒径通常控制在6μm以下。喷雾冷冻干燥技术(spray freeze drying,SFD)作为一种新型的粉末制备技术,主要包括雾化、冷冻和干燥3个步骤,是传统喷雾干燥与冷冻干燥技术的结合。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低温操作避免了制备过程中的加热环节,适合于热敏感药物;②细小雾滴的快速冻结减少了药物的结晶或相分离;③干燥过程中,冻结的细颗粒能更加快速、均匀地生成粒径可控的多孔球形颗粒。SFD技术有助于改善粉末的理化性质,所得制品空气动力学粒径较小,适用于肺部给药。本文综述了SFD技术的过程、特点和分类,以及近年来在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大分子吸入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 王珏朱壮志张晓红
- 关键词:吸入制剂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
- “功效和样本量”在验证中的应用
- 2021年
- 通过在验证中使用"功效和样本量"统计工具,确定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取样数量,以避免由于取样量不足导致的"第二类错误"。可用事先设计及事后评价两种思路来使用该工具。事先设计:设定功效,求样本量,根据所得样本量设计取样方案。事后评价:已有样本,求功效,根据所得功效是否足够来判断方案是否合理。
- 王阳马少华张晓红
- 微针在透皮给药系统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限制了大分子、水溶性药物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而提高被动扩散动力和使用促渗剂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微针用于促进药物的透皮传递,特别是用于大分子药物及透皮免疫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微针用于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状况,包括微针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影响药物通过微针透皮的因素和应用等。
- 卢望丁罗华菲张晓红朱壮志王浩
- 关键词:透皮给药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