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露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同位素
  • 3篇珊瑚
  • 3篇化学组成
  • 2篇氮同位素
  • 2篇造礁珊瑚
  • 2篇示踪
  • 2篇水体
  • 2篇南海北部
  • 2篇化学风化
  • 2篇化学特征
  • 2篇河水
  • 2篇沉积物
  • 1篇氮循环
  • 1篇氮源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盐酸处理
  • 1篇氧同位素
  • 1篇氧稳定同位素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3篇谢露华
  • 8篇韦刚健
  • 3篇邓文峰
  • 3篇刘颖
  • 2篇曾提
  • 2篇吴伟中
  • 1篇钟巍
  • 1篇刘丛强
  • 1篇肖化云
  • 1篇许继峰
  • 1篇龙爱民
  • 1篇王桂琴
  • 1篇肖红伟
  • 1篇唐光良
  • 1篇宗永强
  • 1篇孙亚莉
  • 1篇薛积彬
  • 1篇曾方明
  • 1篇柯婷
  • 1篇魏志强

传媒

  • 2篇地球化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体平衡法测定水的δD、δ^(18)O及其在冬季北海近岸水体示踪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在配备双路进样系统的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IRMS)上采用气体平衡法测定微量水样的高精度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同时采用国际及国家水稳定同位素标样及实验室工作标准进行多次测试及校正,获得δD的外部精度为1.0‰—2.0‰,δ18O的外部精度好于0.1‰。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冬季北海附近表层海水、河口水等水体的δD、δ18O进行测定,结果显示,δD、δ18O组成可以区分不同的水体,δD与δ18O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其δD-δ18O相关关系与邻近地区大气降水有明显差异;同时δD、δ18O与盐度也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意味着δD-δ18O关系主要反映海水与河水的混合过程。结合现场观测的水文资料,发现δ18O与表面水温有中等相关性,意味着蒸发作用对水体的氧同位素组成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关系可应用于海水对近岸水域影响的研究,以及利用δ18O-盐度方程重建古盐度。
谢露华韦刚健邓文峰
关键词:氢氧稳定同位素近岸水体示踪
广州流溪河河水主要化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本次研究报道了位于广州市典型热带-亚热带河流流溪河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站点(东星、乌石和江高)河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近1年的持续变化时间序列。结果显示,3个站点河水的阳离子均主要来自硅酸盐的化学风化输出,但贡献率略有差异,其中在上游的东星站贡献率最大,下游的江高站次之,中游的乌石站相对较少。相较之下,阴离子的来源更为多样,其中F^(−)主要来自于岩石风化,Cl^(−)、SO_(4)^(2−)和NO_(3)^(−)更多地受到海洋源降雨或咸潮作用的影响。流域内主要化学风化反应以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的溶解为主。从上游到下游,Si/TZ^(+*)比值和Si/(Na^(*)+K)比值逐渐降低,说明上游硅酸盐岩风化较下游更为强烈。从上游到下游,随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人类活动对河流水化学组成的贡献逐渐增大,岩石风化输出的相对贡献逐渐减小。
徐谨立王志兵王希杰韦刚健谢露华曾提
关键词:化学风化
海南东部小海潟湖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古台风活动的指示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讨海南东部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2015年于海南岛东海岸小海潟湖中采集了一根长73 cm的柱状样(XH15-02),在年代学(210Pb和AMS14C)测试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环境代用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干密度等)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XH15-02柱状样TOC与TN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C/N比值在10.41~23.33之间变化,有机碳稳定同位素(δ13Corg)值在-25.14‰^-23.29‰之间.通过对多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以及与历史文献资料和其他自然代用指标的综合比对,认为XH15-02孔岩芯沉积记录了研究区过去1100多年来较为丰富的气候环境、台风活动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信息.近千年来,小海潟湖沉积有机物主要以陆源输入为主,据估算该岩芯有机碳陆生来源约占47.00%~73.43%,但在不同时期变化幅度较大,该陆源有机碳含量变化可能主要反映了历史时期海南东部地区的干湿变化历史;自1850年以来,XH15-02孔岩芯沉积通量的显著增加与当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历史一致,反映了研究区近二百年来可能受到的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活动影响强烈;多个具有显著偏正δ13Corg记录的时期同史料记载以及周边区域地质记录中的"大风"、"海溢"、"风暴"等事件发生时间较为相近,可能揭示了历史时期的台风或高海平面事件,进而认为小海潟湖沉积在重建历史时期海南地区台风活动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游爱华薛积彬谢露华程嵘魏志强钟巍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强台风
黄土氮同位素前处理对比及我国半干旱地区氮同位素-MAP新指标建立
在元素分析—气体同位素质谱仪上在线同时测定我国部分黄土高原和青海湖周围表土及青海湖黄土剖面样品(低碳氮含量)碳氮含量和同位素.结果表明原样和盐酸处理后样品中δ15N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没有显著差异,认为对于含有大量碳酸...
谢露华戴守辉曾方明刘志锋韦刚健
关键词:盐酸处理同位素分析
造礁珊瑚骨骼氮同位素研究进展
2023年
造礁珊瑚这一生物碳酸岩作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文石骨骼年际生长纹层清晰、年生长率高、易于精准定年、能够可靠记录其生长环境变化等特点,是研究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人类对沿海的过度开发,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珊瑚在不断退化。氮作为营养元素之一,能够用作了解珊瑚生命生长活动的指标,氮同位素(δ^(15)N)能很好地反映氮源变化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记录近岸氮排放和氮循环等。国内外已经发表了较多关于珊瑚骨骼δ^(15)N的研究,但尚缺少综述性文章。从氮源示踪、氮循环和骨骼δ^(15)N测试手段综述造礁珊瑚骨骼δ^(15)N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珊瑚记录氮源变化历史方面,且主要关注人为因素对珊瑚生态系统的影响。未来应该发挥珊瑚骨骼δ^(15)N示踪的能力,开展更多不同海域和不同时间尺度的珊瑚骨骼δ^(15)N研究,探索建立新的测试技术,结合其他地球化学指标以区分生理信号和环境信号的重叠。这对利用珊瑚骨骼δ^(15)N重建古海洋环境和研究现今的环境污染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王银谢露华
关键词:造礁珊瑚生态系统氮同位素氮源氮循环
表层海水pH的变化与海洋酸化
韦刚健谢露华邓文峰吴伟中Malcolm McCulloch
硫酸根硫氧同位素示踪珠江小流域河水硫酸根来源
<正>过高的河流硫酸根影响水质、加强流域岩石风化。蒸发岩溶解、低价硫氧化、大气沉降、化肥使用和城市污水是河水硫酸根最主要的来源。传统的δ34S和δ18O已广泛应用于示踪硫酸根来源。然而生物过程、不完成氧化等过程改变不同源...
谢露华韦刚健
关键词:河流流域硫酸根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滨珊瑚微结构的SEM分析及其对气候记录重建的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造礁珊瑚是重建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记录的理想载体,而珊瑚骨骼的微结构反映珊瑚的生长特征,了解珊瑚的微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珊瑚的古气候记录。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南海北部三亚和北海一些中全新世及现代滨珊瑚的微结构。在低放大倍数下(<1 000倍)观察到珊瑚单体、隔壁、隔壁齿、孔洞、隔膜、共骨、横梁等结构。在高放大倍数下(≥1 000倍)观察到具有鹅卵石状、蔟状、柱状及针状4种文石晶体的基本类型及文石晶体组成的钙化中心、隔膜等结构。根据这些基本微结构变化特征,可以清楚分辨出珊瑚死亡-恢复生长界线,并可观察到珊瑚的文石晶体是否受到后期蚀变的影响,例如充填、重结晶等。在所分析的三亚、北海滨珊瑚样品中,冬季最冷及夏季最热时期均没有发现死亡-恢复生长界线,指示持续生长的方式。经过测量,珊瑚隔膜横向延展形成的纹层生长时间约为一个月,这对于利用微区分析建立精细的超过月分辨率的气候记录具有重要意义。微结构显示北海地区的老珊瑚暗层具有较多的杂质充填,结合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的变化特征,可以发现这些暗层形成于夏季,受高温以及海水强烈扰动而导致生长速率减缓所致。
谢露华韦刚健
关键词:滨珊瑚SEM分析微结构气候重建南海北部
中国南海大气降水化学特征被引量:16
2014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船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2012年夏季航次进行大气降水采样,测定样品pH值和主要阴阳离子浓度,结合TrajStat软件模拟后向气团轨迹,分析南海夏季大气降水离子化学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夏季降水pH平均值为6.3,最小值为5.6.阴阳离子浓度顺序均分别表现为Cl->SO2-4>NO-3和Na+>Mg2+>Ca2+>K+,Cl-和Na+是主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 637.5μeq·L-1和2 095.5μeq·L-1,表现出了海洋性大气降水的特征.7种离子间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9以上,说明它们可能具有统一来源;NO-3与其他离子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可能NO-3具有相对复杂的来源;Ca2+和K+还可能跟南海珊瑚环境有关.本研究的6个站位后向轨迹显示,水汽气团来源于正南或西南方向,未经过大陆上空,因此本研究中南海夏季大气降水的离子来源受人为影响可以忽略.
肖红伟龙爱民谢露华肖化云刘丛强
关键词:化学组成大气降水后向轨迹
三亚湾海水中Sr/Ca、Mg/Ca变化及对珊瑚微量元素温度计的响应被引量:1
2014年
对海南岛南岸三亚湾海水2008~2009年周间隔取样,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方法对其Sr、Mg、Ca的含量m(Sr)、m(Mg)、m(Ca)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m(Sr)/m(Ca)=8.558×10-3~9.227×10-3、m(Mg)/m(Ca)=4.924~5.403,与全球各大洋和主要珊瑚礁区有明显的高异常偏差,而且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两个过渡期,三亚湾海水m(Sr)/m(Ca)波动幅度比m(Mg)/m(Ca)相对较大,且体现了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水的m(Sr)/m(Ca)、m(Mg)/m(Ca)在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变化对珊瑚温度计标定的影响,对不同站点建立的珊瑚m(Sr)/m(Ca)温度计进行了重新校正,并与分配系数法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利用珊瑚的m(Sr)/m(Ca)、m(Mg)/m(Ca)重建古海水表面温度(SST)记录时必须综合考虑包括海水微量元素比值变化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对温度计标定的干扰,为进一步了解气候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吴伟中韦刚健谢露华刘颖
关键词:造礁珊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